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素养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素养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4 16: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填空题
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小学毕业,不是一段音乐jiá rán ér zhǐ( ),而是曲调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回首小学时光,难忘qǐ méng( )老师的谆谆jiào huì( )。他那wěi wěi dòng tīng( )的讲解míng kè( )在我的心里。多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循着yī xī( )旧梦回到母校,期待与我们的老师重逢。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的第九笔是 。
“慕”的意思有:①羡慕,仰慕;②依恋,思念。“慕”在“慕名”中应选意思( ),在“爱
慕”中应选意思( )。
(2)“懵”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懵懂”的意思是 。
3.先补全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戛然( )( ) 身临( )( ) 争( )恐( )
回( )无( ) ( )( )动听
李老师的古诗课可有意思了!每首古诗他都可以编出一个故事,讲得( )。有时我们听得入迷,恍如( ),有时故事情节也会让人忐忑不安,有时他讲到关键时刻便会( ),让我们十分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文上的红双圈》中的“红双圈”代表 。
(2)中华诗词博大精深。王维通过与朋友劝酒,体现了浓浓的惜别之情:“ ”;王安石的“ ”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描绘了细雨润物无声的特点:“ ”;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 ”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二、选择题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朝夕相处 大路朝天 B.妈妈喝住他 为他喝彩
C.长亭送别 大有长进 D.藏龙卧虎 西藏自治区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朝西相处 依依不舍 B.桃里满门 尾尾动听
C.戛然而止 寂静无人 D.身临其镜 迫不急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悬念不断,引人入胜。
B.同学们的欢笑声在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C.她那娓娓动听的朗诵,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D.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会向老师请教,老师常常表扬我这种不耻下问的好习惯。
8.下面有关扉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扉页,一般是指书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
B.扉页在书籍和本册中起到的作用和封面是一样的。
C.扉页也起了装饰作用,可以增加书籍的美观。
D.扉页为“卷首语”或“成长感言”,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老师或家长写。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B.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暇,充满幻想。
D.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0.赠言应因人而异,下列赠言不合适的是( )
A.送给意志坚定的同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
B.送给情绪悲观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C.送给缺乏自信的同学: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D.送给意志薄弱的同学: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炼。
三、语言表达
11.请你也来为你的老师、同学写一写毕业赠言吧。
给老师:
给同学: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告别母校
①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我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我还清楚地记得,六年前,自己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动人。
②六年的学习生活多么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飘荡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一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中午15分钟的写字活动,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地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我们的欢迎。一到时间,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
③这六年间,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才艺,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日夜操劳,皱纹已爬上了您的脸庞,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力的心。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园丁,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④漫步美丽的校园,当年我们亲手栽下的一株株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一棵棵小树。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给小树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吧。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12.新题型·语文要素 先用“ ”在文中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再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3.文中画“——”的句子,说老师是“园丁”是因为( ),说老师是“大树”是因为( ),说老师是“海洋”是因为( )。
A老师心胸宽广,有渊博的知识 B老师辛勤耕耘,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C老师关怀、呵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14.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之情。
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节选)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②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④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15.作者共选取了哪几个典型事例来描写蔡老师?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16.文文同学读后说:“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矛盾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7.选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是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在 (直接 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 之情。
