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B.都濒临海洋
C.都是丘陵地区
D.都分布有发达国家或地区
2.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稠密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气候温暖湿润
B.种植业历史悠久
C.现代工业起步早
D.农业发展水平高
(2024山东聊城期中)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和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下图为南非人口密度示意图。完成3~4题。
3.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堡人口核心区的形成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早
4.南非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
①人口密度东高西低 ②呈“多核心”集聚分布 ③内陆人口分布均衡 ④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河北邯郸期中)下面两表分别反映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和世界部分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据此完成5~6题。
纬度 >60°N 40°N~ 60°N 20°N~ 40°N 0°~ 20°N 0°~ 20°S 20°S~ 40°S >40°S
人口占 世界总 人口 比例 0.4% 30% 49.4% 10.4% 6.1% 3.5% 0.2%
地区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面积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人口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依据材料分析,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
D.苏门答腊岛
6.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大的原因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
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7.(2024河南南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分布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下表为我国某年人口垂直分布统计表。
海拔/m ≤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2 000 2 000~4 000
人口数量/万人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
人口比重/% 64.9 17.1 7.7 8.9 1.4
人口密度/(人·km-2) 508 200 53 42 5
 (1)简述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
(2)从人文因素角度,分析形成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3)青藏高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说明限制其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江西赣州期中)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映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下表示意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年份 2000 2010 2020
全国 0.711 0.718 0.735
胡焕庸 线两侧 东南半壁 0.517 0.534 0.566
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
四大地区 东部 0.365 0.398 0.427
中部 0.302 0.305 0.336
西部 0.773 0.765 0.771
东北 0.449 0.459 0.504
8.据表分析(  )
A.我国人口分布趋于分散
B. 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趋于分散
C.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
D. 2000—2010年,东南人口更加集中
9.2010—2020年,西部人口分布趋势(  )
①有助于地区均衡发展 ②有助于人民享受现代化成果 ③利于西部各地乡村振兴 ④利于持续保障该地区生态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影响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
C.政策 D.社会发展状况
(2024河南濮阳期中)西藏自治区的“一江两河”地区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和拉萨河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选项中人口聚居地面积最大的是(  )
A.3 500~3 599米
B.3 600~3 699米
C.3 700~3 799米
D.3 800~3 899米
12.“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势高低 B.气温高低
C.植被多少 D.降水多少
13.该地区3 500~3 599米最可能(  )
A.炎热潮湿 B.寒冷干燥
C.谷宽地平 D.坡陡地狭
14.(2024山东济宁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的海水淡化技术等少数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4年总人口约309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占1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2)。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
图1
图2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2)试说明卡塔尔外籍人口主要来源国的共同特征。
(3)分析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B 2.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东亚,乙地位于南亚,丙地位于欧洲西部,丁地位于北美东部。其中乙地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四地都濒临海洋,地形以平原为主;甲、乙两地多分布有发展中国家。故选B。第2题,四地人口稠密的共同原因主要是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展条件较好。故选A。
3.B 4.A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和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约翰内斯堡地处世界最大金矿区(兰德金矿区),矿业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集聚,故B正确;与约翰内斯堡相比,开普敦纬度更高,为临海城市,应更凉爽,A错误;约翰内斯堡为内陆城市,缺乏便利的海运条件,C错误;开普敦开发历史更早,D错误。故选B。第4题,结合图例并读图可知,南非人口分布不均,密度东高西低,呈“多核心”集聚分布,①②正确,③错误;沿海人口密度高于内陆,但不是递减,在内陆地区也存在人口高密度区,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故选A。
5.C 6.A 解析 第5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北欧(纬度大部分>60°,该区域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0.4%),严寒且冬半年白昼时间短,人口较少,A错误。亚马孙平原(纬度位置为0°~20°S,该区域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6.1%)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环境恶劣,人口极少,B错误。尼罗河三角洲(纬度位置为20°N~40°N,该区域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49.4%),埃及超过1亿人口,挤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人口密度大,C正确。苏门答腊岛(纬度位置为0°~20°N和0°~20°S,该区域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16.5%)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人口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C。第6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海岸线曲折使得海岸线较长,海湾凹进陆地,使得200千米的范围较大,A正确。与山地少,平原占比高及纬度跨度大,面积广无关,B、C错误。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海岸线较平直,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较小,D错误。故选A。
