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五四学制)】
专题3 词语
一、单选题
1.(2024·沾化)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B.我读《水浒》不过细嚼慢咽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C.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D.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诗篇。
2.(2024·东营)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巍巍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从未中断,那是因为我们_____了文化之根,没有忽略农耕文明之美。
②一百年来,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_____民族复兴的前途。
③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
A.守卫 找寻 鉴别 B.守住 探寻 鉴别
C.守住 找寻 鉴定 D.守卫 探寻 鉴定
3.(2024·莱西)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码头 飞驰 扭扣 军令壮 B.操纵 桅杆 搔痒 自相矛盾
C.喉咙 瞄准 牛渎 露馅儿 D.胸膛 逛街 踌钱 景阳岗
4.(2024·莘县)下面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万象更新 张灯结采 残灯末庙 相提并轮
B.锣鼓喧天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 一丝不荀
C.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炊烟袅袅 突兀森郁
5.(2024·梁山)下列每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B.习以为常 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 闻所未闻
C.人头攒动 人潮汹涌 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6.(2024·宁阳)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岁月在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B.这个社会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死得其所的。
C.张明活泼开朗,处理同学关系时两面三刀,赢得大家的喜爱。
D.老师教育我们听课时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
7.(2024·曲阜)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津津乐道 沧海桑田 饱经风霜 别出心载
B.囫囵吞枣 匆匆忙忙 准备就叙 因材施教
C.崇山峻岭 漫不精心 烦燥不安 震耳欲聋
D.窃窃私语 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 流连忘返
8.(2024·鄂尔多斯)每组中的三个词语,意思都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
A.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
B.自傲 骄傲 忧伤
C.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万象更新
D.荒凉 凄凉 兴旺
9.(2024·兖州)将表示“看”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我和王强____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____了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书画作品,____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A.观看 瞻仰 欣赏 观赏 B.观赏 瞻仰 欣赏 观看
C.观赏 观看 瞻仰 欣赏 D.观赏 欣赏 瞻仰 观看
10.(2024·市北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还没有放学,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到后背上。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D.考试得了第一名啦!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11.(2023·兖州)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__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12.(2023·兖州)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我____极了,她买菜去了,我在院子里____地等着她。妈妈回来后又在忙着其他的家务,我感到有些____;到了傍晚,妈妈还在洗衣服,此时,我心里____极了。
A.焦急 兴奋 伤心 无奈 B.兴奋 焦急 无奈 伤心
C.兴奋 无奈 伤心 焦急 D.兴奋 伤心 焦急 无奈
13.(2023六下·茌平)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然放 甜腻 沉郁 齿轮 B.无聊 叹息 疑问 熬粥
C.一律 幼稚 耽搁 批苹 D.严俊 哀思 盐酸 恐怖
