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统编版
中考语文病句
修改题强化训练3
PPT版
常见病因:
①用词不当 ②搭配不当 ③成分残缺 ④成分赘余(重复多余) ⑤语序不当 ⑥表意不明 ⑦句式杂糅 ⑧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并列不当、自相矛盾)
修改方法:
①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②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③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④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1、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搭配不当,主语“品德”和谓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不搭配。
把“品德”改为“形象”。
指出下列句子的病因并修改。
2、听到语文老师意味深长的一席话,使我深受教育。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听到”或“使”去掉一个。
3、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搭配不当,倍数只能是提高,谓语“减少”和宾语“一倍”不搭配。
将“一倍”改为“一半”。
4、走进美丽的大明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重复啰嗦,“停下脚步”和“驻足”语意重复。
删去其一。
5、雪碧、可乐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语序不当。
把“家家户户”和“深受”调换位置。
6、他那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用词不当,“效尤”意为“仿效坏的行为”。
把“效尤”改为“学习”。
7、王老师针对班上良莠不齐的现状,采取了分类教学的方法,很有实效。
用词不当,“良莠(yǒu)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把“良莠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8、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并列不当。
去掉“和少先队员”。
9、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句式杂糅,“是因为……”和“是……的缘故”杂糅。
删去“因为”或“的缘故”。
10、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表意不明,到底照片是孙燕的,还是她拍摄的,不清楚。
改为“这是名模孙燕于2002年11月亲手拍摄的照片”或“这是名模孙燕于2002年11月被人拍摄的照片”。
11、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搭配不当,谓语“提高”和宾语“习惯”不搭配。
将“提高”改为“养成”。
12、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成分残缺,缺少宾语。
在“表扬”后加上“的地方”。
13、元旦晚会将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选出更优秀的节目来认真排练。
重复啰嗦,“目前最重要的”与“当务之急”语义重复。
去掉其中一个。
14、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语序不当。
把“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改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5、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用词不当。
把“成就”改成“成绩”。
16、远在海外的赤子,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祖国,怀念家乡。
否定不当。
把“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也可把“都”改为“不”。
17、我们之所以要求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原因,是因为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
句式杂糅,“之所以……是因为……”和“……的原因是……”句式杂糅。
删去“的原因”或“之所以”和“因为”。
18、有过艰苦的岁月,我们兄弟手足情深,在这中秋之夜,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精彩的演出呢?
表意不明,停顿两可,“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既可理解为“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又可理解为“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
在“哥哥”或“弟弟”的后面加上逗号。
19、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搭配不当,谓语“增加”和宾语“能力”不搭配。
将“增加”改为“培养”。
20、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成分残缺,缺少宾语。
句末加上“的道路”。
21、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语义重复。
去掉“具体”。
22、阅读优秀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情感。
定语语序不当。
将“大量的”放在“优秀的”前面。
23、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不合逻辑,主客颠倒。
把“对”字去掉。
24、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两句之间是必要条件关系。“只要……就”强调充分条件,“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
把“只要”改为“只有”。
25、通过每一位同学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班终于在期末获得“文明班集体”的称号。
句式杂糅,“通过……”和“在……下”杂糅。
把“通过”改为“在”或删去“下”。
26、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表意不明,“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其他”既可以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领导”。
修改为“校长、副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