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第1课时 城镇化的概念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第1课时 城镇化的概念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1课时 城镇化的概念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安徽巢湖期中)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21年上海市与湖北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
行政区 上海 湖北
人口自然增长率/% -0.92 -0.88
城镇人口比重/% 89.3 64.1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17.3 8.7
三大产业结构/% 0.2∶26.5∶73.3 8.3∶41.7∶50.0
1.衡量上海与湖北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三大产业结构
D.城镇人口比重
2.导致湖北与上海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增长率
B.经济发展水平
C.工业发展规模
D.城镇人口规模
(2024湖北武汉阶段练习)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某年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国家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发展中国家是(  )
A.美国 B.比利时
C.阿根廷 D.巴西
4.关于城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B.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C.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的增加
D.城镇化水平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
(2024山西晋城期中)都市圈建设演进主要指都市圈形成后各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圈域范围的扩大,以及都市圈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某发达国家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雏形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下图为该国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都市圈建设阶段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6.该都市圈建设阶段,人口集中程度(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浙江温州期中)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浙江省县级龙港市(原隶属苍南县),行政区域不变。龙港市是全国首个镇改市,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之称。其中龙港新城的前身是海涂围垦工程。下图为龙港市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龙港市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国家政策 B.产业集聚
C.人口迁入 D.临江靠海
8.龙港新城的发展有利于(  )
①全面从事非农产业 ②促进城镇化 ③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 ④沿海生态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河南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贺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农业地级市,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农村人口占比高。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市成立最晚,城市规划起步较慢,是唯一地区生产总值没有达千亿的市,城镇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与全国、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大。截至2016年底,贺州市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而同时期全国已迈入成熟的工业化时代,全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抽样调查显示:贺州市人口2010年为195.4万人,2015年为202.6万人,2020年为201万人,相应的人户分离(行政区域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人口分别为13.58万人、21.36万人、34.4万人。下图示意2010—2020年贺州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1)概括2010—2020年贺州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2)分析2010—2020年贺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成因。
(3)试为加快推进贺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1课时 城镇化的概念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D 2.B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越大,城镇化水平越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C 4.A 解析 第3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读图可知,横轴表示城镇人口比例,代表城镇化水平高低。纵坐标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判断是否为发达国家。美国和比利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高,为发达国家,A、B错误;阿根廷和巴西均为发展中国家,其中阿根廷的城镇人口比例更高,因此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发展中国家是阿根廷,C正确,D错误。故选C。第4题,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A正确;读图可知,阿根廷、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于部分发达国家,B、D错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C错误。故选A。
5.C 6.B 解析 第5题,②时期都市圈空间结构基本为“点—线”构成的核心与外围结构,结构简单,为雏形阶段;①时期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圈域内中小城市间形成合理有序的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围绕一些地方核心城市形成功能独立且相对单一的小城市圈,结构趋于合理,为成熟阶段。②③①正确,C正确。故选C。第6题,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圈最大;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雏形阶段。人口集中程度②>③>①,B正确。故选B。
7.B 8.C 解析 第7题,区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原龙港镇撤镇改市虽然是国务院批准的,但也正是因为产业集聚,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具有由镇直接改市的实力,A错误,B正确;人口迁入和临江靠海的位置能够促进城镇化,但不是主要驱动力,C、D错误。故选B。第8题,由材料可知,龙港新城的前身是海涂围垦工程,龙港新城的发展有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但从其临江靠海的位置看,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业较发达,全面从事非农产业不现实,沿海生态受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生态不稳定,①④错误;龙港新城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发展,新城建设增加用地面积,可以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问题,②③正确。故选C。
9.答案 (1)贺州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较慢;城镇化总体规模较小;城镇化质量不高等。
(2)贺州市工业化程度低,城镇缺少大规模产业支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造成城市人口集聚慢,制约城镇化水平提高;贺州市传统农业占比大,城镇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不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少,直接影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贺州市经济实力弱(经济总量小且增长缓慢),政府难以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影响城镇容纳人口的数量;贺州市城市规划起步晚,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化水平低,难以辐射带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等。
(3)合理规划城镇,拉大城镇框架,提高城镇品位;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吸纳水平;加快产城融合,吸引更多农业人口进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等。
解析 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可知,贺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农业地级市,农村人口占比高,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市成立最晚,城市规划起步较慢,城镇化质量不高;贺州市户籍人口2010—2020年的城镇化率介于13.20%~14.3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介于35.29%~49.27%,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镇化提升速度较慢;城市人口基本在200万左右,城镇化总体规模较小。第(2)题,结合材料“贺州市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可知,贺州市工业化程度较低,城镇缺少大规模产业支撑,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导致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意愿降低,制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贺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农业地级市,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城镇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不发达,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口较少,对该地城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贺州市与周边城镇相比,是唯一地区生产总值没有达千亿的市,其经济实力薄弱,政府难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的发展,来带动该地城镇化的发展;贺州市由于城市规划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化水平低,难以辐射带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城镇对周边的吸引力来聚集人口,达到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目的;贺州市由于城镇规划起步较晚,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城镇,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镇品位;由于当地生产总值较低,政府需要加大社会融资,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吸纳水平;由于该地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是传统的农业地级市,因此可以加快产业融合,吸引更多农业人口进城;该地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以此来达到增加城镇人口吸引力的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