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模拟卷)
整体难度:容易 考查范围: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红花是显性性状。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实验中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
A.红花与红花杂交
B.红花与白花杂交
C.杂合红花自交
D.杂合红花与白花杂交
2.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让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的个体,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21种
C.让黑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最多出现三种表型
D.图示过程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准备两个写好“雌”、“雄”字样的大信封,每个信封中均装入标有“黄色Y”、“绿色y”的卡片,用于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雌”和“雄”中的卡片总数须相同
B.“雌”、“雄”分别代表雌配子和雄配子
C.可用“雌”或“雄”模拟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
D.可用“雌”或“雄”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4.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发生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B.孟德尔杂交实验能排除细胞质基因对研究的性状的影响
C.早期融合遗传观点,主张具新性状的杂种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孟德尔是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F 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的
5. 自然界配子的发生、个体的发育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致死现象。某基因型为Aa的自花授粉植株,A对a为不完全显性,若在产生配子时,含a的花粉1/3致死,其自交后代表型比例为( )
A.4:1 B.3:7 C.9:6:1 D.3:5:2
6.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 甜瓜(2n)属于雌雄同株异花作物,自然状态下需要蜜蜂等小动物帮助其传粉才能够坐瓜(果)。其果皮颜色有青色、深绿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果肉颜色有白色、橙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深绿果皮橙果肉和纯合青果皮白果肉亲本杂交,F1为深绿果皮橙果肉,F1自交,F2中深绿果皮:青果皮=3:1,橙果肉:白果肉=3:1。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关于甜瓜果皮、果肉颜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F2中只有两种表型,则果皮、果肉颜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B.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结深绿果皮甜瓜植株的基因型应有四种
C.若F2结深绿果皮甜瓜植株中纯合子占1/6,则F1共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8. 雌性蝗虫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下列有关雌性蝗虫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原细胞最多含4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对
B.若某蝗虫基因型为Aa,则一个卵原细胞一定产生A或a的两种卵细胞
C.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24个四分体,48条染色体,48条DNA分子
D.蝗虫卵细胞受精后会变得十分活跃,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的速度会加快
9. 用纯合红花锦葵与纯合黄花锦葵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有362株,黄花有284株;让F1测交,获得的子代中,有红花锦葵126株,黄花锦葵379株。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黄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C.锦葵的红花与黄花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
D.F2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10. 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已知这两对性状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C.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8/49
D.将F2中的紫色甜玉米种植,开花时能产生4种花粉,比例为1:1:1:1
11. 某双子叶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现有三组杂交实验,即杂交实验一 :紫花X白花;杂交实验二:紫花X白花;杂交实验三:红花X白花,三组实验F1的表现型均为紫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分别如柱
状图所示。已知实验三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三组杂交实验所得F1的基因型各不相同
B.若实验二所得的F2再自交一次,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5:3
C.实验一与三中,F2 紫花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各基因型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2:3:4
D.若实验三所得的F1与某白花品种杂交,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有两种情况
12. 豌豆具有多对相对性状,控制部分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LE与基因E互为等位基因
B.除图中所示基因外,其余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
C.1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移接到4号染色体上,会导致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Ⅰ后期,基因R和基因FA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13.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构建法
C.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D.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
14. 下列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且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用大肠杆菌繁殖过程中DNA离心后的位置探究DNA复制方式假说的正确性
B.萨顿根据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推断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C.摩尔根实施测交实验对控制果蝇眼色基因的位置进行演绎推理并得出实验结论
D.孟德尔根据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的后代中只有高茎这一现象提出假说
