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4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陕西咸阳期中)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图,完成1~3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①廉价劳动力 ②土地资源 ③资金 ④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B.利用区位优势,大量迁入重工业
C.加快科技发展,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3.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的影响是(  )
A.加大了北京人口、交通运输等压力
B.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重环境污染
D.加快人才外流,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推进沿江城市由各自发展转向城市群协调发展。读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分布图,完成4~5题。
4.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海运条件优越
C.平原面积占比大
D.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数量多
5.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协调发展可以(  )
①消除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②加快人员、商品的流通 ③促进城市间的优势互补 ④推动区域的城镇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四川南充期中)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的比较优势是(  )
A.地理位置 B.土地和劳动力
C.交通和通信 D.科技和文化
7.以下发展方向符合天津市功能定位的是(  )
A.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B.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C.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D.全国文化中心
8.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②加强区域资源联系,打造资源型产业区 ③发挥各自区域优势,促进区域分工与协作 ④改善区域基础设施,鼓励人才流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四川南充期中)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中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将城市分为滞后型、中等型、较发达型、发达型。下图为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
A.距离较远
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10.京津冀城市群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型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
B.中等型城市恶性竞争严重
C.除发达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2024江苏镇江阶段练习)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重大的国家战略发展区域,正面临着城市扩张过快、城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长三角城市群95%的城市已经发生城市蔓延,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1990—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扩张速度时序演变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长江经济带全域的城市扩张速度(  )
A. 2010年之前主要受下游地区影响
B. 2010年之后主要受上游地区影响
C. 2010年扩张速度在整个时段最快
D.整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波动变化
12.2015年后各区域的城市扩张速度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城镇化速度下降
C.国家政策的调控
D.城市病现象严重
13.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可行的是(  )
A.上游地区吸引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就地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区的宜居性和活力
B.中游地区增强中心城区人口吸纳和承载力,缓解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用地压力
C.下游地区注重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发展质量,加快大城市核心功能的疏解
D.下游地区注重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发展质量,加快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
(2023浙江舟山期末)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
A.产业基础好 B.距北京近
C.准入门槛低 D.生态环境优
15.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可以(  )
①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②促进区域产业趋同 ③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均衡 ④增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24陕西西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我国的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实力最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无锡、苏州等26个市。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约有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长三角城市群是共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还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上图为长三角城市群示意图。
(1)分析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地理条件。
(2)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积极意义。
(3)基于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说明加快长江干支流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对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影响。
第四章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1.C 2.A 3.B 解析 第1题,京、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科技和人才,③④正确;两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土地资源有限,是两城市的劣势,①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A正确;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重工业,B错误;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赶超京津地区,C错误;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资源,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D错误。故选A。第3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减小北京人口、交通和教育等压力,A错误;分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正确;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减轻环境污染,C错误;加快人才外流,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不是对北京的影响,D错误。故选B。
4.A 5.D 解析 第4题,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落差较大,径流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而长江三角洲水能资源缺乏,A正确;成渝城市群位于内陆,没有海运条件,B错误;相对于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所在地区平原占比更大,C错误;成渝城市群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只有成都,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有杭州、南京、合肥,D错误。故选A。第5题,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会改善城市之间的生态环境问题,但不会消除环境污染问题,①错误;城市群协调发展能加强城市之间的商贸往来,加快人员、商品的流通,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促进城市间的优势互补,推进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的城镇化进程,②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B 7.C 8.D 解析 第6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价格较低,河北省的优势是资源、土地租金、劳动力,B正确;地理位置、交通发达和信息通畅、科技文化水平高都是京津的区位优势,A、C、D错误。故选B。第7题,结合天津市区域特征,向外输出工业制成品、产业与技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符合天津市功能定位,C正确;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是河北省的功能定位,A、B错误;北京的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D错误。故选C。第8题,三个城市定位各不相同,故京津冀地区应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地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并非只提高第二产业或资源型产业比重,①②错误,③正确;改善区域基础设施,积极制定人才流入政策,有利于该区域经济发展,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D 10.A 解析 第9题,张家口、承德紧邻北京,距离大城市较近,A错误;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因此说张家口、承德与中心城市信息交流较少是不正确的,B错误;张家口、承德和北京产业部门差异大,由于产业部门差别较大,北京和张家口、承德的产业联系较弱,因此在张家口以及承德一带形成“大都市阴影区”,C错误,D正确。故选D。第10题,京津冀地区发达型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人口、资金等高度集中于发达型城市,故该地缺少较发达型城市,A正确;读图可知,该区中等城市数量有限,并不存在竞争严重的状况,B错误;该区域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规模较大,C错误;该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高,内外联系方便,D错误。故选A。
11.A 12.C 13.C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2010年之前下游地区城市扩张面积大,占全流域的比重大,故2010年之前主要受下游地区影响,A正确;2010年之后上游地区城市扩张面积较小,B错误;扩张速度最快应该是折线最陡的时段,应是2000—2005年,图中无法确定2010年的扩张速度,C错误;图中显示,全域城市扩张速度波动较大,呈现增长—减少—增长—减少波动,D错误。故选A。第12题,由于城市扩张过快、城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国家进行政策的调控,使城市扩张速度大幅度下降,C正确;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使有些区域的城市扩张速度加快,A错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城镇化速度较快,B错误;城市病会影响城镇化,但导致城市扩张速度大幅度下降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C。第13题,下游地区城市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城市压力大,应加快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上游地区城市吸引力相对较弱,应吸引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就地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区的宜居性和活力,A不符合题意;中游地区城市扩张快,应增强中心城区人口吸纳和承载力,缓解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用地压力,B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A 15.C 解析 第14题,结合所学区域知识可知,与张家口相比,唐山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因此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A正确;由图可知,与张家口相比,唐山距离北京较远,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准入门槛,且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区域内部的准入门槛应差异很小,C错误;唐山经济发达,人类活动较多,而张家口工业生产活动较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唐山生态环境相比于张家口并不占优,D错误。故选A。第15题,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加快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协作,①正确;区域产业趋同会加剧区域内部的竞争,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②错误;各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小循环不可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③错误;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增强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增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 (1)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且处于东部海岸带的中点附近,地理位置优越;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国际贸易中心,经济基础雄厚;上海科技、信息发达,技术人才丰富;交通运输条件发达,对国内、国际联系便捷度高且交流频繁等。
(2)发挥区域联动功能;推动沿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等。
(3)完善长江流域交通网络体系,加强区域间联系;缩短航运时间,提高物品运输效率;协同共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海陆、河海联运;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区域城市群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等。
解析 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最发达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且处于东部海岸带的中点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有非常便捷的海陆交通运输,对国内、国际联系便捷度高且交流频繁;上海市工业基础雄厚,周围农业发达,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经济腹地特别广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科技信息发达,劳动力充足且素质较高等。第(2)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能够发挥长江经济带与我国其他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动功能;长三角地区科研实力雄厚,研发经费充足,发展规划的制定能够推动沿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处于共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发展规划的制定能够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等。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本地区加快长江干支流高等级航运网建设,对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完善了本地区交通网络体系,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长江干支流高等级航运网建设,使得人们出行时间大大缩短,方便居民出行,提高物品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加快长江干支流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可以实现海陆、河海联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提升了区域城市群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强了该区域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