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评--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测评--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重庆期中)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雹等形式的大气降水,其pH越小,酸雨强度越大,其对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重庆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酸雨中心地带,图1表示2011—2016年重庆年内降水酸雨平均pH,图2表示2011—2016年重庆平均酸雨频率随时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从季节上看,重庆降水酸雨强度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重庆3—8月酸雨频率低的原因是(  )
A.风力较弱 B.降水频率大
C.大气稳定 D.持续性高温
3.为了缓解重庆酸雨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减少化石能源使用
B.缩小工业规模
C.减少汽车保有数量
D.人工降雨洗尘
(2024·山东临沂检测)我国野生亚洲象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三个州市,其生存环境面临破碎化的威胁。然而在几千年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分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异。下图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推测野生亚洲象在历史上曾有分布的是(  )
A.黑龙江省 B.河北省
C.青海省 D.河南省
5.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①食物种类减少 ②人象冲突增加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影响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
A.不同朝代战乱 B.森林面积锐减
C.全球气候变化 D.人口、城市扩张
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  )
①休养生息,永续利用 ②人定胜天,世界主宰 ③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8.“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9.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公众调整自己的行为。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提倡过节互赠纸质贺卡
B.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食用野生动物
(2024·浙江绍兴期末)下图为无废矿山循环经济模式构想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无废矿山循环经济模式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是(  )
A.煤炭绿色开采 B.矿区固废集中
C.采空区域统计 D.固废矿化封存
11.固废就地封存可以(  )
A.减少煤炭开采
B.减轻沉降风险
C.降低采煤成本
D.提高地下水水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并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废旧汽车处理市场潜力巨大。下图为我国某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3.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以(  )
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增加就业岗位 ③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④减少环境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4·江苏徐州月考)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是通过生态、工程等措施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品和种植业的投入品,实现种养业的循环。下图为养殖场户选择畜禽粪便资源化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
A.规模化养殖场相对较少
B.畜禽养殖废弃物量大
C.畜禽养殖区距农耕区远
D.有机肥生产使用量大
15.推进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加散户畜禽养殖 B.减少废弃物集中排放
C.沼气发电和沼渣还田 D.有机肥全面替代化肥
16.我国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增加畜禽产品供给
B.消除农村污染隐患
C.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
D.降低畜禽养殖业利润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印度首都新德里坐落在宽阔的山谷中,地势相对较低,北面是丘陵、山地。每年10月底,印度的传统节日集中,节日里人们会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在新德里的道路上行驶着近30万辆柴油车,有的车龄已有十几年以上。新德里北部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
2022年11月,印度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导致当地居民呼吸困难。当地居民描述自己的感受:“天空昏暗,阳光黯淡,空气中弥漫着柴草燃烧的味道。”目前,印度政府已采取措施,对环境进行治理,当地居民正期待重见蓝天。下图为新德里位置图。
(1)解释当地居民感受到的现象的成因。(4分)
(2)分析新德里空气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3)请为新德里居民实现重见蓝天的愿望出谋划策。(4分)
18.(12分)读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过程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分)
(2)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图中的具体表现。(6分)
(3)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 (4分)
1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察雅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区域年平均气温约为11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50毫米,“种养循环一体棚”项目位于该县的河谷地区。该项目以棚室为边界将种植系统、牲畜养殖和发酵系统相结合,是一种立体养殖新模式,其种植系统年产蔬菜约4 000千克,年产成品苗约39万株,牲畜养殖年出栏总量约1 600头。图1示意“种养循环一体棚”剖面,图2示意其农业生产过程。
图1
图2
(1)描述“种养循环一体棚”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4分)
(2)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分析本地区采用“种养循环一体棚”模式的必要性。(4分)
(3)说明采用“种养循环一体棚”模式给当地带来的益处。(4分)
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广东佛山市Q村约有400年历史,村落河涌环流、古树参天、石径通幽。近30年来,该村传统“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基塘农业逐渐转为高投入(饲料、药品)、高密度、高产出的单一集约化养殖模式,塘基被废弃或开挖成新的养殖塘。近期,该村提出发展“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下图),建设特色田园美丽水乡。
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和“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对比
项目 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 “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
种苗成本/ (元·667 m-2) 9 000 4 500
饲料成本/ (元·667 m-2) 19 200 500
租塘成本/ (元·667 m-2) 5 000 5 000
药品成本/ (元·667 m-2) 3 000 500
电费成本/ (元·667 m-2) 4 000 1 000
捕鱼人工成本/ (元·667 m-2) 1 500 1 500
成本合计/ (元·667 m-2) 41 700 13 000
667 m2产量/千克 4 000 1 000
每千克单价/元 3 7.5
