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第1课时 城镇化及其地域差异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湖北襄阳期中)下图示意1950—2050年世界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1~2题。
1.2020年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约为( )
A.35% B.50%
C.67% D.75%
2.据图可知( )
A.2025年以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将逐渐下降
B.2040年欠发达地区人口以城市向农村迁移为主
C.1950年至今较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呈下降趋势
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较发达地区的城市
(2024·安徽淮南高一月考)下图为城镇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人口流动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完成3~5题。
3.三幅示意图所代表的城镇化进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第②幅图所代表城镇化阶段出现的典型现象是( )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镇化
5.针对第③幅图所代表的现象,可行的措施是( )
①扩大城区规模 ②美化城市环境 ③优化城区产业结构 ④完善城区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湖南常德八校联考)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城镇化可分为三种模式: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就近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级市转移;异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之外的地级市转移。下图示意三种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6~7题。
6.就地、就近、异地城镇化依次对应图中(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7.上述三种城镇化模式划分的依据是( )
A.人口迁移距离 B.城镇体系结构
C.人口数量多少 D.城镇功能类型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虚假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的现象。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上图所示国家中虚假城镇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 )
A.巴西 B.英国
C.美国 D.印度
9.下列城镇化发展特征中,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状况的是( )
A.进入后期阶段 B.出现逆城市化
C.发展速度较快 D.地区差异较小
(2024·湖南湘楚名校高一期中)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了江苏省城镇化南北差异显著,下图为江苏省四市2012—2022年城镇化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苏中和苏北相比,苏南地区的城镇化( )
A.水平高、速度快 B.水平低、速度快
C.水平高、速度慢 D.水平低、速度慢
11.据图可以推断( )
A.无锡市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苏州市
B.宿迁市因外来人口迁入城镇化加快
C.苏州市受上海市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D.南通市2012—2022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65.22%,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下图示意2022年世界部分国家的城镇化率,甲国有城市郊区化现象。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国最有可能是( )
A.越南 B.日本
C.阿根廷 D.巴西
13.与美国相比,我国城镇化率较低是由于( )
A.速度较慢 B.起步较晚
C.工业落后 D.大城市少
14.(2024·河南洛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是我国最年轻、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原属于四川省的一部分,但在1997年成立为直辖市,开启了川渝分治的时代。图1为四川省与重庆市简图,图2为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2005—2019年城镇化率变化示意图。
图1
图2
(1)据图2比较四川省和重庆市2005—2019年城镇化率特点。
(2)推测四川省内各城市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3)分析成都市城镇化率高的原因。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水平=100%×(城镇居民人口/总人口)。2020年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几乎相等,故可以推断城镇居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50%。故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2025年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减少,A正确;2040年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升高,农村人口比重降低,因此可以得出欠发达地区人口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排除B;1950至今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缓慢增长,没有呈下降趋势,排除C;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可知人口增长集中于欠发达地区,排除D。故选A。
3.A 4.B 5.D 解析 第3题,①阶段人口由乡村流向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是最早的城镇化阶段;②阶段人口由中心城区和乡村流向城市郊区,是郊区化阶段,是城市的加速发展阶段;③阶段人口由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迁向乡村,是逆城市化阶段,是城镇化的后期阶段。故正确的排序是①→②→③,A正确。第4题,②阶段人口由中心城区和乡村流向城市郊区,是郊区化阶段,是城市的加速发展阶段,B正确。第5题,③阶段人口由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迁向乡村,是逆城市化阶段,是城镇化的后期阶段,主要是中心城区出现城市病导致的,应对措施:治理环境,美化环境;优化城区的产业结构,完善城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②③④正确,D正确。应发展新区或建设卫星城,而不是扩大城区规模,①错误。
6.B 7.A 解析 第6题,依据文字材料和图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差异,就地城镇化主要在县内,就近城镇化主要在本市内,异地城镇化主要在本市之外。①表示农村劳动力在本县内转移,③表示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内转移,②表示农村劳动力向市外转移,故B正确,A、C、D错误。第7题,城镇体系指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人口数量是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的功能指城市的主导职能定位,比如区域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矿产城市、旅游城市等。材料中三种城镇化模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不同的地域,与户籍相关,只考虑人口迁移距离,不考虑迁入城镇的规模、经济与功能等其他因素,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A正确。
8.A 9.C 解析 第8题,虚假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的现象。图示巴西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大,虚假城镇化现象最为严重,A正确;美国和英国是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印度城镇化水平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第9题,我国目前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快,C正确;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地区差异较大。
10.C 11.D 解析 第10题,苏州市、无锡市属于苏南地区,南通市属于苏中地区,宿迁市属于苏北地区。读图可知,苏州市、无锡市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南通市、宿迁市,目前城镇化发展速度较慢,故与苏中和苏北相比,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C正确。第11题,无锡市与苏州市城镇化水平差别不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带动的结果,主要原因不是外来人口迁入;苏州市距离上海近,受上海市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南通市2012—2022年城镇化水平上升较快,反映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D正确。
12.B 13.B 解析 第12题,图示甲国城镇化率高于美国、中国和印度,说明甲国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结合选项,符合题意的是日本,B正确。第13题,我国城镇化率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较晚,B正确;我国城镇发展速度快;我国工业发达,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大城市数量较多。
14.答案 (1)四川省城镇化率较低,重庆市城镇化率较高;四川省城镇化速度略慢,重庆市城镇化速度略快。
(2)省内各城市城镇化差异大;省级行政中心成都市城镇化率较高,其他城市城镇化率较低。
(3)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政府支持力度大;地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作为省级行政中心,人口密度大,城镇人口占比高。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片信息可知,2005—2019年,四川城镇化率由33%增长至54%,变化21%,重庆市城镇化率由45%增长至67%,变化22%;总体上呈现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低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且四川省城镇化速度略慢,重庆市城镇化速度略快。第(2)题,四川省区域内部地形差异较大,城市之间经济水平差异大,且成都市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四川省平均城镇化水平;因此可以推测省内各城市城镇化差异大;其中省级行政中心成都市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其他城市城镇化水平较低。第(3)题,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政府支持力度大,利于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且位于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工农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迁向成都市区;成都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人口密度大,城镇人口占比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