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5 13: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以“情景”为依托,以“探究”为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课的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本课属于世界历史中的欧洲封建社会的内容,本课上承罗马帝国,下启欧洲近代史,是欧洲的历史由古代史向近代史过渡的桥梁,在世界史部分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同时,中古时期的欧洲作为中古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具有重要作用。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西欧封建社会”主要讲述了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第二子目“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讲述了中古中后期王权的加强、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基督教会在中古时期的发展地位;第三子目“拜占庭和俄罗斯”讲述了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俄罗斯的崛起。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呈现出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相关内容,对本课的历史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认识不够全面,理性分析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特征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类型的史料,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因势利导、点拨和矫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和时间轴,正确认识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拜占庭的兴盛与衰亡、俄罗斯的崛起,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的素养。2.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古中后期西欧王权、城市社会和教会的发展状况,理性分析中古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3.通过对比,理解中古时期欧洲社会多元的面貌,感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国、各区域不同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古时期欧洲不同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中古时期欧洲的多元文明样貌。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PPT(二)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探究法2.学法研读史料、归纳总结、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呈现】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这部由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改编的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奇幻元素的外壳中,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正是其史诗般宏大的世界观构建之下,映射出的欧洲中世纪权力斗争。中古时期的欧洲,确实也是一场“冰与火之歌”,一场“权力的游戏”。 聆听教师介绍,思考中古时期的欧洲与《权力的游戏》中所呈现的社会世界有何相同之处?又何有不同之处。 通过热播美剧的放映,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拉进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效忠与纷争——西欧封建社会 一、封君封臣制度(一)背景【视频展现】观看视频《权力的游戏布蕾妮:七国最当之无愧的骑士》【关键问题】骑士由国王册封,为何布雷妮骑士却多次向其他人宣誓效忠?这些人与国王又是怎样的关系?这一关系体现了中古时期西欧的什么制度?【教师点拨】引出封君封臣制度,并通过史料进行讲解。(二)特点【史料呈现】材料一: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伊丽莎白·奥尼尔:《世界历史读本》,天地出版社材料二: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世界历史读本》【关键问题】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教师点拨】教师通过材料,根据学生回答讲述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三)影响【故事呈现】故事1:劳勃·拜拉席恩的称号有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及“先民”的国王,七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领主,如临冬城公爵,奔流城公爵,鹰巢城公爵,凯岩城公爵等,是直接效忠于国王。小领主则直接效忠于他的封君,如卡史塔克家族和莫尔蒙家族效忠于史塔克,克里冈家族效忠于兰尼斯特,塔利家族效忠于提利尔家族等。【史料呈现】材料二:由于封君封臣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封建社会权力层层分切的制度,大封臣拥权自重,王权削弱,因而长期形成诸侯割据,私战不已的局面。——姚介厚《西欧文明》【关键问题】封君封臣制度的历史影响?【教师点拨】教师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全面的看待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二、庄园与农奴制度【图片展示】展示图片“龙石岛”、“临冬城”等城堡图片。【教师点拨】通过权力的游戏中的贵族城堡,引出庄园与农奴制度。【教师点拨】中古时期的西欧,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独立;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庄园秩序。农奴指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劳动,被固着在土地上;法律上非自由人。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问题的答案。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问题的答案。如故事中所述,学生要看到在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成为了社会统治阶级,但是也要看到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封君封封臣制度的影响。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了解封君封封臣制度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二、巨龙与诸神——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一、王权集中【小组探究】如果你是维斯特洛大陆的七国统治者,面对各领主权力日益膨胀的局面,你会怎么做?A.