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七课,这一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是世界历史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晰本课在历史进程中的节点作用至关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贯通性的历史意识。2、教材内容:(1)纵向:本课既是对前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的延伸与拓展(进一步探讨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又是对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铺垫(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原始积累)。本课所处的历史时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时间节点,有着极其广泛且深远的影响。(2)横向:本课所涉及的人地范围遍布全球,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进行疯狂的贸易掠夺、殖民扩张。横向对比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中后时期,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3)子目联系:本课由【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展】三个子目组成,他们所展示的多方面内容共同导致了全球联系初步的建立,也影响到了中国的发展,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人类社会发生了全方面变化,从而导致了世界文明格局演变并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二)学情分析1、知识背景分析(1)已知:学生已通过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初步了解了物种交换,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但大部分是知识的直接输入。鉴于此,高中阶段学生应加深对知识点之间深层逻辑的理解。(2)未知:学生对人口迁移相关知识,对“教皇子午线”、“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等概念并不了解,同时还并未建立起大的历史框架与抽象的思维体系,并未对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辩证思考。(3)能知:学生能在所掌握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构建起大的历史框架,从多方面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并建立起对这一时期的时空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思维能力分析本课预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阶段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同时逻辑分析与梳理归纳能力相对初中有所提高,能够在任务驱动下围绕关键概念和核心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但是对于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很难提起兴趣,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二)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材料和分析课本内容,合作填写表格,对问题链进行解答,从而掌握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和疾病传播的表现和特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通过对材料和课本内容的分析,辩证看待全球物种大交换带来的影响,辩证分析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感悟殖民扩张带来的深重灾难,避免历史重演。(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通过阅读图片、材料和课本内容,梳理出印度洋、太平洋贸易路线,构画填充三角贸易图,从而掌握商品的全球性流动进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新航路开辟前后香料贸易的主要路线,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贸易路线的变化情况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4.通过连线归类和解析,明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概念;通过时间轴的构建,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进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影响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并联系现实,以辣椒助力乡村振兴从而发展国际贸易,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教科书、PPT演示文稿、书籍史料、教学网络资源(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情境设置】正式开始本节新课的讲授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开启一顿盛宴。湖南特色菜“湘菜”以香辣闻名,而其中最关键的佐料就是辣椒。【材料引领】可辣椒的美味并非自古以来就为我们中国人享有,通过材料大家可否告诉老师,辣椒的原产地是?【新课导入】没错,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那么,辣椒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登上中国人的餐桌的呢?辣椒的全球之旅又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辣椒的前世今生,走进第七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随着辣椒的全球之旅走进新课学习。 以辣椒美食为切入点,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辣椒”一物为本课的线索,营造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框架,通过辣椒的全球之旅探寻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前世:一、航路之开,辣椒传向世界 【任务1】材料研读与问题链作答【材料引领】出示材料一、材料二。问题一:现在普遍存在的辣椒,在历史上是如何到达世界各地的呢?这属于哪一方面的交流?这一时期还发生了哪些交流?【图片激趣】出示哥伦布肖像、哥伦布大交换示意图。问题二:伴随着辣椒传向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后带来的人口迁徙、物种交换、疾病传播的表现与特点是怎样的?【教师过渡】根据学生回答做出针对性点评,并出示材料三,简单加以分析,进而出示知识梳理后的课件内容。【材料分析】出示材料四,引出问题三。问题三:为什么说“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结合教材正文和【历史纵横】相关知识,回答【思考点】中的问题:“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子目小结】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阅读材料,认真思考,回答老师问题。认识到辣椒是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大交换到达世界各地的,新航路的开辟还带来了人口迁移、物种交换与疾病传播。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完成表格,并派出代表作答。根据材料和课本相关知识,辩证思考全球物种大交换的影响。 任务一以问题链的形式推进课程,所研究的问题有难度梯度,难度由浅及深,同时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灵活性,需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加以思考分析。通过课内外材料阅读,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同时,“辣椒”作为线索,自然引出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和疾病传播情况。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培养学生从课本中归纳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内容提炼观点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回归教材问题,对本小节知识进行影响上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得到了改变。
