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7课 屈 原(节选)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7课 屈 原(节选)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4 16: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7课 屈 原(节选)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踌躇(zhù)  祈祷(qí) 土偶(ǒu)   雷霆(tínɡ)
B.虐待(nüè) 阴惨(chǎn) 波澜(lán) 罪孽(niè)
C.徘徊(pái) 婵娟(chán) 睥睨(nì) 鞭挞(tà)
D.咆哮(xiào) 污秽(huì) 播弄(bō) 稽首(jǐ)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国殇 污晦 收览 婵娟 土偶木梗
景抑 鞠躬 犀利 雷霆 指天划地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谈到乡村振兴路上的艰辛,他总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而谈及老百姓的生活,他却津津乐道。
C.对那些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D.北京冬奥会独树一帜,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清洁电能的奥运会。
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下几千年,浪漫主义诗人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屈原不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屈原清晨漫步橘园,吟诵《橘颂》,抒发爱国忧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C.由于受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众不明真相,以为屈原真的“疯了”。
D.假如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
②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③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④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呢?
⑤但是人的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②④⑤①③ B.④②⑤①③
②⑤①③④ D.①③②⑤④
7.下列有关戏剧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剧本往往由许多不同的段落组成。西方戏剧普遍使用“幕”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
B.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C.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人物语言即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D.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话剧社最近开展了“对话青春,致敬经典”的主题活动,并打算评选出优秀演员。作为话剧社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上图是话剧社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话剧社委托你根据海报内容邀请你们班的语文江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你会对江老师怎么说?
江老师,您好!
【任务二】有同学看了你们的海报,对你们话剧社的Logo(Logo:标志、徽标的意思,位于海报左侧)很感兴趣,请你向他介绍这一Logo的创意。
【任务三】下面是剧本中屈原的一段独白,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请你对画线句的朗读给出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从语速、语调或重音的处理方面任选两点作答)
屈原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 原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搭搭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0.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12.正文前面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童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有删改)
14.综观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们期待什么?
15.作者在第②~④段为什么详写两个店的店员?
16.第⑤段描写午后街道的“炎热”,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17.简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1)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2)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8.请从选材、语言和主题中,任选一角度,谈谈对本文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曲难忘
