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8课《计算答案判对错——分支结构》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8课《计算答案判对错——分支结构》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4-14 18: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8课 计算答案判对错
——分支结构
第3单元 评选班级速算王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
项目情境
目标:继续编写程序,实现计算机自动判断口算题答案对错功能。
学校举办的谁是“速算王”的评选活动中,前一课已经完成了计算机随机出题,参赛选手答完题后,接下来需要评判答案是否正确,由于参赛人数多,题目数量也多,也打算让计算机又快又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要如何实现呢?
学习目标
理解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能够使计算机按条件选择执行指令解决问题。
编写计算机程序,对于用户输入的算式答案,能自动判断其对错。
学习导航
分解评分步骤
规划评分流程
制定标准答案
获取选手答案
判断答案正误
关系运算
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
奇数偶数判断
判断答案大小
1 .分解评分步骤(学习方式:交流讨论)
记录讨论结果:
要实现计算机自动判断口算题答案对错功能,就需要让计算机对比“标准答案”和“选手的答案”,然后进行结果反馈,按照这个思路接下来还要解决哪些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打开流程图绘制软件,绘制出评分程序的分支结构流程图。
2. 规划评分流程(活动方式:动手实践)
复习回顾
学习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
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题目是计算机随机出的加法题,标准答案的制定,应该由计算机完成,将两个随机数相加,得到的结果保存在计算机中,命名为“标准答案”。
代码提示
1. 制定标准答案(活动方式:编程实践)
学习微课
认识变量,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
新建三个变量,分别命名为“加数1”“加数2”和“标准答案”,将两个随机数的值分别保存到两个加数变量中,将两个数据的和保存到“标准答案”中。
获取选手答案数据,就是要实现程序中的“输入”功能,可以使用询问并等待的程序指令完成。
代码提示
2. 获取选手答案(活动方式:编程实践)
新建三个变量,分别命名为“加数1”“加数2”和“标准答案”,将两个随机数的值分别保存到两个加数变量中,将两个数据的和保存到“标准答案”中。
选择分支指令,完成条件表达式的编写,实现判断两个数据是否相等,及对应的输出功能。
代码提示
3. 答案正误判断(活动方式:编程实践)
程序编写完成后,运行程序,测试程序是否完成了出题功能,尝试多次答题实验(包含回答正确和回答错误),并在下表中记录测试过程。
4. 调试程序查看结果(学习活动:展示交流)
测试序号 显示题目 输入答案 记录评判结果



1. 关系运算
关系运算符有6种,使用关系运算符可以组合成关系表达式,也是关系运算的表达形式,多用在分支结构的条件中。
关系运算也称为比较运算,用来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关系。,在判断某个关系是否成立时,其运算结果只有“真”和“假”两种。
知识梳理
2. 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分不同情况讨论,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种控制结构就是分支结构。
知识梳理
单分支结构
双分支结构
多分支结构
1. 奇数偶数判断
你能利用计算机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一个数字,自动判断它是奇数还是偶数吗?请写出判断条件。
算法提示:
2. 判断答案大小
使用多分支结构,完成计算机对答案评判的提示功能。例如,若选手答案小于标准答案就要输出“回答错误,答案偏小!”的提示语,若选手答案大于标准答案则需输出“回答错误,答案偏大!”进行提示。
算法提示: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
下节课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