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湖北黄石期末)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
2.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环保意识淡
C.农作物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2024海南三亚期末)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完成3~4题。
3.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
4.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3河北唐山期末)渡渡鸟体形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非洲毛里求斯。16世纪,毛里求斯先后被葡萄牙、荷兰霸占。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鸟当作一种游戏,直到1681年殖民者捕猎了最后一只渡渡鸟。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当地特有珍贵树木——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据此完成5~6题。
5.殖民者疯狂捕猎渡渡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 )
A.崇拜态度 B.敬畏态度
C.征服态度 D.适应态度
6.渡渡鸟的灭绝会直接导致当地( )
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地盐碱化 D.食物链面临崩溃
7.(2024广东深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情况,并表示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
材料二 据观测,河北地区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是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每月分布状况。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图1
图2
(1)结合图文,简述我国河北地区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2024湖北十堰期末)近地面臭氧主要由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现已取代PM2.5成为多个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洛杉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世界上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图为洛杉矶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
8.洛杉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洛杉矶臭氧污染严重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达,汽车保有量高 ②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 ③工业发达,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 ④地处沿海,空气湿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全国专题练习)库尔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北倚天山山脉,南邻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南北疆交界地区的咽喉城市,南北疆主要通道218国道与314国道从其两侧穿过。库尔勒市大气颗粒物来源复杂,空气污染严重。下图示意库尔勒市及周边地区冬季PM10浓度权重轨迹(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在某个时间段内空气污染越严重)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春季相比,冬季库尔勒市PM10的来源中更多的是( )
A.沙尘天气 B.施工扬尘
C.汽车尾气 D.燃煤取暖
11.导致库尔勒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
①盛行西风 ②山谷风 ③东北季风 ④冬季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库尔勒市地处南北疆交界地区的咽喉,对其空气污染的主要影响是( )
A.车流量大,尾气污染严重
B.南北通畅,利于污染物南下
C.经济发达,浊岛效应显著
D.山间盆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024湖北襄阳期末)2023年10月27日,厦门筼筜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湖水域面积1.7平方千米,曾污染严重。借助生态浮床(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等生态修复技术,筼筜湖从“鱼虾绝迹”蝶变为“白鹭伴舞”。下面左图是筼筜湖示意图,右图是筼筜湖生态浮床景观。据此完成13~14题。
13.筼筜湖曾污染严重的原因是( )
①接纳周边汇水,水质较差 ②水体较封闭,交换不充分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水域面积小,自净能力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海马齿是筼筜湖生态浮床所选择的植物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浮力大 B.抗风浪
C.耐盐碱 D.生长慢
(2023云南昆明二模)研究发现,强大的极地涡旋(位于对流层中上部至平流层,绕极地高空旋转的冷性低压系统)阻碍了臭氧的输入,是形成极地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臭氧空洞多出现在南极,而北极较少出现。2023年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报告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较低水平。据此完成15~17题。
15.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北极同时出现
B.出现处臭氧浓度为零
C.夏秋季面积最大
D.主要出现在平流层
16.造成北极地区较少出现“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角 B.海水运动
C.下垫面状况 D.人类活动
17.若南极臭氧空洞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将会导致 ( )
A.全球变暖趋势增强
B.全球年总降水量增多
C.南极海洋浮游植物减少
D.南极平流层气温升高
18.(2024湖北黄冈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护城河,亦作濠,是指以天然为主、人工挖掘为辅的围绕城墙的河,古时具有防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湖北省某市拥有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其最宽处超过250米,一度水污染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过两次大面积的清淤,1991年采用的是传统的清淤方式,先将河中的水排干,再用人工或大型掏挖设备在河床底部掏挖淤泥;2019年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的工艺(由绞吸船从河底绞吸淤泥到淤泥处理车间,对淤泥进行脱水固化处理后集中外运)清淤。下图为1991年和2019年清淤水上作业图和2019年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流程图。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护城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防治护城河水污染的措施。
(3)与传统的清淤方式相比,分析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的优势。
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C 2.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区域草地变成旱地,牧场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并以畜牧业为主,而且存在过度放牧现象,因此最可能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C正确;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少,A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该地的自然植被为草地,不存在森林锐减的环境问题,B错误;示意图中没有关于该地矿产资源的信息,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矿产资源枯竭,D错误。故选C。第2题,注意题干中问的是根本原因。从图中看,该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环保意识淡,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出现荒漠化,B正确;人为原因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自然原因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A错误;农作侵入牧区是粮食短缺导致的,而粮食短缺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因此农作侵入牧区不是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且环保意识淡才是根本原因,C错误;土地生产力下降是环境问题加剧的结果,不是环境问题的原因,D错误。故选B。
3.B 4.B 解析 第3题,固体废弃物主要占用空间,污染周围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但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交通、城市规模和发展影响不大。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4题,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城市环境,同时把一些能够回收利用的再充分利用起来,节约了自然资源,①③正确;不会抑制臭氧消耗,②错误;对耕地面积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B。
