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素养综合练--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素养综合练--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素养综合练
一、选择题
研究发现,强大的极地涡旋(位于对流层中上部至平流层,绕极地高空旋转的冷性低压系统)阻碍了臭氧的输入,是形成极地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臭氧空洞多出现在南极,而北极较少出现。2023年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报告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较低水平。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北极同时出现
B.出现处臭氧浓度为零
C.夏秋季面积最大
D.主要出现在平流层
2.造成北极地区较少出现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海水运动
C.下垫面状况 D.人类活动
3.若南极臭氧空洞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将会导致(  )
A.全球变暖趋势增强
B.全球年总降水量增多
C.南极海洋浮游植物减少
D.南极平流层气温升高
(2024·湖南常德阶段性考试)沿河截排系统是一种截流直排雨污水、快速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措施,广泛用于收集和传输快速城镇化地区沿河雨水管排放的漏排污水,但如果超过其收集和传输能力会产生溢流污染。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深圳湾位于深圳市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城市发展和生态保育的双重功能,深圳湾的主要污染源为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和截排溢流污染,其中截排溢流污染是雨季最主要的污染源。下图示意深圳河流域及部分水质监测点的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监测点水质从劣到优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5.推测深圳湾水质最优的月份是(  )
A.4月前后 B.6月前后
C.9月前后 D.12月前后
6.与深圳侧相比,深圳河流域香港污水处理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香港(  )
A.产污量大
B.城镇化水平高
C.人口、经济规模小
D.基础设施完善
分析下列所示的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8.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D.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末)生态工业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工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建立互利共生的工业生态网,利用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城市生活中主要环境问题出现的环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若企业采取生态工业模式,则(  )
A.甲环节的物质流将减少
B.乙环节将没有污染
C.丙环节污染更严重
D.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将消失
(2024·山东滨州摸底联考)山东省齐河县以“循环模式”为抓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出“麦秸覆盖、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技术模式”。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已向全国推介。下图示意山东省齐河县秸秆利用“循环模式”。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模式最适宜推广到(  )
A.四川盆地东部
B.黄土高原中部
C.华北平原南部
D.太湖平原
12.小麦收获后将秸秆均匀平铺覆盖于土壤表层的作用有(  )
①抑制杂草生长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争取农时 ④蓄水保墒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趁玉米秸秆青绿时翻耕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病虫害
B.加快有机质腐解
C.节省劳动力
D.减少有机质损失
(2023·浙江6月选考)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15.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原生的孔雀属于绿孔雀,仅仅在云南还有零星分布。作为百鸟之王的绿孔雀对自己栖息地的选择非常挑剔,需要河漫滩和沙滩来求偶和洗沙浴,旱季它们来到小河中喝水,晚上它们栖息于高大的乔木林中。现如今,只有元江流域保存了少量良好的河谷,是野生绿孔雀最后的生存场所。下图示意西双版纳历史上的绿孔雀分布。
(1)简析历史上云南地区适合绿孔雀生存的自然条件。
(2)分析绿孔雀面临物种灭绝危机的人为原因。
17.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下面的图和表)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PM2.5浓度过高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雾霾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约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约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约38.5%。
PM2.5浓度/(μg·m-3) 长三角部分城市
≤40 舟山、台州、宁波、上海
40~50 南通、湖州、杭州、嘉兴、绍兴
50~60 南京、无锡、苏州
>60 扬州、镇江、常州、泰州
(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的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浙江省慈溪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 038小时。慈溪周巷水库的“渔光互补”项目是目前我国规模极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渔光互补”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展新模式。
“渔光互补”景观图
材料二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招宝生态农庄”采用立体种养、废物循环利用等方式,逐渐形成了集农、林、牧、副、渔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招宝生态农庄”循环经济模式图
(1)分析浙江省慈溪地区发展“渔光互补”项目的优势条件。
(2)为缓解浙江省能源紧张的现状,除“渔光互补”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3)福建永定区“招宝生态农庄”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4)分析福建永定区发展“招宝生态农庄”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包山村地形以山地为主,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世代都靠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来维持生活,结果越种越穷。为了乡村振兴,该县包山村村民在政府指导下引种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热带雨林中,属乔木),后又在坚果树下套种咖啡(咖啡树原是热带雨林下的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需要静风、荫蔽及湿润环境),近年来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农民又在林下养起了山地生态鸡。依靠“坚(坚果)咖(咖啡)鸡(生态鸡)”立体种养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1)分析该村以前“越种越穷”的原因。
(2)说明农民采用“坚咖鸡”立体种养模式的好处。
(3)“坚咖鸡”模式对乡村振兴有何启示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C 3.D 解析 第1题,臭氧空洞多出现在南极,而北极较少出现,A错误;南极臭氧空洞是指臭氧浓度下降,而不是为零,B错误;南极上空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C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中,南极臭氧空洞主要出现在平流层,D正确。第2题,强大的极地涡旋是绕极地高空旋转的冷性低压系统,阻碍了臭氧的输入,故其形成需要极低的温度,南极大陆海拔高,冰雪广布,气温极低,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广阔,相对南极温度较高,故造成北极地区较少出现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状况,C正确。第3题,若南极臭氧空洞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将会使得全球变暖趋势减缓,A错误;对全球年总降水量的影响小,B错误;因臭氧的保护,南极海洋浮游植物增加,C错误;臭氧分布在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增加会增强对紫外线的吸收,使得南极平流层气温升高,D正确。
