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世界历史 九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
“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手持束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束棒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于执行死刑。“束棒”在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
法西斯专政是指
对内独裁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德国—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确立
日本—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0世纪20-30年代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背景
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巴黎和会藐视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则使民众的不安更趋严重。鲜血和财富的支出似乎已是徒然的,由此导致的失望和受伤的自尊心造成了一种一触即发的局面。 ——《全球通史》
1918年到1922年意大利政府更迭五次。在此期间,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全国各地也迅速地发展起来。1919年,全国各地发生罢工1871次,参加者达55.4万人次。1920 年达到2070次,参加者达231.4万人次。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能力。
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
工农运动高涨
2.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1919
1921
1922
战斗法西斯组织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法西斯政权建立
组织矛头针对一切民主势力,其党徒到处殴打、枪杀政治活动家、共产党人,破坏工人罢工,袭击群众游行队伍。而当时软弱的统治阶级正需要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铁腕人物来维护其利益。
建立标志:1922年10月,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
意大利在经济大危机之前已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是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
“我要在历史上留下利爪雄狮的形象!”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政策
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其后自封为“领袖”及“最高帝国元帅”。国防部由军官管理的特别法庭压制对政治不满的人,被认为是反法西斯主义的人被关进监狱,或者被流放到荒岛或者被处死。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意大利的空军、海军和马达声压倒一切声音吧!它们的影子遮住意大利上空的太阳!使地中海再次成为意大利的内湖。”
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
3.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许多人从凡尔赛暴力和平的‘耻辱’中省悟出个人困境的原因,并把这种困境同民族不幸完全等同起来”
—米勒.波特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
“《凡尔赛和约》……使共同的耻辱和共同的仇恨深深切入了六千万男女的心坎里……”
——希特勒
《凡尔赛条约》激起德国民众的不满,复仇情绪蔓延
思考:材料中提到《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有什么影响?
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德国影响简表
项目 工业生产下降 农业产 量下降 对外贸 易缩减 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
(1931-1934年)
德国 40% 30% 70% 超600万 1000多次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使其经济急剧下滑……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希特勒 Adolf Hitler
1889—1945
本为奥地利人
后加入德国国籍
纳粹党趁机蛊惑人心
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zi)。
以下为希特勒的极端错误言论,请注意区分!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的败类。”
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
攻击马克思主义
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
2.建立标志
1919
1923
1928
1932
百
百万
万
十万
千
96
3万
10万
140万
纳粹党人数统计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在1932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230个席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1月,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兴登堡逝世后,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3.对内政策
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②解散工会
③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进步书籍
④迫害犹太人
1933年5月2日纳粹的冲锋队员扫荡了德国工会办公室,逮捕了工会领袖,并且没收了工会财产。
水晶之夜后的犹太街区
水晶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袭击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的事件。"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
纳粹分子总共屠杀了约600万的犹太人,其中,400万是在专门的杀人点比如集中营,被有组织的集体屠杀的。受害者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总人口的1/3以上。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二战时的奥斯维新集中营。
焚烧犹太人尸体的炉子
奥斯维辛集中营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进入焚尸炉前死难者留下的眼镜
进入焚尸炉前死难者留下的鞋子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但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4.对外政策
1938.3吞并奥地利
①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
② 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1938年吞并
奥地利
④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突袭波兰
1936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慕尼黑协定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侵略扩张
5.绥靖政策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们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
——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的讲话
目的: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
影响:法西斯国家气焰嚣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1)侵略中国为近代日本既定国策
1927年6—7月,时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并在会后向天皇上呈秘密奏折。
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义一
(2)经济大危机导致日本矛盾激化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
人数
日本(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
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建立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国策基准》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建立伪满洲国
七七事变
全面侵华
1937年
1932年3月
193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影响: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
“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又称轴心国集团。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比较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时间
标志
政党/组织
内外政策 影响
勾结 一战后经济衰退、政局混乱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墨索里尼上台
希特勒上台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法西斯党
纳粹党
军部
对内独裁恐怖,对外侵略扩张
使世界局势更紧张
二战欧洲战争
策源地形成
二战亚洲战争
策源地形成
1937年建立轴心国集团
相同点:都是对内恐怖独裁和对外侵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