18.用“ ”画出一处对蔡老师的描写,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批注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
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小学校园,请你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写一写难忘的老师、同学或校园中的一件事、一节课等。要求使用恰当的叙述顺序,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第六单元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D B
1. 戛然而止 启蒙 教诲 娓娓动听 铭刻 依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戛、蒙、娓、铭、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艹 11 撇 ① ② M meng 糊涂,不明白事理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 而 止 其 境 先 后 味 穷 娓 娓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选词填空。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仿佛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或情境之中。
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形容事后细细玩味、体会,越想越觉得有意味。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连续不倦,使人爱听,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
根据前文 “每首古诗他都可以编出一个故事” 以及 “李老师的古诗课可有意思了”,说明李老师讲故事讲得很生动,让人爱听,所以用 “娓娓动听”。
根据 “我们听得入迷” 可知,是说我们听故事的时候仿佛亲身到了故事中的情境里,所以用 “身临其境”。
根据 “讲到关键时刻” 以及 “让我们十分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可知,是说李老师在关键时刻突然停止,所以用 “戛然而止”。
4. 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力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文是她的代表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了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作者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的能力。
②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③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④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⑤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5.B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掌握。
A.zhāo/cháo;
B.都读hè;
C.cháng/zhǎng;
D.cáng/zàng。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朝西相处——朝夕相处:早上到晚上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B.桃里满门——桃李满门: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尾尾动听——娓娓动听:娓娓:说话连续不断而又毫无倦意的样子。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也作“娓娓可听”。
C.全正确。
D.身临其镜——身临其境:身:亲身。临:到。境: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也作“身历其境”。
迫不急待——迫不及待:迫:紧急。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7.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达,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一、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词语符合语境。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词语符合语境。
C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词语符合语境。
D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不是不耻下问,词语不符语境。
8.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扉页:又称内中副封面。指平装衬纸下或精装环衬下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的单张页。在封二或衬页之后,印的文字和封面相似,但内容详细一些。扉页的作用首先是补充书名、著作、出版者等项目,其次是装饰图书增加美感。
封面,是指书刊外面的一层。有时特指印有书名、著者或编者、出版者名称等的第一面。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所以B选项错误。
9.D
【详解】A主语缺失。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主语)可以看出(谓语)一个大的问题(宾语)。或者 “这件平凡的小事(拟人主语),说明了(谓语)一个大的问题(宾语)”
B主宾搭配不当。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C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你”或“我”。
D正确。
10.B
【详解】考查学生对赠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赠言是用良言相勉励,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赠言。送给情绪悲观的同学要选用一些励志的词句。
11. 老师,您是播种者,您是耕耘者,是您用知识的雨露滋养了我们,是您让我们的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我永远感谢您! 亲爱的同学,愿你壮志在胸,理想在怀;愿你努力奋斗,勇往直前。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所给语境,为老师和同学们写一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祝福。对“老师”表达感谢之情,可祝工作顺利等;对“同学”可回溯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祝愿未来。
示例:
给老师:老师,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为何要有理想,为何要超越自己。老师,您把最美的笑容留给这精彩的世界,您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神话。
给同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你一定要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因为,只有珍惜时间,你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无限的智慧!
12.六年的学习生活多么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排队做操 课堂上 临帖练字 13. B C A 14.对校园环境的眷恋、对六年学习生活的怀念、对老师的感恩和对同学的不舍四个方面。
【导语】这篇《告别母校》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激。文章通过回忆六年的校园生活,描绘了从初入校园到成长的点滴,展现了师生情谊与校园生活的美好。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将校园的景物、课堂的氛围、课外活动的乐趣融入其中,情感真挚动人。尤其是对老师的赞美,通过“园丁”“大树”“海洋”的比喻,突出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全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及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②段围绕六年来校园的学习生活展开描述,中心句是“六年的学习生活多么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此句统领全段,将六年学习生活比作画卷,形象表明其丰富多样。
