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4 11: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共23分)
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丝路文明辉映古今,明珠龟兹犹绽华彩。舞蹈短片《龟兹》以新疆库木吐喇石窟为背景,将龟兹文化的艺术精髓与现代表现手法巧妙融合,二者(  ),生动呈现了千年丝路文明的璀璨与深邃。
看,舞者时而如风,“撼头”轻摇,纤颈若远山,聘婷袅娜;时而凝眸“弄目”,眼波盈盈,眼睫如蝶翼;衣袂翻飞,恍若壁画飞天凌空而起,翩然若惊鸿,岣丽斑澜;手势或如“莲花式”,指尖微蟌,掌心含露,或呈“托掌式”,舒展若云,指节间流转的弧度暗合唐代文献中“急转如风”的韵律。这姿娑姿态尽显“龟兹乐舞”的神韵。
这场跨越时空的表演不仅是舞蹈的盛宴,更是文化基因的觉醒。在观者心间激荡起共鸣的涟漪,如风掠沙海般,于无声处彰显出文化传承的磅礴伟力。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凌空(líng)
B.翩然(biǎn)
C.流转(zhuǎn)
D.磅礴(páng)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聘婷
B.峋丽
C.斑澜
D.婆娑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巧妙绝伦
B.天衣无缝
C.相得益彰
D.名副其实
2.(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犀利的批判精神,如《孔乙己》《狂人日记》等。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致恰达耶夫》等。
D.明清科举制度,秀才经初试、复试,再到院考,考取后就是举人。举人参加乡试,考中就是进士。
3.(8分)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古诗文承载文明火种,浸润精神世界。在《竹里馆》中,王维与“明月”相伴,于“深林人不知,(1)    。”的清幽之境中尽享独处的悠然,展现出超脱物外的宁静心境;在《秋词》中,刘禹锡一反悲秋常态,豪情万丈地吟诵“(2)    ,便引诗情到暮霄。”借振翅高飞的“鹤”,抒发自己昂扬奋发、积极乐观的豪壮情怀;在《送友人》中“(3)    ,孤蓬万里征。”李白借“孤蓬”比远行的友人,写出了送别时的惆怅之感;在《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巧用典故,以“(4)    ,    。”的豪迈诗句,表现了将士们的忘身报国之情;在《南安军》中,文天祥面对破碎山河,发出“(5)    ,城郭一时非。”的沉痛慨叹,借“山河”与城郭的今昔对比,凸显其家国信念的坚定;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酒”为情感纽带,一句“(6)    ,    。”巧妙道出自己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高雅意趣。
二、活动(共19分)书香天山,浸润心田。近期,天山中学围绕“识重器 读名著”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一】识重器 畅游科技园
4.(9分)阅读回答问题。
(1)墨韵重器,书载文明。小语同学在推荐《大国重器的诗意文化》一书时,选用行书作品“以诗意情怀,品科技浪漫”作为海报的宣传语,下列书法作品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3分)
(2)品味诗意传承,感悟大国重器的魅力。以下是小语同学为《大国重器的诗意文化》一书写的推荐语,有三处错误,请你任选一处并加以改正。(3分)
“神舟”宇宙飞船、“天宫”人造空间站、“昆仑”航空发动机……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国重器,它们的名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大国重器的诗意文化》一书选取了22个大国重器,详细介绍了这些名称所蕴含的诗意文化。①火星探测器“天问”,承载了追问世间奥妙;大型运输机“鲲鸥”,实现了从《逍遥游》萌生的遐想;月球车“玉兔”,续写着嫦娥伴月的古老传说;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演绎了“五洋捉鳖”的壮志……②大国重器,不仅是科技的巅峰,而是中华文化的诗意绽放。③让我们一起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溯源之旅,在诗意解读中,领悟大国重器的雄浑气魄;于重器呈现间,品味诗意浪漫的细腻韵味。
选第     处,改为:    。
(3)大国重器,彰显实力。2025年1月21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智慧与力量。请结合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内涵,帮助小语同学写一段话,致敬中国航天人。(不超过50字)(3分)
【活动二】读名著 寻找引路人
5.(3分)九年级开展“名著人物的成长轨迹”的阅读探究专题活动、完成以下表格。
名著人物的成长轨迹
作者 作品 人物 相关情节
吴承恩 《西游记》 孙悟空 “无法无天”的石猴、历经反抗、磨难、修行,在唐僧的指引下,最终成为“隐恶扬善”的斗战胜佛。
施耐庵 A     武松 从一个莽撞的青年、经历了景阳冈打虎等事件后,在宋江等人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有分寸、有智慧的英雄。
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柯察金 B    
C     《简 爱》 简 爱 从小失去父母,受尽舅妈欺辱、在洛伍德学校饱受饥寒,在爱情选择与遗产考验中坚持自我,在谭波儿等人的帮助下,最终打破偏见枷锁,用独立平等的真心找到真爱。
【探究结果】1.强者,在苦难中奋起;智者,在苦难中坚守;弱者、在苦难中沉沦。2.生命中的“引路人”,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
6.(3分)歌以言志。艾青,这位时代的引路人,用诗歌为无数人点亮前行的路。结合背景资料,从感情基调和语速方面设计朗读脚本,帮助小语同学读出《我爱这土地》节选诗句的感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节选艾青《我爱这土地》)
背景资料:
1937年夏,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也立即行动起来,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7.(4分)毕业班会上,同学们围绕“我的青春引路人”的主题展开分享,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位“引路人”,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如何照亮了你的青春之路。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儒林外史》(王冕)《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三、阅读(共48分)(一)古代诗词阅读
8.(3分)阅读下面词作,完成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词人借酒浇愁,挑亮油灯看宝剑,梦中回到当年军营的场景,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
B.三至五句描绘了将士们在战场上分食烤牛肉,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检阅军队的壮观场面。体现了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军容整肃。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的卢”马之快和“霹雳”之声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惊险。
D.全词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可怜白发生!”一句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以白发之身抒发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9.(18分)阅读【甲】【乙】两篇文字,完成问题。
【甲】
活板
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场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宇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畍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布衣毕昇 布衣:平民
