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细菌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同步课件【2024人教版】(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细菌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同步课件【2024人教版】(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20:5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3.2 细菌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公开课精品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本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承接第一单元对生物基本特征和细胞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生物界丰富多样性的认识。教材从宏观的生物类群入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类群生物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各类生物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生物分类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别不同类群的植物,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能举例说出常见植物所属的类群。
识别不同类群的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各类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
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举例说明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等级,理解分类的意义,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不同类群生物的实物、标本、图片或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描述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物分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构建系统的生物分类知识框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使其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其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来。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各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结构特点。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等级,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类群生物在进化上的关系和适应环境的特征。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准确对生物进行分类。
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观察、实验等能力。但对于复杂多样的生物类群,学生的认识还比较零散和模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直观、生动的生物现象充满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如生物进化关系、生物分类原理等,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信息收集和整理、知识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逐步构建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分类的概念和原理等重要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各类生物的实物、标本、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实验法:安排实验探究活动,如观察种子结构、探究昆虫的形态结构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讨论法:针对生物类群的特征比较、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的生物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分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通过模拟生物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分类等级和依据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类生物的高清图片、精彩视频、动画演示等资料。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种子、昆虫标本、培养皿、镊子、解剖针等。
生物标本,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标本,以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肉汤放久了,就会变质,这是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的,肉汤里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扫描
电子显微镜
下的钉子
放大33倍
细菌的大小
放大100倍
放大200倍
放大300倍
放大500倍
放大30 000倍
放大70 000倍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2 000-4 000个细菌并排能穿过绣花针上的小孔
只有高倍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电镜下细菌的三种形态
葡萄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
球状
炭疽杆菌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乳酸杆菌
杆状
螺 旋 菌
霍乱弧菌
螺旋状
1
3
4
5
6
2
鞭毛
荚膜
运动
保护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膜
DNA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结构
1.单细胞
2.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3.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原核生物
4.特殊结构:有的有荚膜、鞭毛等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液 泡
1
3
4
5
6
2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细胞膜
DNA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细菌的结构特点:
具有_ _、_ _、_ _。
没有 、 。
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成形细胞核
叶绿体
分裂生殖
速度:每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的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25600
100×28 =
合作探究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
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的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的能力
细菌的哪些特点与它们分布广泛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被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对人类来说,大多数的细菌是有益的。例如:制酸牛奶要用乳酸菌,制醋要用醋酸菌。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它能产生氮肥,就像化工厂一样,对农业和自然界都很重要。也有一些细菌对人类不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例如:腐生细菌可使食物腐败,一些致病菌可使人得病。但我们掌握了细菌的有关知识,就可以控制细菌的活动,减少或避免细菌给我们带来的麻烦。用物理、化学方法灭菌,在食品工业、在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很重要。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曲霉:淀粉→葡萄糖
酵母菌:葡萄糖→酒精和二氧化碳
(馒头、面包)
乳酸菌:葡萄糖→乳酸(酸奶、泡菜)
醋:醋酸菌
酱:多种霉菌
利用转基因技术,
让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1. 细菌的形态及特征
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 。细菌都是 细胞生物。
球菌 

菌 
螺旋菌 
单 
(1)在横线上填写细菌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细胞膜 
DNA 
2. 细菌的结构和生殖
(2)细菌具有 、 、 等结构,有些细菌
具有 、 等结构。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
菌虽有 ,却没有 。细菌是
靠 进行生殖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鞭毛 
DNA集中的区域 
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3.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用 可制成酸奶、泡菜;利用 可制醋;
用大肠杆菌可生产胰岛素;某些细菌可以净化污水;用 可以
生产沼气。
(2)有害:使食物腐败变质;引起传染病等。
乳酸菌 
醋酸菌 
甲烷菌 
知识点1 细菌的形态及特征
1. 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D )
A. 球菌、杆菌、螺旋菌
B. 球菌、螺旋菌、杆菌
C. 螺旋菌、杆菌、球菌
D. 杆菌、球菌、螺旋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3·广东东莞期末改编)幽门螺杆菌(如图)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主
要“定居”在人的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下列有
关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有细胞壁 B. 运动器官是鞭毛
C. 有细胞核 D. 可以用放大镜观察
A
知识点2 细菌的结构和生殖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学校会定期检测饮用水水质,大肠杆菌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B. 在适宜环境中,大肠杆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C. 大肠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 大肠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4. 下列生物属于细菌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 A )
A. 细菌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B. 细菌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无机物
C. 细菌喜欢喝污水
D. 细菌利用污水来繁殖
A
知识点3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6. 一提起细菌,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可怕,认为细菌会致病,其实人体内有很多细菌能帮我们守护健康。下列关于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细菌的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C. 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D. 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的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B
1
2
3
4
5
6
7
8
9
10
少数有害
与人类关系
多数是朋友
形态
生活特点
个体微小
单细胞
球形、杆形、螺旋形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有鞭毛、荚膜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营养
方式
呼吸
类型
自养
异养
好氧性
厌氧性
结构
腐生
寄生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