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练习题 (含答案)2024-2025学年 北师大版(2024·郭玉英)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力 练习题 (含答案)2024-2025学年 北师大版(2024·郭玉英) 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4 21: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步时的速度约为10m/s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C.教室的门高约为1.5m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
2.2023年2月3日,在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男子500米A组决赛中中国选手林孝埈发挥出色,以41秒329率先撞线夺冠。如图所示是林孝埈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在减速转弯时,林孝埈处于平衡状态
B.林孝埈比赛时,以观众席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C.向后蹬冰时,他会向前加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撞线后林孝埈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4.智能手机屏幕的旋转功能是基于手机内置的重力感应器实现的。如图当手机从竖放转为横放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机所受重力的大小改变 B.重力感应器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变
C.手机所受重力的方向改变 D.手机竖放时比横放时重心低
5.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6.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7.关于体育赛场的球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抛出的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其所受力的合力为0
B.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足球,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C.发生形变的气球,不一定受力的作用
D.加速下落的排球,其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8.端午前后,广东多地都会举行龙舟赛。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桨对水的力
C.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停止划桨后,龙舟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9.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0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二、实验题
10.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cm。
三、计算题
11.为港珠澳大桥的建造立下汗马功劳的起重船—“振华30”,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的起重船。如图所示“振华30”正在用吊笼进行装卸,起重船的吊臂将质量为6×106 kg的接头(钢筋混凝土结构)吊起,在20s内缓慢匀速提升了5m,然后水平旋转90°,再下降入水,进行安装。不计吊绳、挂钩重力和各种摩擦阻力,若这个钢筋混凝土制的接头密度为2.2×103kg/m3,g取10N/kg,请通过计算回答:
①吊起的接头体积是多少?
②吊起的接头重力是多少?
③匀速提升接头的过程中,吊臂对接头做了多少功?
四、作图题
12.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情景。请画出此时滑块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五、简答题
13.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飞船又“进化”了!轨道舱壳体结构使用质量轻、超塑性、超韧性和超强耐腐蚀铝合金材料,还给飞船穿了套“温控外衣”——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别看它薄,它可以保护飞船减少温度变化的影响,再大的温差也不怕,并且十分耐高温,它主要是应用在飞船的轨道舱和推进舱上。返回舱上的隔热层主要依赖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其外面还有一层防烧蚀涂层,能抵御返回舱闯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
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做简要的回答。(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为什么“温控外衣”十分耐高温? 回答:因为它的熔点高。
问题1: ;回答1: 。
问题2: ;回答2: 。
六、综合题
14.如图所示,小凯用数显推拉力计把物体A压入纯净水中,这时数显推拉力计示数为3.2N,物体A的质量为0.6kg,纯净水的密度是1×103kg/m3(g=10N/kg)。
(1)求物体A的重力;
(2)求图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
(3)取走数显推拉力计,当物体A静止时,求物体A排开水的质量,并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用点A表示物体A)
(4)求物体A的体积。
七、科普阅读题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失重
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失重有时也泛指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失重现象主要发生在轨道上或太空内等情况下。如图所示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经常有人认为失重是不受重力,这是错误的,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仍然存在。研究表明,物体在距离地面的高度处所受的重力仅仅比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减小约。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人们也早已习以为常了。一旦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1)关于图中处于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只填序号);
①因为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他不受重力
②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质量大小与在地面上相同
③宇航员周围是黑暗的,是因为外层空间缺少灰尘来反射光
(2)质量为的航天员在距离地面的高度处所受的重力约为 N;(g取)
(3)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列举一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A B A B D A C
10. 1.5 0.2 1.5
11.①2727m3;②6×107N;③3×108J
12.
13. 为什么发射塔周围“白气”滚滚 发生了液化现象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运动状态变化吗 运动状态变化
14.(1)6N;(2)9.2N;(3)0.6kg; ;(4)9.2×10-4m3
15.(1)①
(2)679
(3)人可以飘浮在空中,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