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2025学年新版教材七下历史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2025学年新版教材七下历史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4 14: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海外贸易和文化交往,认识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理解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阐述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状况;列举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和管理机构;说出中外文化交往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归纳、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运用史料分析、地图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探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绘制对外交通路线图,增强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到对外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理解开放包容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文化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和原因;中外文化交往的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对外交流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这一时期对外交流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内容:播放一段关于马可 波罗游历中国的动画视频片段,展示其描述元朝城市繁华的文字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有如川流之不息” 。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和文字中,大家能感受到元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象呢? 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当时可能的原因。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元朝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如元朝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可能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贸易等。
过渡语: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元朝的繁荣与它发达的对外交流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不仅元朝,辽宋夏金时期的对外交流也都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 13 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
1. 海陆通衢 —— 发达的中外交通
(1)唐朝中期后及辽夏金时期
展示内容:展示唐朝中期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辽夏金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地图。
教师提问:唐朝中期后,传统的丝绸之路发生了什么变化?辽夏金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在对外交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找出唐朝中期后丝绸之路重要性下降的原因,如割据、战乱等;观察地图,分析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的地区,理解它在维持与西域、中亚交流方面的作用。
过渡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宋朝的对外交通又有了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2)宋朝时期
展示内容:展示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的相关资料。
教师提问:宋朝海路交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宋代海路可以到达哪些地方?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等;观察路线图,指出宋代海路可通往的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
过渡语:到了元朝,中外交通又迎来了新的局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元朝时期
展示内容:展示元朝交通路线图,对比宋元时期交通路线图。
教师提问:元朝的中外交通有什么特点?与宋朝相比,有哪些变化?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路线图中观察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总结其开创中外交通新局面的特点;对比宋朝,从交通范围、路线等方面找出变化,如海陆并进、范围更大等。
过渡语:发达的中外交通为海外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
2. 商通四海 —— 繁荣的海外贸易
(1)海外贸易的表现
展示内容:展示市舶司遗址图片、相关文字资料,以及海外贸易范围、港口、商品等方面的资料。
教师提问: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朝廷为什么重视海外贸易?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归纳出设置市舶司管理贸易、贸易范围广、港口众多、商品丰富等表现;从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 等资料中分析朝廷重视海外贸易的原因,如增加财政收入。
过渡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考古发现也能证明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我们一起来看看。
(2)史料实证与原因分析
展示内容:展示 “南海一号” 沉船、六胜塔、温州港考古发掘等相关资料,以及关于海外贸易发达原因的文字材料。
教师提问: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思考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考古发现中分析当时海外贸易的规模和繁荣程度;从材料中提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朝廷重视、鼓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等原因。
过渡语:海外贸易的繁荣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往。
3. 文化共融 —— 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1)西方传入中国的文化
展示内容:展示《回回药方》书影、阿拉伯医学相关资料,以及西方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介绍资料。
教师提问:辽宋夏金元时期,西方有哪些文化传入中国?这些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找出西方传入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文化内容;从对中国医学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丰富等方面思考其影响,如《回回药方》对中国医学的借鉴意义。
过渡语: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也传播到了国外,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2)中国传入西方的文化
展示内容:展示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传制度等发明创造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传播的相关资料。
教师提问:中国有哪些发明和技术传到了西方?这些传播对世界文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梳理中国外传的发明和技术;从推动西方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影响航海事业等方面分析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意义,如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
过渡语:从这些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特点,大家思考一下有哪些呢?
(3)中外文化交往的特点与启示
展示内容:展示关于中外文化交往双向交流的资料,以及习近平主席关于 “一带一路” 倡议和丝路精神的讲话内容。
教师提问: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有什么特点?从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文化传播的方向、交流的结果等方面总结特点,如双向交流、共同发展;从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等方面思考启示,联系 “一带一路” 倡议,理解其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三)课堂小结
展示内容:用思维导图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对外交流在中外交通、海外贸易、文化交往方面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内容,谁能说一说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交通有哪些发展?海外贸易繁荣表现在哪里?中外文化交往有哪些重要成果?
提示引导:依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按顺序回顾重要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中外交通的发展对海外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影响。
总结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从这段历史中体会到开放交流的重要性。
(四)中考链接(真题练习)
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观察下面的历史思维导图,与之最相符的主题是( )
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宋代经济与科技文化
C.宋元科技与中外交通 D.明清科技与对外关系
2.(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3.(2024·安徽·中考真题)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 D.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
4.(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参考答案:CAAC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课堂参与度较高。在讲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时,通过史料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但在分析中外文化交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难以从宏观角度进行思考。后续教学中,应增加更多具体案例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时间把控上,小组讨论环节略显仓促,导致部分学生的观点未能充分表达。今后教学需更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