(共24张PPT)
项目 3
制作研学微视频
——互联网信息加工
/第2单元 互联网助力长城研学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项目情境
在北京长城研学之旅中,同学们借助数字设备捕捉了研学途中的精彩时刻,积累了丰富的研学资料。虽然这些资料中的照片和视频都是片段性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微视频制作的方式,巧妙地将这些片段串联起来,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进行叙述,进而轻松地将这段独特的研学经历分享给我们的朋友们,进行成果展示。
项目3 制作研学微视频
学习目标
第2单元 互联网助力长城研学
第2单元 互联网助力长城研学
1.素养目标
能够根据学习和生活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并运用数字化工具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
2.项目目标
使用互联网工具,制作长城研学微视频。
学习策略
第2单元 互联网助力长城研学
第2单元 互联网助力长城研学
01.
热身准备
02.
活动实施
03.
拓展提升
初步了解微视频,做好学习准备
探究微视频制作,了解信息加工
运用微视频知识,迁移场景应用
目录
评价反思
评价学习效果,反思学习方向
04.
热身准备
项目 3 制作研学微视频工具
01
02
学生手册
学历案
了解微视频
了解制作工具
热身
观看研学照片和视频。
文字介绍
电子相册
拼图
视频
……
思考问题1:采用什么形式将这些资料串联起来,形成研学成果,生动、形象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分享和展示呢?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
思考问题2:没有经验的我们,如何制作研学微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观看优秀的研学微视频,分析优点并学习。
活动实施
项目 3 制作研学微视频工具
从结构、内容、效果等三方面概括出优秀的研学微视频的特点。
思考问题3:选择什么工具制作微视频?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1:了解微视频,确定制作工具
结构 有片头 有 有
内容 按时间 按 按
效果 主题 字幕 转场效果 音乐 活动1:了解微视频,确定制作工具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举线下和在线微视频制作工具的优缺点,填写表格。
根据上课教室硬件、软件和网络情况,选择组内制作视频的工具并说明理由。
我们组选择 制作工具。
理由: 。
活动1:了解微视频,确定制作工具
归纳微视频创作流程:
准备脚本和素材、 、 。
活动1:了解微视频,确定制作工具
1. 根据研学主题和教师发下来的微视频半成品,发现结构、内容、效果等方面的问题,撰写脚本,并合理选择需补充的素材。
研学的地点有 、 、 。我们组选择: 。
结构:缺少 ,补充 。
字幕:缺少 ,补充 。
转场效果:缺少 ,补充 。
音乐:缺少 ,补充 。
活动2:设计脚本,制作微视频
2. 观看微课,认识绘声绘影软件界面,学会导入素材、添加片头片尾、添加字幕、剪辑视频、添加转场效果和添加音乐。
活动2:设计脚本,制作微视频
思考问题4:你在制作微视频时是如何考虑结构和美观的?
思考问题5:你认为你的微视频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
1. 导出视频,注意分辨率、格式、帧频等参数的设置。将作品发布在UMU平台。
2. 在UMU平台浏览、根据评价表,评价其他小组微视频作品。
活动3:发布微视频
思考问题6:互联网信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传播性特点,加工互联网信息应该遵守哪些规范?
序号 评价标准 小组自评 小组互评
1 微视频体现研学主题 ☆☆☆☆☆ ☆☆☆☆☆
2 微视频结构完整 ☆☆☆☆☆ ☆☆☆☆☆
3 微视频字幕介绍准确、清晰 ☆☆☆☆☆ ☆☆☆☆☆
4 微视频转场效果、音乐合理 ☆☆☆☆☆ ☆☆☆☆☆
互联网信息的加工流程:
互联网搜索、 。
课堂总结
拓展提升
项目 3 制作研学微视频工具
拓展
提升
评价反思
项目 3 制作研学微视频工具
01
02
科学原理
信息技术
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
信息意识 能够结合主题、脚本、素材和内容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工具进行制作。 ☆☆☆☆☆
计算思维 熟练使用相关的视频编辑软件和技术,制作出研学微视频。 ☆☆☆☆☆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如多媒体素材、转场效果等,创造性地进行微视频的创作。 ☆☆☆☆☆
信息社会责任 在发布和评价研学微视频时,能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传播违法、有害信息。 ☆☆☆☆☆
课后反思
项目 3
制作研学微视频工具
一起探索信息科技世界吧!
第2单元 互联网助力长城研学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