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所在海域属我国管辖的( )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内水
2.我国海警船、渔政船开赴钓鱼岛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其主要意义有( )
①维护国家安全 ②强化南海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 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④促使公民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山东临沂高一阶段性测试)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防空识别区是位于领空之外的空间,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及钓鱼岛照片。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基本上分布在( )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4.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 )
①巩固国家安全 ②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④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永暑礁是我国南海的珊瑚岛礁,永暑岛(如下图)是在永暑礁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礁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岛屿。目前,永暑岛已经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中水域M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合修建大型港口 B.我国仅有经济管辖权
C.我国拥有独立主权 D.他国船舶不可以通过
6.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B.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
C.渔业、油气资源丰富
D.我国货轮驶往北美洲的必经地
(2024·河北邯郸调研)海域开发强度表示海域空间对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的承载程度。以不同类型用海活动的规模及其资源耗用程度,确定海域开发强度指数(≥0.3表示开发超载)。青岛市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位置。其中,即墨区陆海开阔、向海而兴,是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主要承载区。下图示意青岛市海域开发强度指数。据此完成7~8题。
7.导致青岛市区近岸海域开发超载的用海活动,不包括( )
A.建设大型港口码头 B.发展沿岸滩涂养殖
C.发展滨海休闲旅游 D.建设生态海洋牧场
8.即墨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能优化海域开发的措施是( )
①控制海岸线开发规模 ②大量填海造陆拓宽海洋利用空间 ③建立海岸线分类保护与综合管理机制
④扩大近岸养殖规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也是一个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如图)。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其中我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千米。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2014年永兴岛(三沙市市政府驻地)吹沙造地,扩建后的永兴岛与石岛连为一体,总面积扩大了近一半。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1)说明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的原因。
(2)指出采用吹沙造地对永兴岛开发的意义。
(3)简述三沙市的建立对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作用。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从18世纪初宾刻舒克提出以当时的大炮最大射程3海里为领海宽度以来,美国等国家都相继宣布实施3海里领海制度,1870年后日本长期采取3海里领海制度。20世纪初期,一些国家公开否定“窄领海、宽公海”的3海里领海制度而开始实行12海里领海宽度,但日本在多次海洋法会议中持反对意见。据此完成10~12题。
10.美国、英国等国家都相继宣布实施3海里领海制度主要是为了( )
A.建设合作平台 B.维护陆地安全
C.保护海洋环境 D.开发海洋国土
11.日本在多次海洋法会议中反对实行12海里领海宽度是因为该国( )
A.捕鱼技术先进 B.捕鱼技术落后
C.海洋面积狭小 D.海洋面积广阔
12.当时与日本同样反对实行12海里领海宽度的国家是( )
A.越南 B.中国
C.瑞士 D.英国
现代海洋牧场是在特定海域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念与方法进行管理,最终实现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生产方式。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和增殖渔业资源,以实现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为后代留下碧海蓝天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下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及某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我国在海南三亚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资源环境承载力
C.经济效益 D.科学技术
14.江苏沿海海洋牧场分布较少,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
①淤泥质海岸 ②水热条件 ③海水水质 ④海水较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 有人提出,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
(1)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条件。
(2)海洋污染是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说出山东半岛周边海域海洋污染的污染物来源。
(3)试分析胶莱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
(4)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甲位于距我国领海基线12海里以外、24海里以内的海域范围内。领海一般位于距领海基线12海里范围内,A错误;我国毗连区的外部界线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等于24海里的线,B正确;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且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C错误;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和历史性海湾等,被陆地包围的陆锁海和湖泊也属于内水,D错误。第2题,我国海警船、渔政船开赴钓鱼岛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有利于防止外国势力在该海域开展敌对活动和干扰我国渔民正常生产,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渔民合法权益,①③正确;开展常态化巡航,能够增加公民对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了解,有利于公民树立海洋国土观念,④正确;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不在南海,②错误,C正确。