B.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和:混合
C.则字平如砥 砥:磨刀石
D.殊不沾污 殊:特殊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说明“板印书籍”是活字印刷术的前身,也是为了在为下文突出活字印刷的特点和优点。
B.第②段综合运用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刻字、制版、印刷、拆版的程序。
C.文末仅用一句交代“活板”的下落,照应“又为活板”,且“宝藏”二字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D.本文是一篇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科技说明文,文章用语简洁、准确,通俗易懂,朴实无华。
【乙】
木经
营舍之法,谓之《木经》,或云喻皓①所撰。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②几何,以为榱等③。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厅堂法也,此谓之“上分”。楹④若干尺,则配堂基若干尺,以为榱等。若楹一丈一尺,则阶基四尺五寸之类。以至承栱、榱桷,皆有定法,谓之“中分”。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此之谓“下分”。其书三卷。近岁土木之工,益为严善,旧《木经》多不用,未有人重为之,亦良工之一业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喻皓:北宋前期建筑师。②极:屋顶。③榱等:同“衰等”,等级,比例。④楹:支撑横梁的木柱。
(4)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B.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C.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D.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5)有人认为,沈括将《活板》《木经》写入《梦溪笔谈》是为“匠者”立传。结合两文内容,说说“匠人精神”的内涵。(3分)
(三)现代文阅读
10.(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2023年12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对外开放口岸,适用对外开放口岸由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从原来的19个省(区、市)增加至24个省(区、市),通过过境免签政策来华的外国人可在这些区域内跨省城旅行。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上述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需持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符合前往第三国(地区)入境条件,还需持240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或相关证明,填写临时入境外国人入境卡,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和询问。
(摘编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家移民管理局”公众号等)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各口岸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外国人入境2694万人次,其中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2024年以来,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广受欢迎,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大幅上升。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扩大免签是一张“政策名片”。
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也是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的第一个春节,外国游客来华热情愈发高涨。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期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量达到45.6万人次。截至1月25日,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近14.3万人次,同比增长46%。来华旅游休闲、会议商务、探亲访友是比较靠前的入境事由。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馆”公众号等)
材料三: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在北京的三里屯,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不同语言的交流,外国游客穿梭于特色小店,挑选着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纪念品。在上海的豫园,外国友人被古色古香的江南园林建筑所吸引,他们品尝着小筄包、生煎包等特色美食,对中国饮食文化赞不绝口。
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从街拍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国“最深地铁站”,到尝试掌纹支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游客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体会到这个东方大国的热情和友善。
外国留学生大卫说道:“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因为免签政策,才决定来中国旅游。他们来了之后,发现中国和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这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热情友好的人民,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都让他们流连忘返。我觉得免签政策就像一座桥梁,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中国。”
旅游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李女士表示:“以前外国游客来中国,签证手续繁琐是一大阻碍,现在的免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我们旅游行业也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交通、住宿到景区服务,都在向国际化标准靠拢。这不仅有利于入境旅游的长期发展,也提升了中国旅游在国际上的形象。”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国际锐评”公众号等)
(1)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境免签政策经过全面放宽优化之后,我国适用对外开放的口岸增加了60个。
B.今年以来,72小时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旅游。
C.春节期间,北京口岸入境人员量达到45.6万人次、入境外国人近14.3万人次。
D.外国游客来华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发现中国和他们原本想象中的不一样。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符合过境免签政策的外国人可以在我国24个省(区、市)停留至多240个小时。
B.2024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694万人次,其中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占比超70%.
