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4 13:3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呼吸时肋间肌与胸廓的变化:
状态 肋间肌 肋骨 胸廓
吸气 ① 向上向外
运动 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廓

呼气 ③ 向下向内
运动 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

收缩
扩大 
舒张
缩小 
2. 呼吸运动模拟实验(图1):主要模拟膈肌的运动。
图1 膈肌的运动模拟实验
(1)实验装置:①②模拟气管、支气管,③模拟 ,④模
拟 ,⑤模拟 。
肺 
胸廓 
膈 
(2)实验现象:
①甲上推橡皮膜,模拟膈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 ,此时
肺 ,肺内气体排出,表示 。
②乙下拉橡皮膜,模拟膈顶部 ,胸廓的上下径 ,
此时肺扩张,外界气体入肺,表示 。
缩小 
收缩 
呼气 
下降 
增大 
吸气 
图1 膈肌的运动模拟实验
3.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原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 运动产生的肺内气压
与外界气压的气压差完成。气体运动方向:气压高→气压低。
呼吸 
(2)过程:
扩大
扩大
扩张
降低
缩小
缩小
收缩
升高
1. 不是因为吸气胸廓才扩大,实质上是因为胸廓扩大引起吸气。
2. 呼吸、呼吸运动与呼吸作用:
(1)呼吸指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包括肺与
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血
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呼吸运动是指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
张完成的。
(3)呼吸作用是指人体组织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是在所有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进行的生理作用。
3. 呼吸曲线的解读:
(1)肺内气压变化曲线: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是吸气;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是呼气。(低吸高呼)
肺内气压变化   肺容量变化
(2)肺容量变化曲线:
①ab段肺容量减小,是呼气;bc段肺容量增大,是吸气。(升吸
降呼)
②ac段表示一次呼吸。
③剧烈运动(曲线B)时,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平静状态
(曲线A)下增加很多。
知识点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 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的比较: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二氧化碳的含量 。
5.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 数量多。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 ,只由 扁平上皮细胞
构成。

少 
增加 
肺泡 
毛细血管 
薄 
一层 
6.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原理: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气体分子运动方向:浓
度高→浓度低。
扩散 
(2)过程(图2):肺泡中的[①]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
血液;同时血液中的[②] 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
进入肺泡。
图2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氧气 
二氧化碳 
(3)结果: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随着呼
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随着 输送到全身
各处的 ,最终在细胞内的 中参与呼吸作
用,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线粒体 
  不管是吸入还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总是多于二氧化
碳的含量。
知识点  体外膜氧合器
7. 体外膜氧合器(ECMO):
(1)可代替 的功能,向血液添加 并清除二氧化碳。
(2)可代替心脏的功能,将血液输送回患者体内。
肺 
氧气 
收缩
扩大
低于
舒张
缩小
高于
毛细血管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1.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 √ )
2.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 √ )
3.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氧气的含量。 ( × )
4. 人体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 × )
5. 溺水而导致呼吸停止是因为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 √ )


