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童年的水墨画 提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童年的水墨画 提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童年的水墨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墨画(mù) 染绿 (rǎn) 碎了(suì)
B.钓竿(gǎn) 浪花(lànɡ) 飞溅(jiàn)
C.清爽(shuǎnɡ) 松针(zhēn) 浪花(làng)
D.蘑菇(mú) 拨动 (bō) 扑腾(téng)
2.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的“美人鱼”坐落在( )
A.波兰华沙 B.丹麦哥本哈根 C.英国伦敦 D.法国巴黎
3.关于本课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篇文章写了画水墨画的快乐情景。
B.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
4.选出下面句中引号的用法。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
A.表示否定。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特定的词语。
5.下列词语和其它三组不是一类的一组是( )
A.平静——安静 忽然——突然
B.抖落——抖掉 戏耍——玩耍
C.梳妆——打扮 扇动——摇动
D.平静——热闹 钻入——冒出
二、填空题
6.比一比,组词语。
葫( ) 拨( ) 蘑( ) 浪( )
湖( ) 拔( ) 磨( ) 粮( )
7.给带点字写上正确的读音。
爸爸带领的科研小组经过半年的苦心钻( )研,终于突破了冻土钻( )探这个难题。
夏夜坐在树下乘凉时,奶奶总是用扇( )子给我扇( )风。
8.辨字组词。
墨 默 碎 醉
染 梁 拨 拔
9.联系《童年的水墨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0.照样子,写词语。
笑哈哈(ABB式)
清清爽爽(AABB式)
三、语言表达
1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小明说:“这期《少年导报》上有两篇文章太好了,我特别爱看!”
小明说这期《少年导报》上有篇文章太好了,他特别爱看。
①他说:“我很想去看望我外婆”。
例2: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②她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四、现代文阅读
轻松阅读快车。
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过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搔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12.全诗共 个小节,表达了作者对 、对 浓浓的爱意。
13.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 、 、 、 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14.第二小节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作者把 比喻成了 ,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过山冈。
15.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戏春图:从“ ”一词,能体会到作者发现第一只蝴蝶时高兴又情不自禁的感情。“ ”和“ ”这两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捉住蝴蝶的高兴又怕伤害小蝴蝶的心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吧!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过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1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约而同:
17.对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使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B.这句话表达了家人过节时的欢快心情和邀请客人参加盛大节日的自豪。
C.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害怕节日不热闹的着急心情。
18.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19.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来的?
20.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写出来。
五、书面表达
21.百字练笔
读了《林中》一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孩子们在松林中采蘑菇的景象。
一群孩子提着竹篮,戴着斗笠来到松林中采蘑菇。
《18.童年的水墨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B C D
1.C
2.B
3.B
4.C
5.D
6. 葫芦 拨弄 蘑菇 浪花 湖水 拔牙 打磨 粮食
7. zuān zuàn shàn shān
8. 墨汁 沉默 破碎 喝醉 染色 桥梁 拨动 拔牙
9.人的影子倒映在溪水中,溪水碧绿碧绿的,人影似乎也染成绿色的了。“松林里一个个斗笠”指的是戴着斗笠的孩子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采蘑菇的情景写得生动、形象、有趣。
10. 笑呵呵 绿油油 胖乎乎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11. ①他说他很想去看望他外婆。 ②怎么能忽视这个问题呢?
12. 7 春天 大自然 13. 春风 春水 树枝 水鸭 14. 比喻 自己 快乐的小鸟 15. 牵引 爱怜地 放
16.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本文指大家没有经过约定打开家门迎接火把节。 17.C 18.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19.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我是从太阳还没爬上山头,日上三竿,夜幕降临了,这些词句看出来的。 20.傣族人民泼水节
21.孩子们来到长满新绿的树林里,看到小树郁郁葱葱的,小鸟站在枝头欢唱,各种野花争奇斗艳,一个个蘑菇又肥又大,非常惹人喜爱,孩子们非常开心,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