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4 10: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 1 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 说出组成细胞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但各元素相对含量又与无极环境不同。
2. 说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主要微量元素。说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主要种类。
3.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基于实验简 述组成细胞的物质的特殊性。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 教学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海底珊瑚和珊瑚虫,介绍珊瑚虫和珊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回顾 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从而过度到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和非生命之 间的联系,思考生命起源和生命的本质。
介绍学习目标
任务 1:分析组 成地壳和组成 细胞的部分的 元素表 展示表格,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集中元素的种类和在人体内/自然环境 中存在的含量,通过总结和归纳得出:生命和非生命在元素组成上存在统一 性;生命和非生命之间存在差异性;生命和非生命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所以 说生命是物质的。同一元素在不同生物细胞中的含量也是不同的。
展示玉米和人 体细胞的部分 展示柱形图,使用上个表格的分析方法对柱状图进行分析,同归分析得到两 个结论:1.不同种类的细胞在元素组成上存在统一性。2.不同种类的细胞在
元素及含量 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总结出玉米细胞代表的植物细胞和人体细胞代表 的动物细胞在元素种类上有一致性,可以推测生命的起源的相同的,生物在 结构和细胞上存在高度一致性。
对比两周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会发现,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相同的都 是 C/H/O/N 这可以说明,这四种元素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在这四种元素 中 CH 含量差异不大哦,ON 含量差异较大,这也说明了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 和功能不同。
构成细胞的 20 多种元素中可以以元素的含量为标准将生物体中的元素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低于万分以的元素。不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 如果缺乏某种元素会对生命体造成含严重的意向,比如钙、铜、锌等。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通过阅读了解钙、镁的作用,通过网络学习铁、锰等微 量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很重要,是不是微量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 同时思考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原子序数都在 20 以内,这对构建生命物质有什么 意义?这对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嫩巩固保证细胞结构的稳定。
任务 2 尝试构 建自然界元素、 组成细胞的元 素、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基本 元素之间的关 系 通过学习和总结将以上几类元素进行归类。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生物、不同组织细胞之间元素含量的差异的原因是组 成细胞化合物含量的差异,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有什么特点
展示组成细胞 的化合物饼状 图 通过展示图片,观察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第二多的化合物,通过分析 将这些化合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这些物质和含量数据是生命是有物质组成的间接证据。怎样才能将生物体当 中存在的化合物直观的观察到呢?
实验鉴定细胞 中的化合物 鉴定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 的颜色反应。
脂肪的鉴定 鉴定脂肪选用的实验材料是花生种子。从取材、制片、观察、结论四个方面 展开对实验的介绍。 实验原理:苏丹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可以在显微镜下被观察到。
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的造作规范性:1 切片薄 2 显微镜使用规范 总结物质鉴定的基本思路:1 鉴定原理 2 实验选材 3 材料处理。 在选材和材料处理上进行细致介绍,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还原糖的鉴定 从取材、制备样液、颜色反应、结论四个方面展开对实验的介绍。 解释什么是还原糖,还原糖是含有还原基团的糖类,实验选取的材料要求含 糖量高,颜色白色或者接近白色,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实验材料本身的颜色对 实验现象产生干扰。 在进行颜色反应时,注意斐林试剂的配比和使用方法:甲液:0.1g/mg 的 NaOH 溶液。乙液:0.05g/mg 的 CuSO4 溶液。两种溶液等量混合现配现用,加入待 测样液后在 50-65℃水中水浴加热。 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 从取材、制备样液、颜色反应、结论四个方面展开对实验的介绍。 取富含蛋白质且无色或颜色较浅的材料:豆浆、蛋清溶液 本实验的显色反应使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双缩脲试剂分为 A 液:0.1g/ml 的 NaOH 溶液和 0.01g/ml 的 CuSO4 溶液。使用 时先加入 A 液提供碱性环境,后加入 B 液摇匀。双缩脲试剂可以和肽键形成 紫色络合物。 根据实验吸现象的判断是否含有蛋白质。
淀粉的鉴定 使用马铃薯匀浆,加入碘液。淀粉遇到碘会显蓝色。
课堂小结 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中有机物的鉴定以及在鉴定实验 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习评价(习题等)
1.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内容,并拍摄上传到学校指定的网络平台或 QQ 群。
2.总结本节内容,整理形概念图。
第 3页共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