李国文
羊角垴,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寨,这个水比油贵的小山村,我是永远不会,也不能忘记的。
在这以前,我曾有过江南一带水乡生活的体验,虽不多,但那万顷芦花、半池莲菱、风车“咿呀”、白帆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烟雨迷蒙,水天一色,那绝对是一个水的世界。我完全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严重缺水的山区,一年所降的雨雪便是这一年的全部水源。
我很惊讶山民坚忍的毅力,祖祖辈辈厮守在这偏僻穷苦的山窝窝里,凭一点积攒起来的水,樽节使用,毫无怨天尤人的愤慨。
羊角垴,户不过十,人不满百,若不是一个叫“盆爷”的老汉放几条羊,躺在青石板上唱他的梆子腔,或许我还找不到这个藏在山缝里的小村寨呢!
翻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
过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
当你走了许多越走越陡的山路,腰酸腿疼,累得要命的时候;当你汗流浃背,舌干口燥,被阳光晒得头晕眼花,渴望有一口水喝的时候;当你受到太多的伤害,周围人报以白眼,而感到真正孤独的时候……听到这高亢的苍凉的还有些沙哑的歌声,你立刻意识到,那将是一口泉,一碗酽酽的大叶茶。于是,无论多累多渴,也会迎着那韵味十足的梆子腔,寻找过去。
或许是人烟稀少、交通阻绝的缘故,或许是羊角垴民风淳厚的缘故,只要进了村口,在那块歇脚石上坐下来,你便成了全村人的亲戚了。这种温馨的感情,即使在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仍觉得热呼呼的。
羊角垴对一个外乡人,并不因为我落魄潦倒,而减弱一点点待客的热情。我始终记得,盆爷让他老伴把那珍藏的芝麻,扔进烧热的锅里,炒熟,碾压出油。然后倒下南瓜、白薯,再加上玉米面,煮出一锅香甜酥糯的糊糊。而且毫不吝啬地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地端着分送出去。我是盆爷家的客,但全村人和我一起享用了这顿美餐。
那时,我落在了一个极不愉快的处境里①,如今时过境迁,我完全能谅解当时我周围的人,对他们所给予我的平白无故的伤害,我能想得开。“过去就过去了,日子还长着咧!”这是盆爷的话。“有水能活,没水也能活,雨水大了,瓜倒不甜了,是这么个理不 ”这是盆老伴的话。
那时,我少年气盛,二十几许年纪。于是,缺乏深思熟虑,也未计较后果,抬起脚来一走了之。正如一位伟人说的那样,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至今我也不后悔那种鲁莽的勇气,至少敢于说“不”。但我念念不忘那小小的山村,它使我悟到了真正的生存艺术。
羊角垴真小,也真闭塞,对山外边发生些什么事,几乎了然无知。我对他们讲了我的情况,我是怎样一个应该白眼相待的人。他们盘问了半天,端详了半天,至少半村的人在盆爷院里的老枣树下半蹲着看热闹。我不了解他们为什么宁肯采取这种他们称为“圪蹴”的姿势,而不愿坐放在院里的小凳。对城市长大的我,尤其感到新鲜的是盛糊糊的海碗,真无愧这个“海”字,容量足有3000 毫升,端着它从村头吃到村尾的那份快乐自在,也着实让我羡慕。
随后,家长里短,父母妻子,夹以对北京好奇的许多问题,乃至于早先朝廷里的事情。说实在的,即使讲上三天四夜,也满足不了山民们想知道的一切。除了盆爷见过汽车外,很难给他们讲明白乘坐火车来到山外那座小城的经过。就这样谈到太阳下山,月亮升起,至此,大家判断我起码是个心地并不坏的好人。不知谁在树影里叹息: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啊!
这种真诚的同情和信任,是那时在别处绝对得不到的。我也在想,或许他们懵懵懂懂,对时局无知吧 但后来,盆爷和别的乡亲不止一次来工地看望我,我们这支施工队离开太行山后,他们还请人给我写过信。
山村人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量不点灯的,因为煤油要到十几里的山外集镇上去拿鸡蛋换,一般燎一燎松明子也就够了。
那天显然因为我的出现而晚了,于是盆爷让年轻后生上树晃枣儿给大家垫垫饥,随落随拣随吃,欢声笑语,打破了夜的寂静。无论大人小孩拣到了枣儿,都先尽着我。我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好在天黑,谁也不会在意我一边嚼着甜枣,一边索性任它流去。人总是在艰难的日子里,才体会到友情的可贵,我敢说,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甜的枣儿。
由于羊角垴严重干旱缺水,枣的含糖量高到竟能拔出缕缕糖丝。挂着红灯笼似的满山柿树,有一种如鸡蛋大小的名叫“蜜罐”的柿子,咬上一口,甜到心里。我领受了口腹之美,领受了乡亲们一片不见外的心意;更重要的,这枣,这柿,还有厮守在这块土地上硬磨硬熬的羊角垴人使我懂得,被生活压倒了的人才是真正的软弱,逃避不是强者的勇敢表现。
次日,盆爷陪我下山,他帮我背着乡亲送的干枣、柿饼上路。路上,我好奇地问,他们为啥叫你“瓦盆老汉”
他“呵呵”地乐了,山村风俗,孩子落生,听到的第一声动静便是叫一辈子的小名。显然,卖瓦盆的叫唤给刚来到人世的他留下了这个“雅号”。他不在乎,想得开。他说:“叫我‘瓦盆’咋的啦,我这几十年磕磕碰碰,不也没碎没破没掉块碴吗 你看这些个石头缝里长出来的树啊,草啊,不也头顶一片天,活下来,活得结实,活得精神,活得不比谁差啊!”他指着从极少水分养料的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爬山藤、接骨木、菟丝草,显然是在给我鼓劲。
这是山的世界,但同时也是岩缝里那些草那些树的世界,我为什么不顶着头顶上的天,挺直着活呢
天高云淡,盆爷兴致上来了,又引吭高歌,满山回响,还是我来时听他唱过的那段梆子腔。
翻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
过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
其实,生活的路也是这样没有尽头的,就看敢不敢迎接挑战,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了。
羊角垴和这支在羊角垴听到的梆子腔,我怎么能够忘怀呢
(有删改)
【注】①指作者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处境不好,落魄潦倒,但是山民们善良、淳朴,一见到“我”就认为“我”是个心地并不坏的好人,并且给予“我”深切的同情和信任。