3.D 4.B 解析 第3题,据材料可知,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位于领空之外的空间,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在领海线以外的高空,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A、B、C错误;读图可知,东海防空识别区位于大陆架海区上空,D正确。第4题,据材料可知,防空识别区是沿海国家或地区基于海防、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的领空外划定的特定空域,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公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与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无关,①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
5.C 6.D 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永暑礁是我国南海的珊瑚岛礁,M水域紧邻永暑礁,属于我国领海,不仅有经济管辖权,还拥有独立主权,他国船舶经我国同意可以通过,C正确,B、D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岛是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岛屿,可推测出M水域面积较小,水深较浅,不适合修建大型港口,A错误。第6题,南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渔业、油气资源丰富,A、B、C不符合题意;我国货轮驶往北美洲也可以不从南海经过,D符合题意。
7.D 8.A 解析 第7题,青岛市区管辖海域开发强度较低,近岸海域开发强度较高,说明青岛的近岸海域用海活动主要集中在靠近海岸的地带,建设大型港口码头、发展沿岸滩涂养殖、发展滨海休闲旅游,都是在靠近海岸的地带进行的,A、B、C不符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开发深海生态养殖,建设生态海洋牧场,D符合题意。第8题,即墨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控制海岸线开发规模,建立海岸线分类保护与综合管理机制,能够优化海域开发,①③正确;大量填海造陆拓宽海洋利用空间,扩大近岸养殖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②④错误。A正确。
9.答案 (1)南海海域辽阔,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南海岛屿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南海油气等能源资源丰富。
(2)增加永兴岛可用陆地面积,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永兴岛城市、农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便建设机场,有利于加强永兴岛与陆地的联系。
(3)能够强化海洋国土意识,限制国外船只闯入南海;有利于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南海的环境保护;能够巩固国防安全,营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
解析 第(1)题,三沙市所在的南海区域是靠近大陆架的部分,南海海域辽阔,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南海岛屿众多,大陆架更是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南海油气等能源资源丰富。第(2)题,永兴岛远离大陆,要维持岛上人员长时间的生活所需,必须有足够大的面积。增加永兴岛可用陆地面积,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永兴岛城市、农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可以容纳更多人口,成为南海诸岛的核心;延长岛屿长度,方便建设机场,有利于加强永兴岛与陆地的联系,使其可以获得快速、大量的生活补给。第(3)题,从国土安全角度,能够强化海洋国土意识,限制国外船只闯入南海;从资源开发角度,有利于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南海的环境保护;从军事安全角度,能够巩固国防安全,营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
10.B 11.A 12.D 解析 第10题,3海里是当时大炮的最大射程,实施3海里领海制度主要是防止其他国家军舰对陆地的炮轰,维护陆地安全,B正确。第11题,相对于领海,公海不受某一个国家的控制,窄领海、宽公海意味着有更多的海域可以自由航行、捕鱼等,日本由于捕鱼技术先进所以有更宽广的公海供其捕鱼,A正确。第12题,当时情况下英国是岛国,也是各项海洋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所以与日本意见一致,D正确,越南、中国为临海国家,当时海洋技术相对落后,瑞士是内陆国。
13.B 14.B 解析 第13题,现代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念与方法进行管理,最终实现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以保障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量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B正确。第14题,海洋牧场大多分布在基岩海岸,但江苏省海岸主要是淤泥质海岸,因此海洋牧场较少,①正确;江苏水热条件较好,因此并不会影响牧场的分布,②错误;江苏沿海工业发达,水质较差,不利于发展海洋牧场,③正确;江苏沿海地区海水较浅,海水较深有利于海洋牧场的开发,④错误。B正确。
15.答案 (1)海洋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政策支持。
(2)陆地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海洋上的资源开发、养殖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垃圾。
(3)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
(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解析 第(1)题,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岸线长,是中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产业基础好;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海洋科技水平高;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战略规划,具有国家政策支持。第(2)题,污染物的来源可从陆地和海洋两方面分析。第(3)题,渤海海域相对封闭,由材料可知,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可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第(4)题,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