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4 11: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向整体的世界
【学习主题】
走向整体的世界(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学习目标】
水平1、2
1.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和不同类型的史料,自主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能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在地图上简单辨认经典航海家的路线图,感悟航海家的开拓精神。通过新航路开辟前后历史地图的对比,能够理解全球海路大通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飞跃(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1掌握路线图的读图方法,并能够应用于《16—19世纪人口迁移方向图》《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传播示意图》等地图的解读过程,从空间范围理解新航路开辟促进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哥伦布大交换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1通过解读一手文献史料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打通时空架构。通过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梳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理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进程(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水平3、4
2.1在比较早期殖民的基本概况中能够从生产力的角度理解当地社会发展形态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选择,通过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影响认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和残酷,辩证看待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2能够在解读中国与英国面对时代潮流不同的选择中,激发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历史进步而担当的时代使命,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认同,涵育全球视野,涵养历史学习的价值关怀(家国情怀)
【学法建议】
1、路线图的读图方法
路线图是展现历史事物运动轨迹的地图,将时间、事件、经济的跨度等抽象范畴虚拟为形象的空间概念呈现在地图上,并在其中设置目标、起始点或经过点。路线图用静态图像展现动态活动,一张历史路线图往往有多条运动线路和多个节点,用箭头标示运动方向。在读图时可分为三步:
第一,明确历史地图的主旨,进行时空定位;
第二,找到运动路线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通过箭头明确运动方向;
第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路线走向和山川河流、交通路线、重要关口及城市等地图要素的关联性。
2、分小组探讨“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对明清江南社会产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分别给亚非拉带来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等方法,形成规律性认识,提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的素养。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分小组探讨“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对明清江南社会产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分别给亚非拉带来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
阅读教科书相关子阿里哦,完成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的梳理,识记经典航海家和经典航线。(学习目标1.1)
二、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新航路的开辟
(托勒密《地球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1467年)(第一本“现代世界地图册”出版1570年)
(问题三):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两幅地图,你能发现哪些变化?(学习目标1.1)
(问题四):根据这些变化,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学习目标1.1)
学习任务(二)全球联系的建立
(问题五)读图,葡萄牙与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有何特点?(学习目标2.1)
(16—19世纪人口迁移方向图)
(问题六)读图归纳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有?(学习目标2.1)
(问题七)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学习目标2.1)
(问题八)人口迁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习目标2.1)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传播示意图)
(问题九)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有何特点?(学习目标2.1)
(问题十一):新商路与旧商路对比有哪些特点?(学习目标2.1)
学习任务(三)世界变局下的中国(学习目标3.1)
(问题十)根据地图和材料,结合所学,全球物种交换对明清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材料一:朱薯产吕宋(菲律宾)国,被野连山……万历中,闽人移蔓以归,种之数日即荣。瘠卤沙冈皆可植,粪(耕地)之加大,泉人资以充饥。
——谈迁(1594-1658)《枣林杂俎》
材料二:浙赣毓山区于潜、临安、余杭三县,因棚民租山垦种(甘暮),纤陌相连,将山土创松,所以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
——(清)《孝丰县志》
(问题十二)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对明清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学习目标3.1)
材料三: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明神宗实录》卷二二〇,万历十八年二月戊子,第4124页
材料四:(苏州府)乃舟车辐辏之所,真个是:“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东西,五更市贩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北京:华夏出版社
材料五:前明嘉靖年间,(盛泽县)志称居民百家,以绵绫为市而已。厥后叶志则云如一都会。屈志又云:‘诸镇第一。’迄于今,烟户稠叠,至不可纪极。
——(清)仲廷机:《盛湖志补》
材料六:“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
学习任务(四)世界格局的演变
【问题探究】早期殖民扩张分别给亚非拉带来了什么影响(学习目标1.3 2.1)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
(东印度公司官方记录,1752-1772 年)
(戈雷岛“奴隶屋”博物馆展出的手铐脚镣和枪支)
材料七: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早期殖民扩张分别给亚非拉带来了什么影响
比较项目 亚洲 非洲 美洲
社会发展程度
殖民侵略手段
结果
材料八: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意味着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世界贸易的中心也转移了。由于关洲及新航路的发现,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弱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问题十七)根据材料七,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经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目标1.3 2.1)
(问题十八)欧洲商业资产阶级是如何在商业革命的浪潮中获利的?(学习目标1.3 2.1)
【学后反思】
出示文物:
环球航行纪念章、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
以上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文物,请你以布展方的身份策划一场文物展,自定主题,并写一段展览导言。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