C.2025年春节期间外国游客来华热情高涨、“春节”申遗成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D.只有不断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向国际化标准靠拢,中国入境旅游才能长期发展。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中学生,如果遇到来新疆旅游的外国朋友,结合材料三,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让他们了解美丽的新疆。(3分)
11.(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屋檐是故乡的眉
寒石
①新办公室窗外,有一片黑黝黝的土瓦屋顶和一个浅浅的屋檐。闲暇时,我会放下一众冗务,闲坐窗前,心里期待着一场不期而至的雨。
②屋檐是为雨而生的吧。现在的房子越来越细长高耸,像一棵棵无枝无蔓的树,阴雨绵绵或者酷暑炙烤的日子里,头顶上独缺可以遮阴避雨的屋檐,阳光和雨以同样的直白方式泼洒下来,街头、路上的行人无处可躲藏。风对人的影响要小些,只是没有屋檐的庇护,风的坚硬、泼辣,一如风的张扬、无羁。
③从前的房子都是有屋檐的。在乡村,一栋木结构楼房通常有四个屋檐。前屋檐通常都是敞开式的,迎接风霜雨雪。后屋檐则被墙封起来,成为一家人日常起居的一部分。一间房子若没有屋檐,是不可想象的,就像一个人没有眉毛。一棵树,若只见树干而没有枝丫,那就是电线杆。现代人对房子的基本诉求是空间,是容积率,能包的都要包起来,屋檐成为鸡肋般的存在。所以现今的房子,屋檐大多作无檐滴水处理,封闭得严严实实,哪里还有檐的影子。
④屋檐下,是农家一个个咸淡自知、风轻云淡的安恬日子。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和母亲一直在宽敞的屋檐下忙碌:晾晒、洒扫、聊天、吃饭、纳凉,或者把竹椅、晾衣架、花盆等从屋檐东首搬到西首,又从西首搬到东首……。父亲走后,母亲坚守着这样的日子。
⑤一年四季,母亲在屋檐下总有忙不完的活。每到春天,母亲就会在屋檐下种上几株丝瓜。不几日,翠色的藤蔓接连不断地往上延伸,顺着栏杆,顺着墙壁,顺着树干,甚至顺着另一根藤蔓。然后,藤蔓渐渐鼓起、继续攀登,如矫健的蜘蛛侠轻盈地向着蔚蓝的天空飞扬。绿色的皮从肿胀到裂开,露出了澄澈深邃的幽蓝,掺杂如雪玉的纯白,衬上苍翠欲滴的绿叶与藤蔓。屋檐的两边就变得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加上青灰色的屋檐,好像给农家的瓦房镶上了一个美丽的画框。夏收秋忙,屋檐下堆放的是小麦、番薯、玉米或芝麻秸、毛豆秆。
⑥母亲常说,都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相互抬抬手,日子也就融洽了。累了,她就坐在竹椅上歇一会,乘乘凉,或晒晒太阳,陪伴她的是屋檐下随手够得着的锄、犁、扁担、扫帚、土箕等农具。很难想象,没有屋檐,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⑦“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一对燕子落巢在一户人家屋檐下,衔泥筑巢,捉虫育雏,风里雨里,穿梭忙碌,日滋月长,竟有些留恋彷徨,想要年年归巢这户人家的屋檐下。这样的情景剧在老家屋檐下年年上演。燕子是家乌,是认家的。每年开春,我家那两对家燕总像约好了似的,双双对对,大约前后相隔几天,就会回到我家屋檐下,在板壁上筑巢,燕语呢喃,养儿育女。
⑧屋檐是长在故乡脸颊上的一道眉毛。我长大了离开家乡,在城市漂泊,累了,倦了,还是要回到老家,住在有屋檐的老屋里,心里仿佛才踏实。屋檐是我乡愁的一部分,也是我灵魂的皈依处。无论走到哪里,那一对如眉的屋檐,总是陪伴在我心灵的原乡,为我遮风挡雨,在头顶扯一片荫凉。
⑨下雨了。此刻,窗外如黛土瓦与屋檐间勾勒的这片天际,正如期飘着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人坐窗后,看雨在屋脊上丝丝缕缕的缠绕,细细密密的阵脚落在土瓦上,激起一拔拨浓白雨雾,像一个人的心绪,始而纷纭错杂,渐渐被稀释、消融,趋于平淡。
(摘编自《知识窗》)
(1)根据提示,补写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分)
现代建筑缺失的遗憾——    ——游子寻根的永恒。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藤蔓渐渐鼓起、继续攀登,如矫健的蜘蛛侠轻盈地向着蔚蓝的天空飞扬。
(3)选文第⑦段能否删去,为什么?(6分)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屋檐是故乡的眉”的理解。(6分)
四、写作(共60分)
12.(60分)作文。
请以“走下去,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1.(1)明珠龟兹犹绽华彩
  (2)B
  (3)D
  (4)C
  2.D
  3.(1)明月来相照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此地一为别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山河千古在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1)D
  (2)示例:①火星探测器 “天问”,承载了追问世间奥妙的梦想
  (3)示例:逐梦苍穹,步履不停。中国航天人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魄力,永攀科技高峰,书写华夏问天的壮丽诗篇。
  5.A.《水浒传》
  B. 阶级立场分明、道德风貌崇高,革命激情高昂、意志坚强、自觉无私、作战勇敢、不向命运屈服,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C. 夏洛蒂 勃朗特
  6.示例:感情基调:整体采用深沉、真挚且略带哀伤的基调,既体现对祖国土地炽热的爱,又暗含对战争下国土沦陷的悲痛。
  语速设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语速稍慢,在 “为什么” 后稍作停顿,加重 “常含泪水” 的语气,以引发思考,传递内心的深沉忧思。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 语速放缓,重读 “爱得深沉”,用饱满的情感凸显对祖国土地炽热而厚重的爱,尾音 “深沉” 稍作延长,余韵悠长,强化情感的浓烈与绵长。