15. 摩尔根等人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截翅基因和短硬毛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白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雌性个体中表达
D.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6. 水稻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会出现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B.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17. 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过程②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过程
C.过程④中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D.过程①和④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探究遗传物质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研究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鸟类的红细胞不适合用于制备细胞膜
D.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蔗糖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19. 下面为某家庭肾源性尿崩症遗传系谱图,经鉴定I2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1、Ⅱ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C.Ⅱ1和Ⅱ2再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是1/2
D.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1/4
20. 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作出的推测错误的是( )
A.紫罗兰花的单瓣性状为显性性状 B.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DD或Dd
C.含基因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 D.重瓣紫罗兰的亲本只能是单瓣紫罗兰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60 分)
21.(15分)在我国广泛种植、作为遗传学重要实验材料的玉米,既可同株授粉,也可异株授粉。图为玉米籽粒内色素的合成途径,已知玉米籽粒的白色、黄色和紫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某玉米自交后代会出现与亲本不同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在培育杂交玉米的过程中,利用雄性不育株进行杂交操作的优点是__________。
(2)玉米群体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随机交配n代后,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
(3)为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纯合紫色籽粒玉米植株、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籽粒玉米植株、纯合黄色籽粒玉米植株,请你写出最简便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注: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写出F1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家蚕的性别遗传机制是ZW型,ZZ为雄蚕,ZW为雌蚕,饲养雄蚕经济效益高。家蚕第10号染色体上有一个使卵呈黑色的基因B,遗传学家通过X射线处理,诱发B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一个白色隐性等位基因的突变体。遗传学家又用X射线处理杂合雌蚕,获得了携带有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W染色体上而成为WB的突变体甲,从而获得雌雄蚕卵自动鉴别品系。
(1)获得突变体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突变体甲和bbZZ的个体交配,子代的基因型为bbZWB的概率是__________。
(3)淘汰__________色蚕卵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理由是__________。
23.(15分)洋葱是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植物材料。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洋葱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洋葱绿色管状叶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向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将洋葱根尖浸入盛有__________和酒精的混合液中解离3~5min。漂洗后,再将根尖放入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染色并制片观察。
(3)下图是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有丝分裂图像,请将标注文字的细胞按照细胞周期进行排序: 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下图为某动物个体内发生细胞分裂的有关图像,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图4是细胞分裂的部分图像。图1中的BC段正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对应着图___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条,核DNA有__________个,图3为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__期的动物细胞,图4中DNA、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24.(18分)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会造成水稻谷粒不饱满,甚至使植株倒伏枯死。野生型水稻对纹枯病不具有抗性,研究人员发现P品系水稻对纹枯病具有抗性,并进行遗传机制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P品系和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子代F1自交得到F2。F2中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说明_______________(填“抗病”或“感病”)性状由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将F2中的抗病植株随机杂交,其子代抗病植株中可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
(2)为进行纹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已知野生型纯种水稻品系有多种不同的优良性状。
过程I有利于保留_____________(填“突变型”或“野生型”)水稻的优良性状,过程Ⅱ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___的比例,以便进行基因研究。以上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