4.A 5.D 6.C 解析 第4题,①②对应的东北侧和西北侧都有沿河截污箱涵及溢流口,所以这两地的水质较差,且①离污水处理厂较近,其水质最差;③远离沿河截污箱涵及溢流口、污水处理厂,水质最好,A正确。第5题,深圳纬度位置较低,雨季较长,一年之中4—10月都是雨季,截排溢流污染是雨季最主要的污染源,所以水质最好的时候是其枯水期,D正确。第6题,与深圳侧相比,深圳河流域香港污水处理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香港人口、经济规模小,C正确;与深圳侧相比,香港人口、经济规模小,对应的产污量也会较小,A错误;深圳和香港城镇化水平都较高,基础设施也都较为完善,B、D错误。
7.D 8.C 解析 第7题,观点一只强调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在工业社会阶段,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D正确。第8题,观点三认为环境与人类社会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解决人地矛盾的措施是谋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统一,A、B、D符合该观点;竭泽而渔,焚林而猎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可取的,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C不符合该观点,符合题意。
9.D 10.A 解析 第9题,城市生活中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是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向生态系统排放大量废弃物,属于图中的丁环节,D正确。第10题,若企业采取生态工业模式,将影响到经济系统向社会系统输送产品的乙、丙环节。乙环节产生的污染将减少,并不能实现完全没有污染,B错误;可能导致丙环节更环保,C错误;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不会消失,D错误;利用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方式,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甲环节的物质流将减少,A正确。
11.C 12.D 13.B 解析 第11题,该模式中使用大型农业机械,且小麦、玉米轮作。华北平原南部适宜小麦、玉米轮作,适合采用大型农业机械,C正确;四川盆地内多低山,A错误;黄土高原中部多沟壑、丘陵,地表起伏较大,B错误;太湖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D错误。第12题,地表覆盖秸秆,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抑制杂草的生长,①对;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②对;覆盖秸秆,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④对;秸秆还田与否对农时影响较小,③错。D正确。第13题,玉米秸秆青绿时,翻耕将其压入土壤中,因含水量高,利于其快速腐解,B正确。
14.C 15.D 解析 第14题,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土壤碳含量升高会导致根系吸碳量增加,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会使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第15题,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
16.答案 (1)河流众多,河漫滩和沙滩分布多,适宜绿孔雀生存的空间大;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绿孔雀生存;植被覆盖率高,高大乔木分布多。
(2)人口增多,适宜绿孔雀生存的空间缩小;水电站建设导致河流季节变化变小,河漫滩和沙滩减少;人类活动导致绿孔雀分布区小而分散,使其繁殖困难;狩猎或捕捉活动等导致其数量减少。
解析 第(1)题,历史上云南地区适合绿孔雀生存的自然条件主要从绿孔雀栖息地、生存空间、气候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题,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对绿孔雀栖息地的破坏、狩猎等方面分析作答。
17.答案 (1)差异:南北地域分异明显;北高南低。原因:北方地区工业和生活排放污染物较多,在冬季风影响下不断向南扩散;长三角北部地区工业烟尘排放量多于南部;北部地区降水少,南部地区降水较多,有利于PM2.5沉降。
(2)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不达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加强立法、保护环境。
解析 第(1)题,图示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地域分异明显,总体是北高南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污染物排放量、降水对污染物沉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注意题目要求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回答。汽车尾气排放主要是由于私家车数量较多,所以要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还要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对不达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18.答案 (1)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政策支持;靠近消费市场;技术力量雄厚。
(2)开发新能源(风能、核能);能源跨区域调配;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增强节能意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
(3)延长产业链,加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4)改善了农业的施肥结构,废弃物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向多元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从资源、土地、市场、政策、技术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题,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节约利用、高效利用、资源调入等方面提出措施。第(3)题,结合文字材料和模式图分析。“招宝生态农庄”采用立体种养、废物循环利用等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实现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多种经营,扩大销售市场;积极发展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第(4)题,发展“招宝生态农庄”,逐渐形成了集农、林、牧、副、渔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农业多元化的发展,稳定农业收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施用农家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废弃物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
19.答案 (1)该村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世代种植玉米导致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使得土地越来越贫瘠,产量越来越低(“越种越穷”)。
(2)与澳洲坚果套种,为咖啡生长提供静风、荫蔽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农树农药喷洒和生态鸡的饲料喂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劳动时间;生态种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产品多元化,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3)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振兴;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脆弱自然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