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巩固练习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中,阴影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样的( )。
A. B. C.
2.在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3.工程队修一段7千米的路,8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 )。
A. B. C.
4.把45进行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 )。
A.45=3×3×5 B.45=1×3×3×5 C.45=3×15
5.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乙数 C.甲数
6.一座喷泉由内外双层构成。外面每隔10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中午12:45同时喷过后,下次同时喷水是( )。
A.13:15 B.13:30 C.13:45
二、填空题
7.分母是4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8.中有( )个;1.25中有( )个。
9.把5m长的一根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m。
10.要将长分别为15cm、21cm、33cm的小棒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且不剩余,每根小棒最长( )cm。
11.一项工作,甲用了0.35小时完成,乙用了小时完成,( )做得快些。
12.与6能组成最简分数的最小合数是( );17与( )相乘的积是质数。
三、判断题
13.一个分数,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 )
14.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15.的分子加上8,分母加上18,分数的大小不变。( )
16.将变成,分数单位和分数大小都改变了。( )
17.2kg的苹果,吃掉它的,还剩kg。( )
四、计算题
18.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9.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4和16 11和7 12和51
20.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和 和
五、解答题
21.五(1)班有女生20人,比男生少5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2.一块长方体木料,长是36厘米,宽是24厘米,高是18厘米,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不准有剩余。那么小正方体木料棱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能切多少块?
23.学校食堂买来4箱鸡蛋,一共60千克,平均分给5个食堂厨师,那么每个食堂厨师分得这些鸡蛋的几分之几?分到多少箱鸡蛋?分到多少千克鸡蛋?
24.小明的爸爸每工作3天后休息一天,妈妈每工作5天后休息一天。7月10日这天正好爸爸妈妈都休息,他们一家可以一起出去玩。请问在这个月里,他们下一次可以在哪天一起出去玩?
25.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洛书图案正好对应着1-9九个数字,并且无论是横向、纵向、斜向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如图),填写时有口诀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九宫格在现代数学中也叫“三阶幻方”。请你在下面的图中填上合适的最简真分数,让横向、纵向、斜向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巩固练习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B A B A
1.B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取的其中的几份。
【详解】
A.阴影部分表示为,阴影部分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B.阴影部分表示为,阴影部分表示为,符合题意;
C.阴影部分表示为,不是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A
【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当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时,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据此分析。
【详解】A.=、8=2×2×2,能化成有限小数;
B.=、12=2×2×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C.、9=3×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故答案为:A
3.B
【分析】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将这段路看作单位“1”,用单位“1”除以8,求出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几分之几。
【详解】1÷8=
所以,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
故答案为:B
4.A
【分析】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45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
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3、3、5都是质数。该选项符合题意;
B.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15不是质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B
【分析】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因为甲数是乙数的倍数,所以乙数是较小的数,甲数是较大的数,所以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乙。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
6.A
【分析】喷泉外面每隔10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那么10和6的最小公倍数,就是间隔喷水的时间,用中午同时喷水的时刻+间隔时间=下次同时喷水的时刻,据此解答。
【详解】10=2×5
6=2×3
所以10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
12:45+30分=13:15
下次同时喷水是13:15。
故答案为:A
7.2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详解】分母是4的真分数有、、,其中是最简真分数的有、,共有2个。
8. 12 5
【分析】求中有几个,先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化成分母为26的分数,再看分子是几,就有几个。
求1.25中有几个,先把1.25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化简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详解】=,里面有12个;
1.25==,里面有5个;
填空如下:
中有(12)个;1.25中有(5)个。
9.