B.盆爷对称自己为“瓦盆老汉”并不排斥,他认为瓦盆几十年磕磕碰碰,没有破碎甚至没有掉碴,很符合他的性格。文章以此描写凸显了盆爷的性格。
C.文中既有对山民群体的描写,也有对盆爷的典型刻画,点面结合,突出了山民的形象特征,这和《包身工》中对包身工形象的塑造有相同之处。
D.羊角垴是坐落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寨,地处偏僻,干旱严重,和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相比,它的自然景色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0.关于文中“吃枣充饥”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谁,拣到了枣儿都先让“我”吃,令“我”深受感动,以至“我”一边吃枣,一边流下热泪。
B.“上树晃枣儿给大家垫垫饥”“随落随拣随吃”等描写现场感强,而段中的议论则点明了“我”的人生感悟。
C.“我”认为“那是我—生中吃过的最甜的枣儿”,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山民们对“我”的深情厚谊。
D.以“欢声笑语”反衬“夜的寂静”,以有声来写无声,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异曲同工。
21.文中说“但我念念不忘那小小的山村,它使我悟到了真正的生存艺术”。“我”悟到了哪些真正的生存艺术 请简要分析。
222.在班级文学鉴赏活动中,有同学认为文章标题如果改为“难忘那个小山村”更好,也有同学认为原标题更好。你认为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C 2.晦--秽 览--揽 抑--仰 划--画 3.A 4.A 5.A 6.C 7.B 8.(1)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呼唤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2)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屈原对光明的狂热呼喊,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9.(1)学校话剧社开展“对话青春,致敬经典”的主题活动,将于4月29日在学校话剧社剧场上演《屈原》(第五幕第二场),现特邀请您前来观看并担任优秀演员评选环节的评委,您有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吗?(交代清楚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目的等要素)
(2)这一Logo画面简洁,图文并茂:“话”字中的“口”形象地用图画嘴唇来替代。更鲜明地突出话剧是对话的艺术;“剧”字中的“耳朵”图形形象地表明话剧需要观众静心倾听。
(3)示例:语速上,采取逐渐加快或者比较急促的方式,以此来体现屈原的慷慨激昂;语调上是激昂的,声调可以越来越高,与屈原慷慨激昂的情绪一致;“咆哮”和“尽力”可以重读,来表现屈原孤傲以及勇于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形象特征。(言之有理,给出两点建议即可)
10.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11.屈原 内心独自
12.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13.抒情主人公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14、吃到赤豆棒冰,跳到护城河游泳。
15、写水果店和善、清秀但寂寞的店员,反衬糖果店店员的难看和态度的恶劣,突出了孩子们对糖果店的热爱,对棒冰的渴望和吃到棒冰的满足感。
16、写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等,是正面描写;忘了文明礼貌的居民和没人听的评弹是侧面描写,两相结合,把午后的炎热写得淋漓尽致。
17、(1)拟人手法,突出了白天漫长、炎热和难熬,表达了孩子对去护城河游泳的渴望。
(2)突出了孩子跟船浮游的速度之快和畅快得意,也反衬出母亲的担忧和恐惧。
18、选材:街头陋巷,匹夫凡人,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充满真实感和烟火气。语言:细腻精致,平易近人,市井俚俗,人生百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主题:一根棒冰,一次游泳,艰难、简单、喧闹的生活却贮满愉悦、挚诚、乐观,令人回味无穷。
19.C
20.D
21.①坚忍、勇敢地面对生活。山民们虽生活在偏僻穷苦、干旱严重的小山村里,但他们没有被恶劣的条件压倒,而是勇敢面对,以坚忍的毅力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②乐观、坦荡地面对生活。虽然生活艰难,条件恶劣,但山民们活得快乐坦荡,他们身上充满了乐观精神。
22.示例一:原标题更好。理由:①原标题“一曲难忘”富有美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小山村的思念。②原标题“一曲难忘”和文章的开篇、结尾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③“一曲”是盆爷所唱之曲,是盆爷和山民们精神品质的体现,以“一曲难忘”为题,体现了山民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深化了文章主旨。
示例二:“难忘那个小山村”更好。理由:①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直抒胸臆,感情更加浓烈。②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和文章第一段、最后一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③文章除写了盆爷之外,还写了小山村其他的人和事,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更加切合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