14.(2023六下·昌邑)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津津乐道 意味深长 饱经风霜 别出心栽
B.囫圈吞枣 勿勿忙忙 准备就序 因材施教
C.重山峻岭 漫不经心 烦燥不安 震耳欲登
D.窃窃私语 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 流连忘返
15.(2023·青岛)资料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严峻 恐俱 倾覆 见微知著
B.寂寞 缺乏 沉郁 司空见贯
C.牺牲 耽搁 建树 焉知非福
D.彻底 唯恐 仲胀 万不得已
16.(2023·市北区)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戛然而止 垂头丧气 无济于是 妙手成章
B.迫不急待 一视同人 饶有趣味 全神贯注
C.头晕目弦 开山鼻祖 奄奄一息 不以为然
D.自愧弗如 过犹不及 引人入胜 悬灯结彩
17.(2023·武城)仔细辨析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万象更新 见微知著 信手拈来 万不得以
B.不可思议 契而不舍 技高一筹 焉知非福
C.全神贯注 头晕目炫 哄堂大笑 斩钉截铁
D.悬灯结彩 迫不及待 戛然而止 高歌曼舞
18.(2023·齐河)下面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吓(hè) 圈养(juàn) 惊惶(huāng) 换然一新
B.道观(guān) 给予(jǐ) 汤匙(chí) 无瑕顾及
C.教诲(huì) 追悼(dào) 徘徊(huái) 锲而不舍
D.搅和(huo) 间断(jiān) 挑剔(tì) 司空见贯
19.(2023·梁山)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妻凉 寂莫 侵袭 心平气和
B.空虚 觉查 拨弄 一去不反
C.幼稚 严竣 领域 伶伶利利
D.证据 清脆 唯恐 精兵简政
20.(2023·莘县)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恐惧 凄凉 B.潮水 野兽 C.帐蓬 救援 D.耽搁 抛弃
21.(2023·德州)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拨弄 挪移 唯恐 五湖四海 B.通宵 机杼 绞邢 见微知著
C.严竣 缰绳 觉察 翻箱到柜 D.熬粥 慈祥 书藉 司空见贯
22.(2023·邹城)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____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_只从细枝末节着眼,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
23.(2023·东平)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张皇 慷慨大方 司空见贯 B.蟋蟀 独出新裁 万象更新
C.枯竭 开山鼻祖 能歌擅舞 D.蓑笠 翻箱倒柜 饶有兴趣
24.(2023·滨城)小明在阅读中积累了一些词语,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qì) 鄙(bǐ)夷 避静 琼楼玉宇 衣衫槛褛
B.栅(zhà)栏 眩(xuàn)晕耽搁 不可抵御 含情脉脉
C.书籍(jí) 侵袭(xī) 会意 潸然泪下 千里迢迢
D.焖(mēn)烧 铭(míng)记拔弄 虚无缥缈 朴实墩厚
25.(2023·和平)填入下面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全市跳远比赛中,小华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小梅说:“小华,你勇夺第一,真了不起!”小明说:“小华,全市比赛高手如林,你能____,真是太厉害了!”
A.战无不胜 B.非同凡响 C.独一无二 D.摘得桂冠
26.(2023·无棣)句中加点字词意思都和前面解释一致的一项是( )
A.走:跑。①兔走触株——《守株待兔》②竞走取之——《王戎不取道旁李》
B.汤:热水。①汤汤乎若流水——《伯牙鼓琴》②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C.之:的。①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②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D.等闲:轻易。①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②等闲识得东风面——《春日》
27.(2023·无棣)我能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
____疾病 ____知识 ____信息 ____文明
A.传播 传授 传递 传承 B.传承 传播 传授 传递
C.传授 传播 传递 传承 D.传递 传授 传承 传播
28.(2023·无棣)对《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带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指东西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小玩具。
D.“闲在”指很自在很清闲。
29.(2023·无棣)下面词语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沸腾(fú téng) 坚硬(jiān yìng) 司空见贯
B.剥削(bō xuē) 依偎(yī wēi) 汹涌澎湃
C.徘徊(pái huái) 慷慨(kāng gǎi) 斩钉接铁
D.倾覆(qīng fù) 飞溅(fēi zhǎn) 见徽知著
30.(2023·诸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B.要把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D.教师是平凡的,但又是多么高尚的职业啊!
