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首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牛顿提出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2.下面所示实验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口吹硬币跳栏杆
C.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 D.用B管向A管管口上方用力吹气
3.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
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气体的流速不同产生向上的升力
C.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D.用真空吸盘搬运沉重的钢板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
4.2024年1月11日,我国“歼20”战斗机成功首飞13周年。从当年的“黑丝带”到今日的“银河战舰”,歼20的每次亮相都举世瞩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歼20的机翼上凸下平,以此来获得升力
B.歼20的最大速度约为3430km/h,超过声速的3倍
C.歼20匀速下降时所受空气浮力小于重力
D.通过改进技术,歼20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可达100%
5.对下列四幅图片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B.图乙,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C.图丙,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封闭端混入了空气,大气压的测量值会偏小
D.图丁,AG600水陆两栖飞机升空利用了“流速大压强大”的原理
6.如图所示,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乙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丁图:可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薄壁圆柱体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若想办法将两种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不溢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和Δp乙,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Δp甲一定小于Δp乙
B.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C.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Δp甲可能小于Δp乙
D.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Δp甲可能等于Δp乙
8.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9.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
A.m甲>m乙,F甲>F乙,pA>pB
B.m甲>m乙,F甲>F乙,pA<pB
C.m甲<m乙,F甲<F乙,pA<pB
D.m甲<m乙,F甲>F乙,pA>pB
二、实验题
10.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宇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
(1)为了实验效果更明显,探头上的橡皮膜应选择较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
(2)实验开始前应对装置进行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
(3)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这种探究问题的方法是 。
(4)通过比较图乙和图丙得出的结论是 。
(5)小明同学利用U形管压强计改装成如图丁所示的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5cm。U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的红色浮标。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时,浮标指示在b处,小明利用刻度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为2.25cm,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
三、计算题
11.如图甲所示,工地上起重机将一正方体建材从水面匀速吊入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建材所受浮力F1、起重机钢绳拉力F2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建材浸没时所受浮力大小;
(2)建材的密度;
(3)建材起吊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四、作图题
12.在图中,重力大小为20牛的实心球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实心球对地面的压力F。
五、简答题
13.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发现里面的纸杯向上跳起来了。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4.2023年12月,某汽车发布会上展示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的外观及核心配置。该款汽车配备了可调电动尾翼即气流偏导器如图甲所示,可大大提高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保证行车安全。儿童安全座椅(如图乙)与车机互动的功能也是一大亮点,智能安全带报警、智能儿童遗忘报警等功能将给予宝宝更安全智能的保护。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气流偏导器和儿童安全带的原理及作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C A C D A D A
10.(1)薄
(2)漏气
(3) 高度差 转换法
(4)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
11.(1)8×104N;(2)3×103kg/m3;(3)6×104Pa。
12.
13.当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时,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此时,外面纸杯杯口上方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而里面纸杯内部的气压不变,仍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当这个压力差大于里面纸杯的重力时,里面的纸杯就会向上跳起来。
14.气流偏导器:原理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流偏导器的形状上平下凸,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从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可以增加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进而增大摩擦力,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能更稳定地贴地行驶,保证行车安全。 儿童安全带:原理是基于惯性。当汽车突然刹车或发生碰撞时,儿童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儿童安全带可以对儿童施加一个向后的力,限制儿童的运动,防止儿童因惯性而向前冲撞到车内硬物,从而保护儿童的身体安全,减少伤害。同时,智能安全带报警和智能儿童遗忘报警等功能,通过与车机互动,能及时提醒家长儿童的安全状态,进一步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