带着我的龙杀掉他们B.采取合理措施削弱领主权力,强化王权【史料呈现】材料一: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为了统一法国和对英国作战的需要开始向教会神职人员征税。此举严重地侵害了教皇利益,因此与教皇发生冲突。1303年9月的一天,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密谋策划对腓力四世的惩罚,然而这时法军冲进会场逮捕了卜尼法斯八世。虽然教皇在后来被营救出来,但是却抑郁而终。1305年,腓力四世授意法国波尔多大主教任教皇,即克雷芒五世。1309年,腓力四世又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此后一百年间,教皇一职持续由法国的傀儡担任教皇国从此由盛转衰。史称此一事件为“阿维农之因”【关键问题】中古时期的西欧,面对权利分散、王权软弱的局面,各国统治者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呢?【教师点拨】教师通过15-16世纪的欧洲疆界地图,向学生讲述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到15世纪末期英格兰建立了都铎王朝;法兰西基本完成了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王权的强化,也为后来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城市自治【史料呈现】材料二:据估算,从1000年到1300年左右,意大利人口增加了1倍,英格兰的人口增加了2倍,法国的人口增加了2.5倍。——【法】罗伯特·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图片呈现】展示《权力的游戏》中的三个重要场景:君临、旧镇以及维斯特洛大陆主要各地人口数量图。【关键问题】作为七国首都之地的君临和学城所在地的旧镇,你觉得二者的人口是多是少,现实世界下的西欧,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是否也像《权利的游戏》一样呢?【教师点拨】通过材料解读,讲述这一时期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发达。在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自治(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的自治权)三、教会专权在《权力的游戏》这部宏大的剧中,拥有众多的宗教神灵和魔法,剧中主流的神明信仰体系主要包括:七神、旧神、光之王、淹神和千面之神。【图片展示】展示《权力的游戏》中的七神图片【史料展示】材料三:贝勒大圣堂以修士国王“受神祝福的”贝勒的名字命名。从大门进入圣堂内部要走过长长的走廊。这条走廊被称作“灯火之厅”。走廊的天花板上悬挂着许多彩色铅玻璃球。通过两道门就到达了修士们祈祷的地方,在这里七神的高大祭坛聚集在玻璃、黄金和水晶的穹顶下。圣堂地板由大理石铺成,墙上巨大的窗子装有彩色的铅玻璃。祭坛前,有信徒点燃蜡烛祭拜。不同的仪式将会在不同的祭坛前进行,例如婚礼上新人就会在天父和圣母高大的镀金雕像之间发下誓词。——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材料四:1076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也教皇发生冲突后被迫向教皇屈服,他专程前往阿尔卑斯山,静候前往奥格斯堡路经此地的教皇,并在教皇暂住的卡诺莎城堡外( Canossa),隆冬之日赤足披毡站立3天,表示悔过。此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卡诺莎觐见”。——世界历史材料五:“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关键问题】从七神宗教中你想到了中古时期的西欧中的哪一宗教?【教师点拨】从西欧的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讲解向学生讲述这一时期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了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三、辉煌与荣誉——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 一、拜占庭帝国【图片展示】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史料呈现】材料一:君士坦丁堡是一座繁忙的城市,来自每一个国家的商人通过海路或陆路进入它,除伟大的伊斯兰城市巴格达之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与其比肩。——【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关键问题】通过图片、阅读教材梳理拜占庭帝国的大致地理范围,结合材料,思考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教师点拨】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 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二、俄罗斯的兴起【关键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梳理俄罗斯的兴起历程。【教师点拨】向学生讲解俄罗斯的发展历程,9世纪,基辅罗斯兴起;13世纪中期,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后来,反抗蒙古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兴起(16世纪),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构,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对外扩张。17世纪末,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根据图片材料和文字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拜占庭帝国的大致地理位置,理解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在当时已经后世的影响。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与其说《权力的游戏》是一场中古欧洲的翻版,不如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是一场“权利的游戏”,分封效忠的王权与领主之间,巨龙与诸神的神秘信仰之上,是中古欧洲的多元文明的辉煌成就。 根据教师引导回顾本节课所学,同时,通过历史与影视剧的相互联动,在前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样貌。 感悟不同文明的多样性特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知识点讲解、活动设计方面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相关能力,充分展现现行课标对于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但,由于本课容量较大,教师受到时间和课时限制,对于本课的部分内容无法详细展开,这需要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积累和课前的预习准备。另外,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游戏化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学生参与度方面,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同时,需要关注那些参与度不高的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