×
×

1.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
( A )
A. 组织细胞 B. 血液 C. 肺 D. 气管
A
2. 如图为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示意图,其演示的是( D )
A. 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B. 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C. 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D. 吸气过程,膈肌收缩
D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呼吸器官或组织所患的疾病,常由感染、过
敏、吸入粉尘和有害气体引起。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
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请回答3~5题。
3.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壁细胞增生,黏液增多,管腔狭
窄,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费力、胸闷等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直接影
响患者的( A )
A.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A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4. 急性肺炎患者的肺泡内有大量黏液出现,肺泡内表面像刷了一
层浆糊,导致呼吸困难。其主要原因是黏液阻碍了( B )
A.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B
5.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部出现全部或局部纤维化,肺也就全
部或局部不能扩张和回缩,这会影响( A )
A.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A
6.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 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气
C. 过程c与d是通过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
D. 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乙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B
7. 体外膜氧合器(ECMO)被称为“人工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
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C )
A. 隔离膜应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B. 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C. 血液流经人工肺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 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C
8. 某学校举行庆祝活动,晓丽同学帮忙吹气球。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C )
A. 吹气球时肺内气压小于气球内气压
B. 吹一段时间后头晕,是因为膈肌频繁运动,人疲劳
C. 吹气球时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D. 吹气球时肺泡和组织细胞均停止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解析:吹气球时将肺内气体吹出进入气球,肺内气压大于气球内气
压,A错误。连续吹气球时会改变正常的呼吸节奏,导致吸气时间
变短,呼气时间变长,人体吸入的新鲜空气减少,进而导致脑部供
氧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B错误。正常人体内肺泡与血液、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由气体的浓度差推动的,并且时刻都
在进行,与人体的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不相关,D错误。
9. 图甲和图乙两图分别表示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和肺容量变
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 图甲AB段表示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
B. 图甲BC段表示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C. 图乙ab段表示呼气过程,肋间肌收缩
D. 图乙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顶下降
C
解析:图甲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此时呼
吸肌收缩;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故选项A、B
叙述正确。图乙中,ab段肺容量减少,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舒
张;bc段肺容量增大,表示吸气,此时膈顶下降。故选项C叙述错
误,D叙述正确。
10. 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某男同
学用肺活量计连续测量了三次,数据记录如下表。该同学的肺活量
是( A )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毫升 1 900 2 000 2 400
A. 2 400毫升 B. 2 100毫升
C. 2 000毫升 D. 1 900毫升
A
解析: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也可
以说是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在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小误
差,一般测量三次,取最大值。
11. 人体的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了图示
四个连续的环节,请据图回答:
(1)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二]肺泡
与 的气体交换两个环节。
(2)吸气时,人体的呼吸肌 ,引起胸腔容积增大,使肺扩
张,肺内气压 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相反。
这一环节是通过 运动完成的。
血液 
收缩 
低于/小于 
呼吸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
于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导致呼出的气体中氧气 (填
“增加”或“减少”),同时血液中的 也进入肺泡,
随呼气排出体外。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后,通过
[三] 运输到全身各处。
(4)氧气最终被运输到[②] 中,参与 的分
解,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
一/单 
减少 
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有机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 B )
A. 肺泡数量多
B. 肺分左肺和右肺
C.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2. 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D )
A. 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增多
B. 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减少
C.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D.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D
3. 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D )
A. 肋间肌收缩 B. 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 胸腔容积扩大 D. 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D
4. 当儿童或成年人因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
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挤压会导致被救者( D )
A. 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增大→肺
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 膈顶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肺
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 膈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
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D. 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
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第4题图
D
5. 如图为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B. 甲图模拟呼气,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
C. 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
D. 该模型能模拟胸廓的前后径变化
第5题图
A
6. 当你漫步在空气清新的林荫小道,你会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气,
结合图示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 深吸气时肺内压对应ac段
B. 深呼气时肺内压对应ce段
C. ab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 de段时,胸廓容积变小
第6题图
C
解析:分析图中曲线,ab、de段肺内压小于大气压,对应吸气;
bd段肺内压大于大气压,对应呼气。
7. 如图为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图中1和2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
B. 图中3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 图中4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气进入血液
D. 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透过肺泡壁就能进入血液
D
8. 如图是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图解,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B )
外界气体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A. 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 氧气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⑤
C. 二氧化碳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④>⑥
D. 整个图示过程共发生了六次气体交换
B
9. 当血液经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含量发生变化。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 D )
A B C D
D
解析:当血液经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
理,氧气会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至两侧氧气浓度相等,所以血
液中的氧气含量应该是逐渐增加,最后保持稳定。另外,血液与组
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时,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
中,因此,当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一开始的氧含量不可能为0。
10.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
溺亡,生命之花过早凋零,令人痛心不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D
A. 落水后,在水面上大口吸气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
大气压
B. 水超过胸部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 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 溺水导致人停止呼吸,可以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进行人工呼吸
急救
解析: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
行人工呼吸急救即根据呼吸运动原理,用力使溺水者胸廓有节律地
扩大和缩小,引起溺水者的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空气进出于肺,
帮助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1. [教材P101第二、2题改编]受益于更加科学、全面的训练方法,
近年来我国男子百米短跑整体实力逐步提升。请回答:
(1)运动员起跑前平静吸气时,图1中的[①]肋间肌和[②] 收
缩,肺 (填“扩张”或“收缩”),肺内气压下降,于是外
界气体被吸入。深呼吸时还有腹肌等肌肉的参与。
膈肌 
扩张 
(2)图2曲线A、B表示运动员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与曲线B相
比,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 (填“高”或“低”),呼吸深度
较 (填“大”或“小”),耗氧量较 (填“大”或
“小”)。推测进行百米短跑时的呼吸情况可能是曲线 (填
“A”或“B”)。
低 
小 
小 
B 
(3)曲线A中,ab段时膈肌 ;bc段时肺内气压
大气压。曲线A的呼吸频率约为

次/分。
收缩 
高于/大
于 
18(提示:ab段肺容量增
大,对应吸气;bc段肺容量减小,对应呼气。ac段表示1次呼吸,
20秒内一共有6次呼吸,所以1分钟内约有18次呼吸。) 
(4)呼吸训练器是一种主动呼吸训练装置,使用者可通过抵抗训练
器设定的阻力,增加与呼吸相关肌肉的肌力和耐力。如图3是两组
百米运动员进行不同训练前后的肺活量变化结果,图中结果表明训
练后, 组的
肺活量更高,说明该种训练方式能提高百米运动员的肺活量。
增加呼吸训练器训练/常规训练+呼吸训练器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