前世:二、利益驱使,辣椒贸易圈起 【任务二】材料研读与地图解析【材料引领】出示材料一提问:随着航路开辟,辣椒成为了重要的海上贸易对象,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想一想全球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较此前有何不同?【教师解析】说明全球航路的开辟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教师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个贸易圈的特点。印度洋贸易【教师讲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以葡萄牙为主)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大西洋贸易【课堂活动】判断以下哪一条是正确的三角贸易路线。【教师点评】简单点评学生回答的正误,给予学生适当鼓励。【材料分析】出示材料二,进一步开展地图解析环节。【地图解析】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同学结合课件中的地图向大家讲述西非黄金贸易路线,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根据路线以文字形式梳理三角贸易的概况。3、太平洋贸易【材料分析】出示材料三。【教师过渡】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辣椒在这一时期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在这一时期,海上贸易主要由两个国家主导,同学们回答老师,是哪两个国家?(肯定学生回答)【图片赏析】出示马尼拉大帆船图片。简单分析图片,得出结论: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十分发达。【知识梳理】请大家梳理课本P41页内容,归纳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太平洋贸易的路线,并将路线简单绘制在分发下来的白纸上。【材料分析】出示材料四、材料五。【合作探究】此时的辣椒已经成为了香料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请大家找出新航路开辟前香料贸易的主要路线,并与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路线进行比较。【子目小结】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思考教师提问,聆听教师讲解。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的相关知识。结合印度洋贸易路线图,了解印度洋贸易的基本情况。对“三角贸易”路线进行正误判断。配合老师完成三角贸易图片的绘制和文字的简单描述。预设回答“西班牙”、“葡萄牙”。归纳提炼课本知识,绘制太平洋贸易路线图。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比较新航路开辟前后的香料贸易路线。 通过新航路开辟前后商品世界性流动的不同引出本小节三大贸易圈的教学内容。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印度洋贸易的概况。以简单的判断路线正误的形式回顾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使学生通过三角贸易路线图的构画,认识黄金贸易和奴隶贸易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历史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自主归纳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太平洋贸易线路,使学生能够把握太平洋贸易中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箭头的形式将课本上复杂的知识梳理成清晰简单的逻辑线,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新航路开辟前后香料贸易路线的比较,联系了这一时期历史的前后知识,培养学生贯通性的历史意识,搭建起历史大框架。促使学生认识到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经济格局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前世:三、鲜血染就,殖民扩张 【任务三】材料研读与历史概念解析【材料引领】教师出示材料一。【材料分析】辣椒作为重要的贸易商品,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奴隶贸易之中,辣椒鲜艳的红色与殖民统治者残酷奴役之下奴隶的鲜血同色,它们的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刺激的味蕾体验,繁荣的香料贸易,还有残酷的殖民统治。【教师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提到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主要由哪两个国家主导?作为拥有强大实力的海上强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西葡两国也是争锋相对,其中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教皇子午线”的划分。【材料分析】出示材料二、“教皇子午线”地图、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势力范围图,并对材料和地图进行简单分析,梳理西葡两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情况。【教师过渡】对学生梳理的内容进行简答总结与补充,抛出问题:殖民扩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推进】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殖民扩张也是如此,组织同学结合课本内容,用辩证思维去归纳殖民扩张所带来的多重影响。【知识归纳】对同学的回答做出简单点评,并出示梳理归纳内容,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教师过渡】结合殖民扩张对欧洲的影响,引入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概念【历史概念解析】讲解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概念,并出示具体表现,组织学生进行连线分类,进一步辨析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图片感知】从商业革命中出现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引入“东印度公司”与“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概念,并展示图片,进而过渡到这一时期整体的的殖民扩张进程。【时间轴整理】出示时间轴,按时间顺序讲解十五世纪末到工业革命前这一段时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法等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并进行逻辑线的梳理。【子目小结】结合课堂板书进行简单小节: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欧洲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阅读材料,聆听教师讲解。预设回答“西班牙”“葡萄牙”。研读材料,初步了解“教皇子午线”概念。结合图片与教材内容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基本情况进行梳理。阅读课本【史料阅读】部分,结合课本基础内容对殖民扩张的影响进行归纳梳理。认真聆听教师讲解。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内容进行进一步比较学习与归类。阅读图片,认真聆听教师讲解。通过时间轴,进一步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进程。 运用材料进行子目间的自然过渡,通过材料研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对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相关知识的归纳,培养学生的知识提取与梳理能力。 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殖民扩张的血腥与残酷。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深思。并进一步认识到历史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陌生历史概念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进行深入解析,符合学情通过连线归纳的形式,让学生对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具体表现做出区别,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新知识点。 通过时间轴的构建,更加直观地展现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进程,使学生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进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影响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教学脉络更加清晰。
今生:小辣椒成长为大产业 【材料引领】出示材料【首尾呼应】回顾辣椒的前世,从美洲而来,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带着一代代殖民统治者与资本家们的欲望、一批批奴隶的鲜血传承至今。如今,和平已成世界的主旋律,辣椒也逐渐由争夺的对象成为了各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但不应桎梏于历史的伤痛中,而应当以史为鉴,不断前行。应当从小辣椒的前世今生中看到世界格局的演变,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让引进来的辣椒再次走出去,以乡村振兴助力国际贸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矢志前进。 阅读材料,从小辣椒的“前世今生”感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对当今世界的深远影响,思考我国应当如何应对如今世界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首尾呼应,从小辣椒的“前世”到“今生”,从中看到世界格局的演变给当今世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作业布置 参考答案:1、白银货币化。商品经济发展。2、丰富了农产品结构,环节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形成农业商品化趋势。3、丰富饮食结构,菜系发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