总收入/ (元·667 m-2) 48 000 30 000
667 m2净 利润/元 6 300 17 000
(1)简析近30年来Q村基塘农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4分)
(2)说明单一集约化养殖相比基塘农业产生环境问题的过程。(4分)
(3)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的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4分)
(4)简述“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对该村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4分)
答案:
1.D 2.B 3.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2月、1月、2月总体pH最小,酸雨强度最强,D正确。第2题,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3—8月随着降水频率增加,大量酸性物质沉降,酸雨频率低,B正确。第3题,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产生,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排放,即减少化石能源使用,A正确。
4.D 5.D 6.C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野生亚洲象在历史上的分布北界一直到黄河流域,因此河南省曾有野生亚洲象分布,D正确。第5题,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活动空间压缩,对食物种类影响小,会引发人象冲突,①错误,②正确;象群间基因交流受阻,种群质量下降,④正确;不会增加生物多样性,③错误。D正确。第6题,主要询问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不同朝代战乱和人口、城市扩张为人为原因,故排除A、D;森林面积锐减是野生亚洲象减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不适合野生亚洲象的生存,大象南迁,C正确。
7.D 8.C 9.B 解析 第7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处于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境地;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有所提高,人定胜天的思想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人地关系更为和谐。D正确。第8题,“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是人类与环境的对立行为,体现的是渔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思想,属于持续性原则,C正确。第9题,提倡过节互赠纸质贺卡、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食用野生动物,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利于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B正确。
10.D 11.B 解析 第10题,无废矿山循环经济模式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是固废矿化封存,即将固体废弃物进行矿化处理并封存在地下,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这需要高度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且需要确保封存过程安全可靠,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D正确。相比之下,煤炭绿色开采、矿区固废集中和采空区域统计等技术难度相对较小,A、B、C错误。故选D。第11题,固废就地封存可以减轻沉降风险,即将固体废弃物进行矿化处理并封存在地下,增加地下支撑力,从而减轻地面沉降的风险。故选B。
12.C 13.A 解析 第12题,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A、B错误。阶段性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且电池回收也没有体现阶段性,D错误。第13题,从图中可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①正确。读图可知,产业链延长,增加了就业岗位,②正确。图中没有体现能源数量增多或者能源利用率提高的信息,③错误。电池具有污染性,电池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④正确。A正确。
14.A 15.C 16.C 解析 第14题,我国畜禽养殖多以家庭为单位,分布较为分散,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集中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A正确;废弃物量大和有机肥生产使用量大,有利于废弃物资源化,B、D错误;一般而言,畜禽养殖区多分布在房屋附近或者农耕区附近,C错误。第15题,增加散户畜禽养殖和减少废弃物集中排放不利于集中进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A、B错误;我国畜禽养殖多以家庭为单位,分布在房屋附近或者农耕区附近,沼气发电可以提供生活能源,沼渣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和减少化肥使用量,C正确;有机肥对环境污染小,但肥力见效慢,短期内不可能全面替代化肥,D错误。第16题,增加畜禽产品供给应增加养殖量,与废弃物资源化关系不大,A错误;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减少农村污染,因有其他污染物来源,故不能完全消除污染隐患,B错误;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可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C正确;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增加经济收入,D错误。
17.答案 (1)新德里污染严重,大气中尘埃物质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阳光暗淡。北部农业区气温较低,新德里市区气温较高,二者间形成热力环流,把农业区焚烧柴草的味道带到了市区。(4分)
(2)新德里位于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冬季气温较低,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冬季风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弱;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降尘作用小。(4分)
(3)对老旧车辆上路进行治理,推广新能源车;实行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燃烧;对烟花爆竹等进行治理,鼓励绿色过节。(4分)
18.答案 (1)持续性原则。(2分)
(2)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废水和废弃物(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6分)
(3)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4分)
19.答案 (1)通过相关农业资源的输入,构建起种植、养殖及发酵系统;牲畜养殖为发酵系统提供原料并提供肉产品;发酵系统为种植系统提供有机肥并输出肥料产品;种植系统分别为养殖、发酵、人类提供饲料、原料、蔬菜产品。(4分)
(2)地处高原,气候高寒,使用大棚利于保温;河谷地形,立体养殖节约养殖空间;该区土壤肥力低,该模式利于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大棚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水源利用高效。(4分)
(3)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废弃物排放减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带动建材、资源回收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分)
20.答案 (1)珠三角城镇化发展,(水产品)市场需求扩大;水产养殖(较陆基种植业)经济效益更高。(4分)
(2)切断了传统基塘农业的物质循环(破坏原有循环模式),增加了外部(饲料、农药)投入,导致水体污染加重。(4分)
(3)(饲料)生产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更优,经济收益提高;废弃物减少,(水体)污染明显减轻。(4分)
(4)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有利于恢复传统农业文化,带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业态,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人们安居乐业。(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