【分析】将绳子全长看作单位“1”,则平均分成7段,用1÷7,就得到一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是求分率。5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用5÷7,就得到一段的长度,是求具体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1÷7=
5÷7=(m)
把5m长的一根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10.3
【分析】将不同长度的3根小棒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且不剩余,每根小棒最长应该是3根小棒长度的最大公因数,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15=3×5
21=3×7
33=3×11
15、21和33的最大公因数是3。
每根小棒最长3cm。
11.甲
【分析】比较两人用的时间,同样一项工作,用时越少速度越快。小数和分数比大小,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分母即可。
【详解】=11÷25=0.44、0.35小时<小时,甲做得快些。
12. 25 1
【分析】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详解】与6互质的最小合数是25,与6能组成最简分数的最小合数是25;因为17是质数,要求17与几相乘的积是质数,只有和1相乘,还是17,因此17与1相乘的积是质数。
13.√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分数就小;分母小,分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一个分数,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又因为互质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的分子加上8得12,相当于分子4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乘3得27,再减去原来的分母,即是分母应该加上的数。
【详解】分子相当于乘:
(4+8)÷4
=12÷4
=3
分母也要乘3或加上:
9×3-9
=27-9
=18
所以,的分子加上8,分母加上18,分数的大小不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3,分数大小不变,则有;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两者分数单位不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变成,分数大小不变,分数单位改变,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苹果质量看作单位“1”,吃掉它的,也就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kg,也就是吃掉1份,还剩下4份是kg,,1.6≠1.8,所以2kg的苹果,吃掉它的,还剩1.6kg,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吃掉一份:(kg),还剩下:(kg)
,1.6≠1.8,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5;;
【分析】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和余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当假分数的分子为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
【详解】75÷15=5,=5;
23÷7=3……2,=;
69÷20=3……9,=。
19.8,48;1,77;3,204
【分析】利用分解质因数法,把每组数中的合数分解成几个质因数乘积的形式,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求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即可;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详解】24和16
24=2×2×2×3
16=2×2×2×2
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最小公倍数是:8×2×3=48。
11和7
11和7互质,所以11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1×7=77。
12和51
12=2×2×3
51=3×17
12和51的最大公因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3×2×2×17=204。
20.,,>;,,>
【分析】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可以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相同的数,这样分数大小不变;最后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详解】==
==
因为39>36,所以>,则>。
==
==
因为21>20,所以>,则>。
21.
【分析】用女生人数+5,求出男生人数,再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求出全班人数,再用男生人数÷全班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20+5)÷(20+5+20)
=25÷(25+20)
=25÷45
=
答: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2.6厘米;72块
【分析】要把长方体木料锯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木料不能剩余,就是求长方体长、宽、高的公因数。要求锯成的小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要求可以锯成多少块,就要考虑沿长方体木料的长能锯成多少块,沿长方体木料的宽能锯成多少块,沿长方体木料的高能锯成多少块。沿长、宽、高所锯块数的乘积,即为可以锯成最大的小正方体木块的块数。
【详解】36=2×2×3×3
24=2×2×2×3
18=2×3×3
36、24、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36÷6)×(24÷6)×(18÷6)
=6×4×3
=72(块)
答:小正方体木料棱长最大是6厘米;能切72块。
23.;箱;12千克
【分析】把鸡蛋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5个食堂厨师,就是平均分成5份,求每个食堂厨师分得这些鸡蛋的几分之几,用1÷5解答;
求分得多少箱鸡蛋,用鸡蛋的箱数÷平均分的份数,用4÷5解答;
求分得鸡蛋的重量,用鸡蛋的总重量÷平均分的份数,用60÷5解答。
【详解】1÷5=
4÷5=(箱)
60÷5=12(千克)
答:每个食堂厨师分得这些鸡蛋的,分到箱鸡蛋?分到12千克鸡蛋。
24.7月22日
【分析】爸爸的工作休息周期是3+1=4天,妈妈的工作休息周期是5+1=6天,4、6的最小公倍数是12,12天以后他们同时休息,10+12=22天,即7月22日他们又同时休息,可以一起出去玩,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天)
(天)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7月10日这天正好爸爸妈妈都休息,再经过12天也就是7月22日一起休息。
答:7月22日他们可以一起出去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注意同时休息经过的时间是4和6的公倍数;用到的知识点:一般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公有的因数和独有的因数的乘积。
25.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依据给出的九宫格横向、纵向、斜向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那么观察右边的分数九宫格已给出的分数,化为小数=0.2,=0.5,=0.6,不难发现,与左边九宫格内的数字有相似之处,仅仅是数字变成了小数,然后将小数化成分数,根据此发现,轻易的得出右边九宫格内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第一行第1格,左边九宫格是4,那么右边则可以为0.4,化成分数则为=;
第一行第2格,左边九宫格是9,那么右边则可以为0.9,化成分数则为;
第二行第1格,左边九宫格是3,那么右边则可以为0.3,化成分数则为;
第二行第3格,左边九宫格是7,那么右边则可以为0.7,化成分数则为;
第三行第1格,左边九宫格是8,那么右边则可以为0.8,化成分数则为=;
第三行第2格,左边九宫格是1,那么右边则可以为0.1,化成分数则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