(3)某高原地区的水稻对纹枯病不具有抗性,而P品系的水稻无法适应该地区的生态气候。为培育高原地区的抗纹枯病水稻品种,请提出一种合理的杂交实验的育种思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答案:C。杂合红花自交,其基因型为 Aa(假设控制红花的基因为 A),自交后代会出现 AA(红花)、Aa(红花)、aa(白花),发生性状分离,C 正确;红花与红花杂交,若亲本均为纯合红花(AA),则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 错误;红花与白花杂交,若亲本为纯合红花(AA)和白花(aa),后代全为红花,不发生性状分离,B 错误;杂合红花(Aa)与白花(aa)杂交,属于测交,后代红花(Aa)与白花(aa)比例为 1∶1,但这不属于性状分离,D 错误。
答案:A。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 - B - dd,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的个体,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 - B - D - 、A - bbD - 、A - bbdd、aaB - D - 、aaB - dd、aabbD - 、aabbdd,共 3×3 + 3 + 1 + 3 + 1 + 3 + 1 = 21 种,B 正确;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 - dd,相互交配,子一代最多出现黑色(aaB - dd)、褐色(A - B - dd)、黄色(A - bbdd、aaB - D - 、aaB - dd、aabbD - 、aabbdd 等)三种表型,C 正确;图示过程中毛色由 3 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 正确。
答案:C。“雌” 和 “雄” 信封中的卡片总数不一定相同,因为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A 错误;“雌”、“雄” 信封分别代表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里面的卡片代表雌配子和雄配子,B 错误;从 “雌” 或 “雄” 信封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模拟了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C 正确;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需要从 “雌” 和 “雄” 信封中各抽取一张卡片组合,D 错误。
答案:C。生物发生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 正确;孟德尔杂交实验选用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排除细胞质基因对研究的性状的影响,B 正确;早期融合遗传观点认为,两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且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 错误;孟德尔是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 F 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的,D 正确。
答案:C。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自花授粉,含 a 的花粉 1/3 致死,则雄配子中 A∶a = 1∶(1 - 1/3) = 3∶2,雌配子中 A∶a = 1∶1。子代中 AA 占 3/5×1/2 = 3/10,Aa 占 3/5×1/2 + 2/5×1/2 = 5/10,aa 占 2/5×1/2 = 2/10,所以自交后代表型比例为 AA(显性纯合)∶Aa(杂合)∶aa(隐性纯合) = 9∶6∶1,C 正确。
答案:B。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测交,即 YyRR×yyrr,Yy×yy 后代有 Yy、yy 两种基因型,RR×rr 后代只有 Rr 一种基因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2×1 = 2 种,B 正确。
答案:C。若 F 中只有两种表型,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但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A 错误;F 的基因型为 AaBb,F 中结深绿果皮甜瓜植株(A - )的基因型应有 AA、Aa 两种,B 错误;若 F 结深绿果皮甜瓜植株(A - )中纯合子(AA)占 1/6,即 AA 占 1/3×1/2 = 1/6,说明 F 产生的配子中 A∶a = 1∶1,B∶b = 1∶1,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 共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 正确;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 F 自交,F 中深绿果皮∶青果皮 = 3∶1,橙果肉∶白果肉 = 3∶1,可知基因 A 和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 和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 错误。
答案:D。卵原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多含 48 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12 条,不成对,A 错误;若某蝗虫基因型为 Aa,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A 或 a),B 错误;雌性蝗虫的体细胞中有 12 对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 12 个四分体,24 条染色体,48 条 DNA 分子,C 错误;蝗虫卵细胞受精后会变得十分活跃,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的速度会加快,D 正确。
答案:A。F 中黄花植株不一定都是纯合子,若相关基因用 A/a、B/b 表示,当基因组合为 A - B - 时表现为红花,其余表现为黄花,F 中黄花植株可能有 aaBb 等杂合子,A 错误;F 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 4 种,B 正确;由 F 中红花∶黄花 = 9∶7(362∶284 接近 9∶7),测交后代红花∶黄花 = 1∶3(126∶379 接近 1∶3),可知锦葵的红花与黄花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C 正确;F 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aabb,共 5 种,比红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多,D 正确。
答案:C。F 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 = 27∶9∶21∶7,其中紫色∶白色 = 9∶7,非甜∶甜 = 3∶1,说明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亲本性状的表现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B 错误;F 中的白色籽粒(设相关基因用 A/a、B/b、C/c 表示,白色籽粒基因型为 A - bb、aaB - 、aabb)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产生的配子中 A∶a = 1∶1,B∶b = 1∶1,紫色籽粒(A - B - )占(3/4×3/4) = 9/16,白色籽粒占 1 - 9/16 = 7/16,由于 F 中紫色∶白色 = 9∶7,所以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8/49,C 正确;将 F 中的紫色甜玉米(A - B - cc)种植,若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开花时能产生 4 种花粉,比例为 1∶1∶1∶1,若不独立遗传,则不一定,D 错误。