5.C 6.B 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16世纪,毛里求斯先后被葡萄牙、荷兰霸占。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鸟当作一种游戏,直到1681年殖民者捕猎了最后一只渡渡鸟,说明殖民者疯狂捕猎渡渡鸟,最终造成渡渡鸟灭绝,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征服态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由材料可知,渡渡鸟灭绝后,当地特有珍贵树木——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说明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与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食物链面临崩溃无关,A、C、D错误。故选B。
7.答案 (1)河北地区污染物增多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从不同季节来看,冬季燃煤取暖较多,是冬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春季升温快,地表干燥,扬尘较多,是春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从全年来看,机动车占比最大,是全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能见度低,影响人们正常的交通出行;雾霾天气易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使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等。
(3)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减少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加强雾霾治理的立法和执法等。
解析 第(1)题,读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每月分布状况图可知,河北省空气污染来源主要受扬尘、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影响;空气污染指数呈现出季节变化,冬季最严重,其次是春季;夏秋季节污染较轻;冬季气温较低,居民燃煤取暖,使得大气中污染物增加,燃煤是冬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地表缺水干燥,加之春季风力较大,易出现扬尘,造成空气污染,扬尘是春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从全年尺度看,机动车占比最大,是全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第(2)题,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雾霾天气能够降低能见度,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雾霾的本质是微小颗粒物,容易被人吸入鼻腔与气管中,会引起鼻炎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雾霾天气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破坏生态环境。第(3)题,大气中固体尘埃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减少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角度来回答减少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角度来说,可以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且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并且减少建筑工地以及交通运输中产生的扬尘,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治理污染物的角度来说,可以加强雾霾治理的立法和执法,控制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对现存的污染物进行及时的治理等。
8.B 9.A 解析 第8题,据材料“近地面臭氧主要由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可知,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气温高、光照强,风力较小,污染物容易集聚,由此造成光化学反应速率快,近地面生成的臭氧浓度最大,因此洛杉矶夏季臭氧污染最严重,B正确;其他季节太阳辐射减弱,降水增多,臭氧浓度有所下降,A、C、D错误。故选B。第9题,洛杉矶经济发达,汽车保有量高,汽车尾气排放量多;工业发达,以石油为主要能源,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该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严重的臭氧污染,故①②③正确;地处沿海,空气湿度大,会削弱光照,不利于光化学反应,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D 11.C 12.B 解析 第10题,库尔勒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产生的PM10与春季相比要更多,D正确。春季地表更干燥、多大风天气,沙尘天气更多,A错误。施工扬尘、汽车尾气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B、C错误。故选D。第11题,库尔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地处西风带,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冬季西南风挟带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使库尔勒市产生严重污染,①正确;冬季风(西北风)有利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和北疆沙漠地区的污染物到达库尔勒市,④正确;山谷风是微观尺度的环流,不能将远方的污染物输送过来,②错误;东北方向大气污染物少,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2题,库尔勒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西北方的哈萨克斯坦和北疆,由材料可知,库尔勒市地处南北疆交界地区的咽喉地带,南北疆主要通道218国道与314国道从其两侧穿过。南北疆的分界线是天山山脉,说明两条国道必穿越天山山脉,山区交通选线需经鞍部地形,再沿南北两侧的谷地通行。鞍部地势较山峰低,使沙尘容易从北疆进入南疆。而不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B正确,D错误。题意要求分析库尔勒市地形对空气污染的影响,而不是尾气污染或工业污染,A、C错误。故选B。
13.D 14.C 解析 第13题,筼筜湖承载周边汇水,成为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受纳体,水质较差,①正确;湖区狭长,水体交换不充分,②正确;该地降水丰富,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对筼筜湖水量影响小,③错误;水域面积小,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④正确。故选D。第14题,生态浮床的植物是种植于浮床床体上,不需要浮力大,A错误;据图,海马齿株体矮小,抗风浪作用小,B错误;筼筜湖与西海域有水道连接,湖水盐度较高,选择的植物需耐盐碱,C正确;生态浮床选择的植物需生长速度快,才能快速、大量吸收水体中的盐分和重金属,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D错误。故选C。
15.D 16.C 17.D 解析 第15题,由材料可知,臭氧空洞多出现在南极,而北极较少出现,A错误;南极臭氧空洞是指臭氧浓度下降,而不是为零,B错误;南极臭氧空洞出现在春季到夏季,也就是9—10月,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中,再结合材料,极地涡旋开始出现,阻碍了臭氧的输入,是形成极地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而极地涡旋位于对流层中上部至平流层,可知南极臭氧空洞主要出现在平流层,D正确。故选D。第16题,由材料可知,强大的极地涡旋是绕极地高空旋转的冷性低压系统,阻碍了臭氧的输入,故其形成需要极低的温度,南极大陆海拔高,冰雪广布,气温极低,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广阔,相对南极温度较高,故造成北极地区较少出现“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状况,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7题,若南极臭氧空洞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将会使得全球变暖趋势减缓,A错误;对全球年总降水量的影响小,B错误;因臭氧的保护,南极海洋浮游植物增加,C错误;臭氧分布在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增加会增强对紫外线的吸收,使得南极平流层气温升高,D正确。故选D。
18.答案 (1)社会经济的增长,人口迅速增加;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医疗废水等的排放;河流管理不到位;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淡薄。
(2)对沿河工厂污染物的排放实行监测,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需要综合治理和法规管理;注入新的活水,降低污染物浓度;及时清淤,雨污分离;加强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注重公众环境。
(3)节约水资源,减少生态破坏;无需大型掏挖设备,减少对河床的破坏;封闭施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淤泥变成含水率极低的泥饼,可直接利用,无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解析 第(1)题,城市水污染与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水多有密切的关系;河流管理不到位,与排水系统不完善有关。古代护城河和城墙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现今护城河主要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淡薄。第(2)题,防治水污染应从污水源头、政府管理、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回答。减少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量并达标排放,加强法规管理,对沿河污染物的排放实行监测,违法必究,加大违法惩罚力度;已经污染了要及时治理、清淤,可以注入新的活水,降低污染物浓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第(3)题,采用传统的清淤方式比较落后,先将河中的水排干,再用大型掏挖设备在河床底部掏挖,这样不仅对河床造成一定的威胁,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不用排干护城河河水,节约了水资源,封闭式施工不会产生臭气、扬尘等环境污染,对周边居民影响小。也不需要大型掏挖设备,对河床破坏小。淤泥压缩后的泥饼含水率极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可直接填充低洼处,提高资源利用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