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4.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3.4.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22: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冀少版)七年级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激趣导入
我们每天都要排除一定量的尿液,把体内的一些废物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那么,尿液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
新课标要求
概念5
概念5.4
概念5.4.2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举例说明排尿的意义,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1
科学思维
通过对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理解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
探究实践
通过收集和分享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实践的能力。
3
态度责任
关注自身泌尿系统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
重点
重点
难点
难点
任务一:寻证据.阅读
阅读图3-4-5,重点关注图表中血浆、原尿和尿液各种成分的含量。
主要成分 血浆中(克/100毫升) 原尿中(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
水 90-93 97 95
蛋白质 7-8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尿酸 0.004 0.004 0.05
无机盐 0.90 0.90 1.10
任务一:寻证据.阅读
1.尿液、原尿与血浆成分的区别说明了什么?
血细胞 无 无 无
任务一:寻证据.阅读
2.尿液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血液
原尿
尿液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尿夜的形成示意图
尿夜
肾小管
毛细血管
肾小球
肾小囊
原尿
(150L)
水、无机盐、尿素、尿酸
流出肾脏的血: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血液: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和尿素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部分无机盐
任务一:寻证据.阅读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1234(暂时贮存尿液)(输送尿液)(形成尿液)(排出尿液)泌尿系统体外任务二:学习尿的排出任务三:学习尿液与人体健康
1.尿常规检查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若尿蛋白、白细胞呈阳性,说明肾小球可能出现病变
若葡萄糖呈阳性,说明患者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也可能说明肾小管出现病变
任务三:学习尿液与人体健康
2.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但膀胱的贮尿量有一定的限度
经常憋尿可能引发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发展为尿毒症
有了尿意应及时排尿
任务三:学习尿液与人体健康
3.排尿的意义
——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调节体内水喝无机盐平衡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任务三:学习尿液与人体健康
4.运动不当也会损伤肾脏
——运动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肾脏及时排除代谢废物。
任务四:做中学.收集
收集和分享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
肾脏功能严重衰竭导致尿毒症会危及生命。肾透析和肾移植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最常用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肾透析和肾移植的原理、可治疗的疾病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并与同学们分享。
课后作业
1.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无机盐
B.水、尿素和葡萄糖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A
当堂练
2.有人发现自己尿液发红,去医院化验后结果如下表。由此推断,此人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表示存在,“-”代表不存在)
A.肾盂 B.肾小囊和肾小管 C.肾小球和肾小囊 D. 肾小管
主要成分 蛋白质 红细胞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尿液中是否存在该成分 + + - + +
C
当堂练
3.镉是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经口鼻或皮肤进入人体,易在体内蓄积,对心、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受害器官。为了探讨姜黄素对染镉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血镉含量/(ug/L) 尿镉含量/(ug/L)
未染镉组 0.050 0.001
染镉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 1.341 0.023
姜黄素处理后的染镉组 0.701 0.016
当堂练
(1)镉主要蓄积在肾脏,经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原尿中的大部分镉在_________处被重吸收。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大鼠染镉后尿液中镉含量________。
(3)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染镉组相比,未染镉组大鼠腹腔注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实验结果比较两个染镉组的数据发现,经姜黄素处理的染镉组尿镉含量和血镉含量明显降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肾小管和肾小囊
肾小管
增加
等量的生理盐水
姜黄素对染镉大鼠肾脏损伤有改善作用
当堂练
(4)根据材料内容谈谈怎样减少镉污染,预防镉中毒。
答:①工业生产中加强对含镉污染物的处理,避免随意排放;
②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标准;
③提高公众对镉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当堂练
拓展延伸
1.取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记录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原尿,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B.②为原尿,取自肾小管末端
C.③为尿液,一般不含有葡萄糖
D.由②变为③,肾小囊发挥了重要作用
C
液体③中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都为0,尿素含量明显升高,符合尿液的成分特点,所以③为尿液,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葡萄糖
拓展延伸
2.为了研究肾脏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下称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囊内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B.若发现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⑤出现病变
C.肾小囊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滤过
D.等量的尿液与囊内液比较,尿素含量增加
B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通常表明④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问题
3.如图为肾单位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是(  )
A.尿液的形成包括发生在A、B处的过滤作用和C处的重吸收作用
B.B内的液体与血浆相比,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C.从③流出的液体与B内的液体相比,没有葡萄糖
D.从②流出的血液与从①流入的血液相比,氧气含量增多,尿素含量减少
拓展延伸
D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②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作业布置
1.收集和分享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选做)
2.完成“新课程”同步练习相应课后作业。(必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