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功率 教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功率 教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4 22: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二节 功率
素养目标
1
新课讲解
3
课程导入
2
经典例题
4
总结归纳
5
课堂练习
6
目录
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
及其单位
2.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科学思维
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素养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素养目标
课程导入
要把几百块砖从地面送到房顶,工人搬运可能需要几小时,如果用起重机搬运,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看来做功有快慢之分。你觉得应该怎样表示做功的快慢呢?
一、功率
温故知新
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2 min
3 min 30 s
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的越快
类比法
狗拉雪橇
马拉雪橇
承载相同的轻物体时,
狗跑得快,耗时短,做得功多
承载相同的重物体时,
马跑得远,距离长,做得功多
类比法
类比法是通过熟悉事物理解未知事物的科学思维方法。在物理量及其数学模型相似的情况下,基于联想,通过对比已知和未知事物,分析相似关系并推断未知性质。例如,我们模仿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来建立功率的概念
想一想,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遇到更多的情况是,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都不相同。在这些情况下,又该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路程、时间都不相同
时,用路程除以时间
※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
※做功多少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
※做功多少、所用时间都不相同时,
用做功的多少除以做功的时间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作功率
类比
1. 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功率的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常用单位:千瓦(kW)、兆瓦(MW)
1kW=103W
1MW=103kW
国际单位:焦/秒
4. 单位:
专门名称:瓦特 ,符号 W( 1W=1J/s )
瓦特James Watt
英国发明家
(1736-1819)
3. 公式:
P =
W
t
功率=

时间
一般机器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叫作铭牌,上面标有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
选购机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功率合适的机器。
5. 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
配用功率:22. 2KW
表示物体在 1s 内做功 22200J 。
功率 22. 2kW 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百米飞人的功率
可达 1kW
轿车的功率
约可达 200kW
万吨豪华游轮的功率
可达 10 000kW
运载火箭的功率
可达 1 000 000kW
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功率
可达 5 000kW
常见功率
功率的单位“匹”
我们在购买空调时总要问一句“这个空调是几匹的”,这里的“匹”实际上是一个旧制功率单位,1 匹 = 735.5 W.生活中我们通常不会用准确的数值去描述产品的制冷功率,所以把输入功率为750 W左右的空调统称为1 匹,1 100 W左右的统称为1.5 匹。
生活物理
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多
B.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C.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D.力对物体做功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
B
经典例题
答案:B
解析:AB.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说明机械做功越快,故A错误,B正确;
CD.功率的公式为 可知,功率、功、时间三者之间互相关联,只有在确定其中某一个物理量的情况下,才能明确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说,在做功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也可以说,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做功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故CD均错误。
故选B。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秒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汽车上坡时要减速,是为了增大牵引力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一定少
D
经典例题
答案:D
解析:A、C(√)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做功快的物体,功率一定大;B(√)汽车的最大功率一定,由 可知,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汽车上坡时要减速,是为了增大牵引力;D(×)功率小,只是做功慢,做功不一定少。
二、功率的计算
我们知道,若做功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我们可以用方法三比较功率的快慢,即利用公式计算。
t
W
P
=
W ——某个力做的功——焦耳(J)
注意:
t ——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秒(s)
P ——这个力做功的功率——瓦特(W)或焦耳每秒(J/s)
①使用公式时,一定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功W 一定是对应的时间 t 内完成的,这样算出来的功率才是时间 t 内的功率。
②由P =W/t 计算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即在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 内将大石头匀速提升了 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
解 :已知m = 6t = 6×103 kg
       
W
t

P=
6×104W
15s

4×103J
G

F
石头在拉力方向上移动距离 s =1 m
由二力平衡可知:拉力F= G = mg = 6×103 kg×10 N/kg = 6×104 N
拉力做的功是W = Fs = 6×104 N ×1 m = 6×104 J
功率是
①写已知信息
②找出移动距离s 以及与移动距离同一水平方向的力F,求做W=Fs
③确定做功所用的时间t

求功率P =
W
t
拓展
P=Fv
F ——物体所受的力 v ——物体的运动速度
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司机经常用换挡的方法减小速度?
为什么同样一辆机动车,在满载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空载时小得多?
由P=Fv可知:当功率P一定时,速度v越小,力F越大;
当力F一定时,功率P越大,速度v越大;
当速度v一定时,功率P越大,力F越大。
机车发动机的功率是一定的,
牵引力的大小和运动速度成反比。
减少车辆的速度就会使车辆的牵引力增大。
注意:
如图所示,某中学生在进行双杠臂屈伸训练,若他在30 s内完成12次臂屈伸,该学生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
A.20 W B.60 W C.100 W D.140 W
B
经典例题
答案:B
解析: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600 N,每次双杠臂屈伸升降的高度约为0.25 m,则做一次双杠臂屈伸克服重力做功 在30 s内完成12次臂屈伸,30 s共做功 。全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故B正确,A、C、D错误。
A
经典例题
功率
定义
单位
物理意义
公式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定义式:
推导式:
瓦特(W),简称瓦
1 kW = 1 000 W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小明在30s内从一楼爬到四楼,他爬楼的功率大约是( )
A.1.5W
B.15W
C.150W
D.1500W
C
1.答案:C
解析:小明的重力约500 N,每层楼高约3m,小明从一楼爬到四楼,克服重力做的功 ,他爬楼的功率 ,故选 C。
C
B
4.物理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某物理量的是( )
A. B.
C.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