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9张PPT。词五首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
“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
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
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因句式不齐,
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
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
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
《沁园春》、《水调歌头》、《望江南》等望江南温庭筠“望江南”,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 ,却常替人作文。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作者简介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倚( )( ) 斜晖( ) 脉脉( )( ) 悠悠( ) 肠断( ) 白蘋洲( ) ( ) yǐmòpín凭靠夕阳的斜光静默的样子长久,遥远;闲静的样子。形容极为伤心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读中解意读中赏句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写出了主人公失望与希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驶来,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越发紧张,心中的希望也愈发高涨,可是船儿却继续昂首前行,她才发现,这不是她等待的船儿,于是又将希望寄托在下一艘船上,就这样,从早上一直盼到夕阳西斜。而那斜阳尚且脉脉含情,可她等待的人却是那样的薄情,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的流水,是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与惆怅啊。二句融会了叙事、写景、抒情各种手法,创造出含蓄蕴藉的意境。 肠断白蘋洲 这首小词,只有二十七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 写到 ;就景物而言,从 写到 ,又写到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 到 以至最后 的。白蘋洲希望失望“肠断”清晨黄昏楼头、千帆斜晖、江水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读中创段示例:
镜头一:阁楼上,一美妇临境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她面含娇羞,想到思念的爱人即将回来,心里不时泛起一阵阵甜蜜。
镜头二: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 镜头三: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 镜头四: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 镜头五: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惟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读中比文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
等待着爱人归来;
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
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
第三节点明诗题,“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
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
盼而停驻,因此是个”错误”。学生比较《望江南》与《错误》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
《望江南》正面直写,
《错误》借我的诚挚表白写思妇的相思之痛。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鳃雪。 ? 懒起画蛾眉, ? 弄妆梳洗迟。 ? 照花前后镜, ?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 双双金鹧鸪。 作业:1、改写《望江南》
2、请收集闺怨(思妇)诗词
(任先一题做 )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徐幹《情诗》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经·伯兮 》谢谢!再见! 首先看“筠”。“筠”共有两种读音jūn和yún。读作yún时,意思的“竹子的青皮”。读作jūn时,则用在地名里,如“筠连”、“筠州”。
由此易见,当读作jūn时,“筠”仅用作地名。在古代,有地位在才华的父母是不会把地名作为儿子的姓名的。而且这样庭筠的意思也不通。读作yún时,庭筠的意思就明畅多了“庭院中的一杆翠竹”。竹名列花中四君子,它本身的特性象征了一种文人的骨气。虽然温庭筠的有些行径不能称为“君子”,不过他骨子里流露出的气概还是让人佩服。如果他没有这份骨气,那又怎么会有捅破冒名之事?怎么会有“中书省内坐将军”之典?怎么会有“金步摇”“玉条脱”之对?
如此说来,温庭筠“筠”的读音就显而易见了!膏沐:发油与洗发水 适:悦 容:打扮
《伯兮》是 一首思念的诗,描写 一妇女对久役于外的 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自从夫君到东征,无心梳洗头发如同杂草一般.难道说是(因为)没有洗发之物?(不是啊,夫君不在)(又)为谁容妆了? 眉妆漫染 ,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 ,整一整衣裳 ,梳洗打扮 ,慢吞吞 ,意迟迟 。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 ,对了前镜 ,又对后镜 ,红花与容 ,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襦, 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环节一 :了解常识渔家傲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代表作有《岳阳楼记》《苏幕遮》 《灵乌赋》《范文正公集》作者简介??? 二岁而孤,从小刻苦读书,划粥为齑,精通儒家经典。
公元1015年,中榜为进士,担任司理参军,开始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64岁病逝徐州,朝野上下一致哀痛。
作者经历背景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写作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54岁时在西北军中感怀之作!(北宋以来第一位具有军事家视野的词人)环节二 :朗读全词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环节三 :逐句译、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边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崇山峻岭
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喝一杯浊酒,难消对远隔万里的家乡的怀念,可是战争尚未平息,功业尚未建立,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赏析)这是全词的核心,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入夜只听见羌管悠悠,又见寒霜满地,戍边的人整夜不能入睡,将军头发变白,战士们苦闷得落泪。
(赏析)用声色加以点染,表现此时戍边将士心中的愁思更为深沉。悲凉的环境衬托悲凉的心情,含蓄的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环节四 :全词赏析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抒发思乡忧国之情泪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赏析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上阕描写边塞环境的凄凉 下阕抒发戍边将士忧国思乡之情写 景抒 情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描写塞下秋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4.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忧国思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环节五 :概括总结总结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
■主旨
这首词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戍边将士的思乡忧国之情。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检测4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1)、时间上是上片“长烟落日”的
延续。(2)借景抒情,写出戍边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而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检测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读准字音擎苍( ) 貂裘( )
千骑( ) 鬓微霜( )
qíngdiāo qiújìbìn 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苏轼到密
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西北方的辽和西
夏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
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
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
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
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
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背景介绍听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 在这篇文章中,停顿是怎样的?用/画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题2 本文中用典的句子有哪些?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西北望,射天狼问题3 本文中的过渡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
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暂且、而且 举着,拖着许多个骑马的人 犹如鬓角的头发拉饰以彩绘的弓2018/11/19讨论:如何理解作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重新重用他,使他像魏尚一样,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用典名句简析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即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据载孙权曾“乘马射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守.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比.3.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这里借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和辽国军队.表达了作者年纪虽不小却仍有少年狂气,抒发了豪情。典故也表明了作者想报效国家、抵御入侵的爱国精神。
文言句式1.倒装句亲射虎,看孙郎。(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古今异义词1.开张古意:宽阔,豪壮今意: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在《出师表》中的“开张”于此处的“开张”有什么不同?出师表中的意思是:扩大词类活用1.左牵黄,右擎苍adj. 3.为报倾城随太守v. 4.鬓微霜n. n.n.
