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情境导入 探秘空间站
“神舟十七号”用的太阳能电池
阿波罗登月飞船氢氧燃料电池
载人航天器中的电池
延迟符
延迟符
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017年版2020年
修订
课程标准
解读
1、能认识从单液原电池发展到双液原电池的变化,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会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判断正负极。
联想质疑
电池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
空间站中的电池是如何工作的?
温故知新
自我诊断
下列哪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A
B
C
D
CuSO4
阅读课本填学案:
A
温故知新
阅读课本填学案:
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
原
电
池
电子流向
离子移向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电极反应式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闭合回路
反应类型
工作原理
装置
构成四要素
CuSO4 溶液
电子流动方向
Cu2+
SO42-
温故知新
阅读课本14页
追根寻源
【活动探究一】观察思考 发现问题
单液原电池微电流探测实验——数字化实验
思考: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电流为什么会变小?
怎样改进装置?
思考
1.如果用比锌活泼的镁代替铜片,用硫酸锌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与锌组成原电池,锌片上将发生怎样的反应?
2.铜锌单液原电池有什么缺点?
CuSO4 溶液
单液原电池
Zn2+ + 2e- Zn
氧化剂、还原剂直接接触,导致部分铜离子直接在锌片得电子析出铜,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降低电池的效率。
【活动探究一】猜想质疑
【活动探究一】 改进装置 建构模型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脂(K+和Cl-在盐桥中能移动)
1.构成闭合回路
2.平衡电荷,使溶液呈电中性
3.使电流持续稳定
盐桥的作用
【活动探究一】
双液原电池微电流探测实验——数字化实验
【活动探究一】
思考:盐桥有什么缺点吗?还有其它的改进方法吗?
离子交换膜(1)作用:
①能将两极区隔离,阻止两极区产生的物质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提高产品的纯度或避免不安全因素。
②能选择性的通过离子,起到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
③用于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等
单液:负极与电解液直接接触 盐桥:有效隔离,电阻增大 离子交换膜:有效隔离,电阻小
【活动探究一】
离子交换膜
(2)分类:
①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允许阴离子通过。
②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不允许阳离子通过。
③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不允许其他阳离子或阴离子通过。
④双极隔膜,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膜,其膜主体可分为阴离子交换层、阳离子交换层和中间界面层,水解离催化剂被夹在中间的离子交换聚合物中,水电离产物H+和OH-可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快速迁移到两侧溶液中,为膜两侧的半反应提供各自理想的pH条件。
【活动探究二】小组讨论 解决问题
利用2Fe3++Cu=2Fe2++Cu2+设计一个持续、稳定的电流的原电池,画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
正极:2Fe3++2e- =2Fe2+
负极:Cu-2e- =Cu2+
盐桥
Cu
C
CuCl2溶液
FeCl3溶液
G
【方法总结】
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负极 正极
一般活泼金属 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流出 电子流入
阴离子移向 阳离子移向
溶解或质量减少 增重或放出气体
【方法总结】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判两极:
2)列物质:
3)标得失:
4)选离子,配电荷:
5)原子平,式完成。
负极:较活泼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电流流入, 吸引阴离子;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电流流出, 吸引阳离子。
反应物→生成物
反应物±ne-→生成物
碱性—OH-;酸性—H+;熔融氧化物—O2-; 熔融碳酸盐—CO32-, 熔融硝酸盐—NO3-
依据电解质环境选择合适离子配平电荷守恒
效能检测
1.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C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逐梦天宫,圆梦高考
探秘星空,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