31.(2023·东昌府)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定信心 坚决支持 交流经验 交换意见
B.抢救病人 挽救生命 改造自然 改变思想
C.性格鲜明 花儿鲜艳 阳光灿烂 提高眼界
D.任务艰巨 生活艰苦 记录详细 数据准确
32.(2023·东昌府)下面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勤奋刻苦,还在于善于总结方法。
B.陆游虽然早已辞官归家,但是心中仍旧牵挂朝堂,时刻关注国家局势的变化。
C.尽管王勃知道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所以他并不因离别而伤感。
D.即使身处艰难和困苦的境地,他们也依然秉持自我锤炼的态度,勇往直前。
33.(2023·东昌府)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通宵 松弛 勉强(qiáng) 杉杉有礼 再接再厉
B.云霄 奔弛 着(zhuó)落 漫不经心 摩肩接踵
C.元霄 驰骋 着(zháo)急 金碧辉煌 鞠躬尽瘁
D.宵夜 奔驰 倔强(jiàng) 司空见惯 明察秋毫
34.(2023六下·枣庄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声泪具下 杨柳依依 自愧弗如 追根求源
B.万不得已 司空见贯 万象更新 六畜兴旺
C.重见天日 心平气和 不可思异 死得其所
D.五湖四海 见微知著 翻箱倒柜 焉知非福
35.(2023·兰山)下面句子的空缺处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领导____大家为灾区捐款捐物。
②在关键时刻,要____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③通过宣传教育,新道德、新风尚得到了____。
A.发挥 发扬 发动 B.发动 发挥 发扬
C.发动 发扬 发挥 D.发扬 发挥 发动
36.(2023·兰山)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以及加点字的音、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苗圃(fǔ) 焉知非福(yān) 不可思意 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B.惊惶(huāng) 防御(yù) 心平气和 见两小儿辩斗(辩论打斗)
C.倾覆(fù) 惟妙惟肖(xiào) 重见天日 弗若之矣(不如)
D.锲而不舍(qì) 僻静(pì) 见微知著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二、填空题
37.(2024·平邑)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误,选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A.燕(yān)山 匍匐(fú) 白炽(zhí)灯
B.焉知非福 走头无路 死得其所
C.实事求是 迫不急待 舍本逐末
D.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明胜古迹
38.(2024·蒙阴)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后面括号中改正。
严竣 通霄 辨斗 死的其所 再接再历
39.(2023六下·茌平)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翻箱 前所 见 知
见惯 知非 万 已
40.(2023六下·昌邑)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丽丽是____三年是三好学生。
A.陆续 B.连续 C.继续
(2)迷恋成功,前进必然迷失方向;____,居安思危
A.从容应对 B.从容不迫
(3)庐山让我着迷,让我难忘,让我 。
A.想入非非 B.浮想联翩
41.(2023·平邑)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在改正。
(1)责认 肿胀 截然 万不得已
(2)骆驼 漫长 书藉 死得其所
(3)念叨 觉查 寂寞 不可思议
(4)凄凉 侵袭 皎洁 无济于是
42.(2023·莒南)根据要求写成语。
(1)形容路途遥远的成语,如天涯海角
(2)含有数字的成语,如九牛二虎
(3)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如无独有偶
(4)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如鞠躬尽瘁
三、语言表达
43.(2023·德州)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校园里空无一人, 。(安静的环境)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改成陈述句)
(3)毕业在即,难忘小学生活。李丽同学在知识竞赛中,王慧同学在诵读比赛中 ,张华同学在讲故事比赛中 。(横线上填入“夺得第一”意思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44.(2023·莒南)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为一句,使句子更简洁。
(1)斐斐的歌声很甜美。斐斐的舞蹈很有功底。
(2)我们每天锻炼身体。我们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答案解析部分
1.B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A、C、D使用恰当。
B.使用不恰当。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与语境不相符。
故答案为:B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要平时多积累,多总结。
2.B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字、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守住:指保护某物或某人,防止其受到侵害或损失。守卫:指保持某种状态或条件不变,不使其改变。探寻:勘探、找寻;寻求。找寻:寻找或探求某样东西或事情。鉴别:谓辨别真假好坏。常用于对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鉴定:指对人功过、出身和优缺点等的鉴别和评定。根据语境应依次选“守住、探寻、鉴别”。
故答案为:B。
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3.B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纽扣:可以扣合衣服的球状物或片状物。故“扭扣”的“扭"错误。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将士接受军令后所立的保证文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故“军令壮"的“壮"错误。
B.正确。
C.有误,牛犊:小牛,乳牛。故"牛渎”的“渎"错误。
D.有误,筹钱:指想办法把手上的钱弄到最大化,可以借来可以卖东西获得,想尽—切办法。是属于自己都没把握能不能成功的,必须想方设法不计后果的行动。故“踌钱"的“踌"错误。景阳冈:地名。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南景阳冈村。故“景阳岗"的“岗"错误。
故答案为:B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C
A、有误,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故”张灯结采”的”采”错误。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故”相提并轮”的”轮”错误。