adj.2.锦帽貂裘n.V.古今异义词1.开张古意:宽阔,豪壮今意: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2.会古意:定将今意:集会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
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翻译一下吧!让年老的我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圆如满月的弓上,朝着西北眺望,奋勇射杀来自西夏的敌人。
老夫聊发少年
狂射虎比孙郎鬓霜何妨,胸
胆开张持节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能射虎定杀“狼”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委以边任杀敌报国借出猎表达希望朝廷委以边任报效国家,借典故委婉表达期盼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不狂主
题词风:豪放讨论:这首词是“狂”还是“不狂”?说明理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两首词分别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悲伤、惋惜豪放,愉悦小试牛刀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小试牛刀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壮阔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由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的代表人物。D小试牛刀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C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B小试牛刀武陵春李清照李清照简介: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了解背景: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词。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春风停了,尘土里传来花香,花已落尽了,
天色已晚,我仍旧懒得梳理头。风停了,尘土里
带有落花的香气。懒于。风住尘香花已尽,交待季节特征——日晚倦梳头。说明已是暮春时节。暗指: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tòng )。赏析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表达什么情感?心灰意冷浓重的哀愁由景到人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景物依旧,人事已变。
这里暗指丈夫已死。眼前的东西还那样,可是想念的人却不在了。
想诉说自己的情怀,话未出泪水却先流淌。想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赏析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舟。听说尚且美丽打算听说双溪这个地方春光还好,
也曾打算乘轻快的船儿出游。“闻说”、“也拟” “只恐”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赏析下阙“闻说”、“也拟”表达词人 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比喻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是担心双溪上蚱蜢般的小船儿,
难以承载我内心的无限愁绪。zéměng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赏析 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的描写。这两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2、大家思考一下,她为何 “日晚倦梳头。” 呢?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日晚倦梳头。” 都写了女子梳头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这种词属于婉约派。 3、文中有句隐含了她哀愁的原因,是哪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丈夫去世),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4、如此愁苦,她想过用什么办法排遣吗?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她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5、可结果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绪本是抽象,但作者却用船都载不动让我们感觉到了她哀愁的心思有多重,真是想象新奇啊。 6、从表面上看,李清照的“愁”是因为丈夫去世,看看下面这则材料,你说她还为什么发愁?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然而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
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中心思想: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表达自己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其他名作吗?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破阵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作者简介: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写作背景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注音:
麾( )
炙( ) 的( )卢
霹雳( )huīzhìdípī lì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 看剑,梦回 / 吹角 / 连营。八百里 / 分 / 麾下炙,五十弦 / 翻 /塞外声,沙场 / 秋点兵。
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霹雳 /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名。可怜 / 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醉里:喝醉时挑灯:挑亮油灯吹角连营:吹号角的声音响遍全营。
连营:驻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八百里:牛八百里分麾下炙: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五十弦:指各种乐器翻:弹奏塞外声:悲壮粗犷的战歌沙场:战场点兵:阅兵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
睡梦中又回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军营。
军营中号角声响成一片。
我在分牛肉给部下享用。
周围是用各种乐器奏出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肃杀的深秋,我站在站场上大阅兵。1、“挑灯”点出时间,“看剑”表示雄心,醉里还挑灯看剑,表明作者念念不忘报效朝廷。2、通过四个片段写边塞的军旅生活
片段一:军营中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表现出军营中紧张的气氛。
片段二:写与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在营中分吃牛肉。表现出将士们的豪迈。
片段三:写边塞特有的音乐声。表现出征战沙场的悲壮。
片段四:写作者在训练场上阅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卢:的卢马。作:像……一样。弦惊:令人心害怕。了却:完结。天下事: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名:一世英名可怜:可惜,可悲白发生:壮志未酬白发生。指空怀一腔报国情。 我骑的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跃驰骋。我的弓箭声像惊雷那样令人心惊。我很希望能为朝廷完成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伟业。以此建功立业,赢得生前死后的一世英名。可惜,可悲啊!我壮志未酬,却已经满头白发,空怀一腔报国情无人赏识啊!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怎么解释?其作用是什么?在大醉后,拨亮油灯,抽剑抚摩观看,一觉醒来,只听到营地里嘹亮的军号声。渲染了浓厚的战斗气氛,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军营生活的?从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有什么作用?从军中用餐、演奏军乐、检阅军队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军营生活。。表现了词人豪迈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
内容上:既展示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又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思想上:表露出作者壮心不已和杀敌报国的昂扬斗志上阕描述军旅生活。3.上阕描绘的是什么生活?具体写了哪些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具体写了看剑,闻号,分炙,奏乐,点兵等生活情景。 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4、“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谴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即写作上用了什么修辞) ? 描写了想象中的战斗场面,前句写骑马驰骋,后句写弯弓射箭,从形象(视觉)和声音(听觉)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极其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的激烈紧张。 上句用典,下句夸张,用对偶的形式,句式工整,含义丰富。 表达了自己能够驰骋沙场而冲锋陷阵的强烈愿望和战斗激情。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的“天下事”指 的国家大事?“了却”后是什么样的心情?有什么深刻含义?写了自己凯旋而归,了却心愿的快感,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志,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最高点。收复北方6、“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诗人从想象的幻境回到眼前的现实,从激昂豪壮跌落到深沉痛苦。这既是对岁月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也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排斥、打击主战派的愤慨。表达了对朝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7、下阕描绘的是什么生活?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 通过作者对追忆中军旅经历的描述,抒发作者壮志未酬的沉痛和悲愤。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赋,写。壮,豪壮。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综合比较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