第②段“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得知早操开始了,大家进入操场做早操。
示例:排队进入操场做操
第②段“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得知我们上课时专心上课。
示例:上课时
第②段“中午15分钟的写字活动,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得知中午时我们有15分钟的写字活动。
示例:写字活动
13.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作用。
说老师是“园丁”,园丁的职责是培育花草,文中老师辛勤耕耘,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学生)。
故选B。
说老师是“大树”,因为大树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文中老师关怀、呵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如同大树庇护。
故选C。
说老师是“海洋”,海洋广阔且蕴含丰富资源,文中老师心胸宽广,有渊博的知识,如同海洋。
故选A。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校园环境与初入情景:回忆六年前初入校园时,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等景象,流露出对校园的喜爱与眷恋。
校园学习生活:描绘每天清晨上学、早操、上课、写字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展现丰富的校园生活,体现对这段时光的不舍。
对老师的感恩:回顾老师为学生成长付出心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而老师是母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体现对母校的眷恋。
与同学共同的记忆及对未来的期许:提到和同学一起在校园栽树,约定未来相聚,这些共同回忆和对未来重回母校的期待,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
15.蔡老师不舍得打“我们”;蔡老师教“我们”读诗。 16.不同意。“从来不”指在这件事之前和之后蔡老师都没有打过“我们”。“仅仅”起强调作用,意思是“只有一次”。这样前后对比,更能体现那次的“打”很特别,具有代表性。这表达出了蔡老师很爱“我们”,不舍得打骂“我们”。 17. 反问 直接 敬爱 18.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运用“仅仅”“好像”“轻轻地”“笑了”等看似平常的词语,写出了蔡老师不舍得打“我们”,很爱“我们”,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体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15.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概括。
概括小标题时,可以用“人+事”的形式,即谁做了什么事。选文第②自然段从“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可知,写了“我”看出蔡老师不舍得打“我们”,可以概括为:蔡老师不舍得打“我们”。从第③自然段“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可知,写了蔡老师喜欢诗,也教“我们”读诗,“我”还记得当年蔡老师教“我们”的诗,可以概括为:蔡老师教“我们”读诗。
16.本题题考查字词含义的分析。
回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这句话在选文中的含义。首先从表面看,“从来不”的意思是在这件事之前蔡老师没有打骂过“我们”,这件事之后也没有打骂过“我们”。而后文提到的一次用“仅仅”修饰,意在强调只有这一次。从中可以看出“她爱我们”。因此并不矛盾。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的老师,“我们”喜欢她,愿意和她接近。由此可知,这句话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所以是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的作用是更加强烈、直接地表达出“我们”对蔡老师的敬爱之情。
18.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首先认真读选文,找到描写蔡老师的句子;然后分析其词语的运用;最后总结出所表达的情感或效果即可。
示例:从文中“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中“仅仅”“好像”“轻轻地”“笑了”等看似平常的词语可以看出蔡老师不舍得打“我们”,他的动作与神情都透露着不忍心,而“我们”也明白蔡老师不会真的打“我们”,这里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师生情谊,把喜欢与敬爱表现得恰到好处。
19.例文:
难忘的运动会
小学六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即将告别的时刻,校园里那场难忘的运动会,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的记忆长河中熠熠生辉。
那是五年级的校运会,我报名参加了400米比赛。比赛那天,阳光炽热,烤得大地发烫。我站在起跑线上,心脏怦怦直跳,紧张得手脚都微微颤抖。身旁的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砰!”发令枪响,我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起初,我感觉状态不错,脚步轻快,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可很快,急促的呼吸声在耳边响起,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每迈出一步都像拖着千斤重担。渐渐地,有同学超过了我,我的名次不断下滑。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加油!加油!”我奋力扭头望去,只见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赛道旁,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大声为我鼓劲。班主任李老师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扯着嗓子喊:“别放弃,坚持住,你可以的!”同学们的脸涨得通红,那一声声充满力量的加油声,如同一股股暖流,注入我的身体。
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咬紧牙关,重新调整呼吸,拼尽全力向前冲去。一步、两步……我不断超越前面的同学。终于,我冲过了终点线。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名,但同学们立刻围了过来,有的递水,有的递毛巾,不停地说着“你真棒”。李老师也走过来,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好样的,坚持就是胜利!”
这场运动会,让我收获了勇气和坚持,更让我深深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与支持。这难忘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小学生活中最宝贵的回忆。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次习作要求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主题进行创作,范围限定在小学阶段校园内相关的人、事、场景等。需明确选择难忘的老师、同学,或者校园中的某件事、某节课作为核心内容,要运用合适的叙述顺序,将所选内容具体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要真挚地表达内心感受,字数不少于400字。
二、立意。
通过对难忘的小学生活元素的描写,传达对小学时光的深深眷恋,对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恩,对同学纯真友谊的珍视。展现小学经历对自身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让读者感受到小学生活在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独特意义与珍贵价值。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引出“难忘的小学生活”主题,勾起读者兴趣。
中间:详细描述难忘的人或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加入细节刻画,突出难忘之处。
结尾:总结小学生活的难忘,再次抒发不舍与感恩之情,升华文章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