B、有误,行善积德:不再做恶,转做好事。故”行善积得”的”得”错误。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故”一丝不荀”的”荀”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B
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A.四个词组“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和“拔得头筹"都表示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所以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
B.四个词组“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和“闻所未闻""的意思并不相同。“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和“屡见不鲜"都表示某事常见,不觉得奇怪或新鲜,而“闻所未闻"则表示从未听说过,也就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与前三者的意思相反。
C.四个词组“人头攒动"人潮汹涌""摩肩接踵"和“人山人海"都是形容人多的场面,所以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B
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6.C
A.饱经风霜:这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的考验,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语境相符。
B.死得其所:这个成语出自《魏书 张普惠传》,原意是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现在多用来称赞那些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与语境相符。
C.两面三刀:这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在背后挑拨是非,两面派的人。与语境不相符。
D.全神贯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与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 C
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7.D
A项“ 别出心载”应写作“别出心裁”;
B项中“准备就叙”应写作“准备就绪”;
C项中“漫不精心”应写作“漫不经心”;
D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8.A
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B项“自傲 骄傲”是看不起人的意思;“忧伤”是难过的意思,
C项“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万象更新”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D项中“荒凉 凄凉”是荒芜;人烟寥落。“兴旺”指兴盛发达的意思。
故答案为: A;
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9.B
观看:做观众;特意地看。观赏:观看欣赏。瞻仰: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欣赏:用喜爱的心情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根据词语意思,结合语境,依次应填“观赏”“瞻仰”“欣赏”“观看”。
故答案为: B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10.D
A、B、C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D选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D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1.D
阅读句子,结合句子中“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以及后面的“丰茂”,应该用“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进行描写作答。
故答案为: D;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12.B
结合课文内容,“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我____极了”这句应填“兴奋”,是非常高兴的意思;“她买菜去了,我在院子里____地等着她”这句应该用“焦急”描述“等”;“妈妈回来后又在忙着其他的家务,我感到有些____”这句中应该用“无奈”,指没有办法;“到了傍晚,妈妈还在洗衣服,此时,我心里____极了。”这句应填“伤心”,是难过的意思。
故答案为: B;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13.B
A项有误,“然放”改为“燃放”,意思是:点燃鞭炮等,使它爆发;
B项正确;
C项有误,“批苹”改为“批评”,意思是:指出优点或缺点;
D项有误,“严俊”改为“严峻”,意思是:严厉、严肃,严重。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14.D
A.有误,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故“栽"错误,应为“裁”。
B.有误,匆匆忙忙∶很着急的样子。故"勿勿"错误,应为"匆匆”。准备就绪︰指一切已经安排妥当,等待下一步的进行。故“序"错误,应为“绪"。
C.有误,崇山峻岭︰形容高大而陡峭的山。故"重"错误,应为“崇"。烦躁不安∶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故"燥"错误,应为“躁”。
D.正确。
故答案为:D
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15.C
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恐惧: 意思是惊慌害怕,惶惶不安。故“俱”改“惧”。
B:司空见惯: 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故“贯”改“惯”。
C:正确
D:肿胀: 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身体某一部分体积增大 故“仲”改“肿”。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6.D
A.有误,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故“无济于是"的“是"错误。
B.有误,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无法等待。故""的""错误。一视同仁:表示对人同等看待,不分厚薄。故“迫不急待”的“急"错误。
C.有误﹐头晕目眩: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故“头晕目弦”的“弦"错误。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边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17.D
