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4.2 从种到界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公开课精品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本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承接第一单元对生物基本特征和细胞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生物界丰富多样性的认识。教材从宏观的生物类群入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类群生物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各类生物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生物分类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别不同类群的植物,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能举例说出常见植物所属的类群。
识别不同类群的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各类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
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举例说明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等级,理解分类的意义,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不同类群生物的实物、标本、图片或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描述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物分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构建系统的生物分类知识框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使其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其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来。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各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结构特点。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等级,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类群生物在进化上的关系和适应环境的特征。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准确对生物进行分类。
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观察、实验等能力。但对于复杂多样的生物类群,学生的认识还比较零散和模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直观、生动的生物现象充满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如生物进化关系、生物分类原理等,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信息收集和整理、知识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逐步构建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分类的概念和原理等重要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各类生物的实物、标本、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实验法:安排实验探究活动,如观察种子结构、探究昆虫的形态结构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讨论法:针对生物类群的特征比较、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的生物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分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通过模拟生物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分类等级和依据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类生物的高清图片、精彩视频、动画演示等资料。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种子、昆虫标本、培养皿、镊子、解剖针等。
生物标本,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标本,以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图中的这些动物同属于动物界。
界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图中的这些动物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门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马、兔、蝙蝠等动物,与狼、郊狼、狐之间的差别很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纲。
纲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目
虎的爪锐利且能伸缩,不属于犬科,但它和狼、郊狼、狐一样,具有尖锐的犬齿,因此它们同属于食肉目。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科
狐的眶间部平缓,但它与狼、郊狼都具有颜面部较长、吻端突出、爪钝而不能伸缩等共同特征,因此被划分到同一个科——犬科。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属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都具有身体较长、眶间部显著隆起的特征,因此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属——犬属。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狼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种
属
门
种
科
目
纲
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从“种”到“界”总结狼的分类等级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狼
犬科
食肉目
哺乳纲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动物界
犬属
桃的分类方法
植物门的 植物亚门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植物纲
蔷薇目
蔷薇科
梅属
桃
种子
被子
双子叶
植物界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稻属
种--水稻
水稻的分类
林奈与双名法
林奈,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1768年在《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林奈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例如,银杉的学名为
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属名
种加词
命名者的姓名
1. 分类等级
(1)生物分类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
为: 、 、 、 、 、 、 。
(2)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 ,亲缘关系
越 ;分类单位等级越 ,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 ,
亲缘关系越 。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少
远
低
多
近
2.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种也称 ,同一物种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
生 的后代。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个物种的
学名由 和 组成,用 字书写。
物种
具有生殖能力
种
属名
种加词
拉丁文斜体
知识点1 分类等级
1. 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发现的龙陵秋海棠被认定为新物种。对该物种进行研究、比对、分析,发现它隶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侧膜胎座目、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其中提到的最高分类等级
( A )
A. 门 B. 纲 C. 科 D. 属
A
1
2
3
4
5
2.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是珍稀的古老孑遗植物。下列物种中与鹅掌楸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B )
A. 月季 B. 北美鹅掌楸
C. 白玉兰 D. 野蔷薇
B
知识点2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
2
3
4
5
3. (2023·广东河源期末)和平县是有名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猕猴桃在分类上隶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侧膜胎座目、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关于生物的分类等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目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 同门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D. 猕猴桃属比猕猴桃科的生物种类多
B
1
2
3
4
5
4. 请从下列选项中,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给蝗虫找到其动物学分类的等级地位( C )
①节肢动物 ②昆虫纲 ③环节动物
④动物 ⑤无脊椎动物
A. ②①⑤④ B. ④⑤①③
C. ④⑤①② D. ⑤④①②
C
1
2
3
4
5
5. 在你畅游湿地公园时,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标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植物,如图为月季标牌的局部图,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月季
Rosa chinensis Jacq.
俗称月月红,又名长春花、月月花等,蔷薇科
1
2
3
4
5
(2)在图中所示的植物标牌里,“俗称月月红,又名长春花、月月花等,蔷薇科”中表示出的分类等级单位是 。
(3)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月季属于的等级是 ,这一等级中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科
种
(1)月季是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被子
1
2
3
4
5
从种到界
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对植物进行分类
对动物进行分类
林奈与双命名 属名+种加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