答案:B。三组杂交实验所得 F 的基因型均为 AaBb,A 错误;实验二所得的 F 中紫花植株(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再自交一次,F 中白花植株(aaB - 、A - bb、aabb)的比例为 2/9×1/4 + 2/9×1/4 + 4/9×(1/16 + 1/16 + 1/16) = 3/8,紫花植株的比例为 1 - 3/8 = 5/8,所以 F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 = 5∶3,B 正确;实验一与三中,F 紫花植株(A - B - )共有 4 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各基因型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1∶2∶2∶4,C 错误;实验三所得的 F (AaBb)与某白花品种(aabb、aaB - 、A - bb)杂交,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有三种情况,D 错误。
答案:D。基因 LE 与基因 E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A 错误;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B 错误;1 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移接到 4 号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是基因重组,C 错误;减数分裂 Ⅰ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 R 和基因 FA 所在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 正确。
答案:A。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 - 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 错误;“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构建法,B 正确;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 正确;孟德尔通过假说 - 演绎法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D 正确。
答案:A。科学家用大肠杆菌繁殖过程中 DNA 离心后的位置探究 DNA 复制方式假说的正确性,运用了假说 - 演绎法,A 正确;萨顿根据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推断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B 错误;摩尔根实施测交实验是对控制果蝇眼色基因的位置进行验证,而不是演绎推理,C 错误;孟德尔根据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的后代中只有高茎这一现象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说,D 错误。
答案:D。截翅基因和短硬毛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白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是一对等位基因,B 错误;X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雌性和雄性个体中都能表达,C 错误;由图可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正确。
答案:B。a~b 过程为单倍体幼苗的有丝分裂过程,会出现含有 2 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如后期),A 正确;d~e 过程为秋水仙素处理后,细胞分裂前的准备阶段,DNA 进行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未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e~f 过程,B 错误;e 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因为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也加倍,C 正确;f~g 过程为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 正确。
答案:A。过程①为减数分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并不是所有基因的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过程②为受精作用后的个体发育过程,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过程,B 正确;过程④为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 正确;过程①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过程④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都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D 正确。
答案: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探究遗传物质(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研究(如用 C 标记 CO 追踪碳的转移途径),A 正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采用了 “假说 — 演绎” 法,B 正确;鸟类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不适合用于制备细胞膜,C 正确;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蔗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 错误。
答案:C。I 不携带致病基因,Ⅱ 患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Ⅱ 的致病基因来自 I 和 I ,与 I 不携带致病基因矛盾,所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设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I 的基因型为 X X ,Ⅱ 的基因型也为 X X ,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B 错误;Ⅱ (X Y)和 Ⅱ (X X )再生一男孩,其患病(X Y)的概率是 1/2,C 正确;Ⅲ (X X )与正常男性(X Y)婚配,生一孩子患此病(X Y)的概率是 1/2,D 错误。
答案:B。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出现重瓣紫罗兰,说明单瓣性状为显性性状,A 正确;若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 DD 或 Dd,自交后代不会出现重瓣紫罗兰均不育的情况,结合题意可知,含基因 D 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只能为 Dd,B 错误,C 正确;重瓣紫罗兰(dd)的亲本只能是单瓣紫罗兰(Dd),因为含 D 的配子不育,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1)性状分离;可以省去去雄的操作,提高杂交育种的效率
(2)aabb、aaB - 、A - bb;50%
(3)①实验思路:选取纯合紫色籽粒玉米植株(AABB)和基因型为 aabb 的白色籽粒玉米植株杂交得到 F (AaBb),让 F 自交,观察并统计 F 的表型及比例。②遗传图解:
P AaBb × aabb ↓ ↓ 配子 AB Ab aB ab ab F AaBb Aabb aaBb aabb 比例 1 : 1 : 1 : 1
22.(1)染色体变异(易位)
(2)1/4
(3)白;白色蚕卵均为雌蚕,淘汰白色蚕卵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因为饲养雄蚕经济效益高
23.(1)提取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
(2)盐酸;甲紫(或醋酸洋红)
(3)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4)DNA 复制;图 2、图 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8;8;后;2∶1∶2
24.(1)抗病;显性;1/2
(2)野生型;抗病植株;基因重组
(3)将 P 品系水稻与高原地区的水稻杂交,再将 F 与高原地区的水稻进行多代回交,选育出既抗纹枯病又适应高原地区生态气候的水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