A.有误,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因此,“万不得以”应是“万不得已”。
B.有误,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因此,“契而不舍”应是“锲而不舍”。
C.有误,头晕目眩: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因此,“头晕目炫”应是“头晕目眩”。
D.正确。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18.C
A.有误,“惊惶”的“惶”应读huáng”,指恐惧。“换然—新”应改为“焕然—新”,指形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B.有误,“道观”的“观"应读“guàn”,指道教的庙宇。读“guān”时,指看。“无瑕顾及"应改为“无暇顾及”,指没有功夫顾及到。
C.正确。
D.有误,“间断”的“间"应读“jiàn”,指隔开;不连接。读“jiān”时,指方位词。中间。“挑剔"的“剔"应读"tī”,指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司空见贯”应改为“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故答案为:C
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19.D
A. 妻凉 ——凄凉:寂寞冷落;悲凉。寂莫 ——寂寞:孤独冷清。
B. 觉查 ——觉察:发觉;看出来。 一去不反 ——一去不返:形容人离去后音讯全无或事物消逝无踪。
C. 严竣 ——严峻:严厉;不宽松。 伶伶利利 ——伶伶俐俐:指机灵;灵活的意思。
D.正确。
故答案为:D。
考查字形辨析。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0.C
A、B、D正确。
C.有误,帐篷: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故“蓬”错误,应为“篷”。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21.A
A:正确;
B:有误,“绞邢”应改为“绞刑”;
C:有误,“严竣”应改为“严峻”,“翻箱到柜”应改为“翻箱倒柜”;
D:有误,“书藉”应改为“书籍”,“司空见贯”应改为“司空见惯”。
故答案为: A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22.A
因为:表示原因。就:凑近;靠近。如果:连词。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假设,下半句推出结论或提出问题,常用“那么”“那”“则”“就”等词呼应。便:读[biàn]时,指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但:只;仅仅。却: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根据字词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但”“却”“如果”“便”。
故答案为: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3.D
A.有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故“司空见贯”的“贯"错误。
B.有误,独出心裁: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故“独出新裁”的“新”错误。
C.有误,能歌善舞: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故“能歌擅舞”的“擅”错误。
D.正确。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24.B
A.有误,“亲戚”的“戚”应读“qi”,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或这个家庭的成员。“避静”应改为“僻静”,指离中心地区远而安静。
B.正确。
C.有误,“侵袭”的“袭”应读“xí”,指趁人不备,突然攻击。
D.有误,“焖烧”的“焖”应读“mèn”,指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带有 一定量水的锅中,扣紧锅盖,用文火慢煮,使物熟汤干。“拔弄”应改为“拨弄”,指来回拨动。“朴实墩厚”应改为“朴实敦厚”,指待人温和宽厚。
故答案为: B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5.D
结合句子的意思,句子中“勇夺第一”与D项中“摘得桂冠”意思一致,都是获得了第一名的意思。结合对各项中词语的理解,应该选择D项。
故答案为: D;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26.A
A项中对“走”的理解是正确的;
B项中“汤汤乎若流水”中“汤汤”是水势盛大的样子,这项理解错误;
C项“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代词,指的是鸿鹄;
D项“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等闲”指的是平常的意思;
BCD三项中加点词语与后面的句子中汉字字义不一致。
故答案为: A;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27.A
描述“疾病”应该用“传播”,指传染、散布的意思;描述“知识”应该用“传授”,指传承、教授的意思;描述“信息”应该用“传递”,指从一方传到另一方;描述“文明”应该用“传承”;指传播、继承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动词进行搭配。
故答案为: A;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28.C
结合各项中表述,ABD三项中对“京味儿”词语的理解是正确的;
C项中“玩意儿”指的是“物品或者东西”的意思,这项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29.B
A项“沸腾(fú téng)”应读fèi téng,“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B项中词语加点字读音正确,词形正确;
C项“慷慨(kāng gǎi)”应读kāng kǎi,“斩钉接铁”应写作“斩钉截铁”;
D项中“飞溅(fēi zhǎn)”应读fēi jiàn;“见徽知著”应写作“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 B;
题目考查对词语读音、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0.D
A.有变化,“卖弄”原是贬义词,在此为褒义词。
B.有变化,“顽固”原是贬义词,在此为褒义词。
C.有变化,“狡猾”原是贬义词,在此为褒义词。
D.没有变化,是褒义词。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感彩的辨析能力,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31.C
A、B、D正确。
C.有误,“提高眼界”错误,应为“开阔眼界”。
故答案为: C
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32.C
A、B、D正确;
C.有误,两句是转折关系,故改为“尽管……但是……”。
故答案为: 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3.D