  7.示例一: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他青年时期便投身救国事业,组织学生运动,而后在革命道路上历经无数艰难 —— 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环境恶劣却从未动摇信仰。他让我明白,青春不应局限于个人得失,而应心怀家国。当我在学习中因困难想放弃时,想到周恩来为国家民族披荆斩棘,便重燃动力。他如引路人,让我懂得青春需以奋斗担当书写,坚定追寻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示例二: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他擅长绘画,本可凭才华追逐功名,却拒绝科举,归隐山林。当他人热衷通过科举攀附权贵时,他坚守本真。青春路上,面对物质诱惑或世俗的 “成功标准”,王冕的选择提醒我:要坚守自我。他如引路人,让我明白青春需保持内心纯净,不被功利左右,守护真实的自己,在青春中坚守精神净土。
  示例三:我选择《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他驾驶 “鹦鹉螺号” 环球探险,在南极冰山封路、遭遇章鱼等危机中,始终以智慧勇气应对。此外,他心怀正义,用 “鹦鹉螺号” 打击殖民主义。青春路上,他的探索精神激励我直面学习挑战,不畏惧困难;正义感让我懂得坚守公平。他如引路人,照亮我青春中探索求知、追求正义的道路,让我明白青春需勇闯未知,更要心怀正义。
  8.A
  9.(1)D
  (2)①自从冯瀛王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来,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②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每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3)C
  (4)C
  (5)“匠人精神” 的内涵包括了对技艺的精湛追求、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关注等方面。这种精神不仅是匠人们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10.(1)D
  (2)D
  (3)①带外国朋友品尝新疆特色美食,如羊肉串、手抓饭等,让他们体验新疆独特的饮食文化;②带外国朋友游览新疆的著名景点,如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等,让他们欣赏新疆的自然美景;③向外国朋友介绍新疆的历史文化,如丝绸之路的故事、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等,让他们了解新疆的文化底蕴。
  11.(1)故乡屋檐下的生活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渐渐鼓起、继续攀登的藤蔓比作矫健的蜘蛛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蔓生长的动态美和蓬勃的生命力,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丝瓜藤蔓努力生长、积极向上的状态,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屋檐下这一自然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选文第⑦段不能删去。内容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展现了故乡屋檐下的生机与活力。情感上,燕子的年年归来也象征着故乡的永恒和温暖,强化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为下文作者表达屋檐是乡愁的一部分、是灵魂的皈依处作了铺垫。所以不能删去。
  (4)屋檐是作者乡愁的寄托,是灵魂的皈依处。它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庇护,无论作者走到哪里,都会想起故乡的屋檐,它为作者遮风挡雨,代表着故乡永远是作者心灵的港湾,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12.例文:
  走下去,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在那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上,我独自踏上了旅程。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我的脸上,微风轻拂,带来了野花的芬芳。我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
  起初,路途还算平坦,我轻松地迈着步伐,欣赏着沿途的风景。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小溪潺潺地流淌,仿佛都在为我加油鼓劲。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深入,道路开始变得崎岖不平,荆棘丛生,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
  我开始感到疲惫,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远处山巅的呼唤,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走下去,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鼓足了勇气,继续前行。
  一路上,我遇到了许多挑战。有时,是陡峭的山路让我气喘吁吁;有时,是密林中的迷雾让我迷失方向。但每一次,我都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因为前方有更美的风景在等待着我。
  终于,当我翻过最后一道山梁,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撼不已。那是一片广阔的草原,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我站在那里,任由微风拂过我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喜悦。
  那一刻,我明白了,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值得的。因为,只有走下去,才能看到那些平时无法触及的美景;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感受到彩虹的绚丽。
  回望来时的路,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