A.有误,“勉强”的“强”应读“qiǎng”,指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杉杉有礼”应改为“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B.有误,“奔弛”应改为“奔驰”,车、马等急速奔跑。
C.有误,“元霄”应改为“元宵”,指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由元宵节的应时食品而得名。
D.正确。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4.D
阅读各项,A项中“声泪具下”应写作“声泪俱下”;
B项中“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C项中“不可思异”应写作“不可思议”;
D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5.B
发挥:把内在的性能、作用、力量尽量表现出来。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发动:使行动起来。结合语境依次应选:发动、发挥、发扬。故选:B。
故答案为: B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36.C
A.有误,“苗圃”的“圃”应读“pǔ”,指种植蔬菜、瓜果、花草等的园地。“不可思意”应改为“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B.有误,“惊惶”的“惶”应读“huáng”,指恐惧。辩斗:争辩;争论。
C.正确。
D.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指雕刻。
故答案为: C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7..zhí—chì;头—投;急—及;明—名
A 、白炽( zhí )灯-chì ,最常用的一种电灯。采用真空或充有惰性气体的玻璃灯泡,电流通过时,灯丝白热发光。
B 、走头无路——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C 、迫不急待——迫不及待,紧迫得不容等待。
D 、明胜古迹——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故答案为:zhí—chì、头—投、急—及、明—名
本题考查易误读字的字音和错别字。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38.竣——峻;霄——宵;辨——辩;的——得;历——厉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严峻:严厉;不宽松。故“严竣”的“竣"应改为“峻”。
通宵:整夜。故“通霄"的“霄"应改为"宵”。
辩斗:争辩;争论。故“辨斗"的“辨”应改为“辩”。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故“死的其所"的“的"应改为“得”。
再接再厉: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故“再接再历”的"历"应改为"厉”。
故答案为:竣——峻;霄——宵;辨——辩;的——得;历——厉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9.倒柜;未有;微;著;司空;焉;福;不得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司空见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故答案为:倒柜、未有、微、著、司空、焉、福、不得
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40.(1)B
(2)A
(3)B.
(1)A.陆续:一个挨着一个。B.连续:没有间断。C.继续:没有停止。依据意思结合语境可知:丽丽三年都是三好学生,没有间断。故选“连续"。
(2)A.从容应付: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B.从容不迫:沉着镇定,不慌不忙。依据意思结合语境可知:迷恋成功,前进必然迷失方向; 从容应对 ,居安思危 。故选“从容应对"。
(3)A.想入非非:思想进入了虚幻的境地。比喻脱离实际,胡思乱想。B.浮想联翩:形容一个又一个想法不断地涌现出来。依据意思结合语境可知:庐山让我不断涌现新的想法,故选"浮想联翩"。
故答案为:(1)B;(2)A;(3)B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41.(1)认—任
(2)藉—籍
(3)查—察
(4)是—事
(1)“责认”应改为“责任”;
(2) “书藉”应改为“书籍”;
(3)“ 觉查”应改为“觉察”;
(4) “无济于是”应改为“无济于事”。
故答案为: (1)认—任; (2) 藉—籍;(3) 查—察;(4) 是—事
这道题考查了字形,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不要写成同音字或形近字,平时要注意多识记。
42.(1)鞭长驾远
(2)三心二意
(3)古为今用
(4)大公无私
(1)鞭长驾远:指路途遥远。符合题意;
(2)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含有数字的成语“三”与“二”。符合题意;
(3)古为今用:吸收古代的优点,摒弃缺点,以使现代更进步。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古”与“今”;符合题意;
(4)大公无私:比喻一心为公,毫无私心;常用来歌颂人的优良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鞭长驾远;(2)三心二意;(3)古为今用;(4)大公无私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3.(1)安静得仿佛地上掉了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3)摘得桂冠;喜获金牌
(1)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根据提示仿写的句子也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环境的安静。比如, 校园里空无一人,安静得仿佛地上掉了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2)把“哪”改成“不”,把问号改为句号。
(3)考查了四字词语及近义词。对四字词语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词语含义,然后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解答。表示夺得第一的四字词语有:摘得桂冠、喜获金牌。
故答案为:(1)安静得仿佛地上掉了一根针都能听得到;(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3) 摘得桂冠 喜获金牌
这道题考查了仿写句子,修改病句和词语运用。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分析和作答。
44.(1)斐斐的歌声不但很甜美,而且斐斐的舞蹈很有功底。
(2)如果我们每天锻炼身体,我们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1)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但……而且……”相连,中间用逗号。
(2)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中间用逗号。
故答案为: (1)斐斐的歌声不但很甜美,而且斐斐的舞蹈很有功底。(2)如果我们每天锻炼身体,我们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