7.答案 (1)不同海拔地带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差异显著;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人口密度越小。
(2)海拔越高,山地、崎岖高原和丘陵等地形的占比越大;因地形地质复杂,地势起伏大,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经济比较落后;不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限制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较小。
(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缺氧,超出人们生活生存的极限;热量不足,多冻土,土壤发育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人口密度小。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海拔不同,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差异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密度减小。第(2)题,海拔越高,山地、高原和丘陵等地形所占的比重越大,地形地质条件越复杂,地势起伏越大,经济发展基础较差,开发难度大;对外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居住、生产环境较差,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限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较小。第(3)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高寒缺氧,不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气温低,热量不足,冻土广布,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等。
8.D 9.D 10.A 解析 第8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在各个地区多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人口分布趋于集中,排除A;2010到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增加,说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增加,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排除C;2000年到2010年,东南半壁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增加,且东南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东南人口更加集中,D正确。故选D。第9题,根据表中信息,2010年到2020年,西部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增加,说明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增加,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排除①;但西部地区人口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助于人们享受现代化成果,但不利于西部各地乡村振兴,②正确,排除③;西部人口分布趋势较为集中,使得生态脆弱区人口较少,有利于保障该地区生态功能,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D。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环境,一般人口分布于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因此,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以南地区,A正确;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也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B、C、D。故选A。
11.D 12.A 13.D 解析 第11题,区域人口总数为区域聚居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乘积。比较图中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总数,结合区域聚居地面积=区域人口总数÷人口密度计算可知,3 500~3 599米人口聚居地面积约为1 000平方千米;3 600~3 699米人口聚居地面积约为1 000平方千米;3 700~3 799米人口聚居地面积约为1 000平方千米;3 800~3 899米人口聚居地面积约为2 500平方千米。故3 800~3 899米处人口聚居地面积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2题,区域内人口分布多少,受地势、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地势高低和起伏状况决定了其他要素的形成,所以“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3题,3 500~3 599米在所示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总数相对较少,该区间在所示区域海拔最低,水热条件应相对较好,不可能因寒冷干燥或炎热潮湿而导致人口分布少,A、B错误;若该区间谷宽地平,人口分布密度应较大,C错误;因处于“一江两河”地区,最可能是该区间为临江地区,山坡陡峭、地域狭小,使人口分布密度小、总数少,D正确。故选D。
14.答案 (1)卡塔尔纬度低,气候炎热,沿海地区气候相对凉爽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国内大部分地区为荒漠,水资源短缺,沿海地区更易获得生产生活用水;沿海海运便利,便于对外交流与联系。
(2)多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多为距离卡塔尔相对较近的国家;多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人口基数大)的国家。
(3)有利影响:带动卡塔尔航空、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有利于提高卡塔尔的知名度,提升卡塔尔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卡塔尔对外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加大城市社会治安等管理难度;增加当地供水供电、医疗保障等公共设施负担;交通拥堵;住宿(酒店)紧张。
解析 第(1)题,可从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展开分析。从气候来看,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纬度低,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非常炎热,只有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相对凉爽湿润,适宜人类居住;从水资源看,由于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加上国内大部分地区地表为覆盖沙土的荒漠,地表河流极少,水资源短缺,沿海地区更易获得生产生活用水;从交通条件看,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经济支柱依赖石油出口,沿海海运较为便利,便于对外交流和联系。第(2)题,由材料可知,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从人口分布看,都属于南亚地区国家,离位于西亚的卡塔尔距离较近;从人口数量看,这三个国家位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而且人口数量都在1亿以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第(3)题,首先从有利影响看: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来此观赛,能够带动卡塔尔航空运输业、旅游业、宾馆住宿、餐饮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大量球迷观赛产生的消费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世界杯在此举行有助于提升卡塔尔的知名度,进而提高国际影响力;世界各地球迷聚集于此,利于世界各国文化在此碰撞,有助于卡塔尔对外文化交流。其次从不利影响看:大量球迷(120万,占卡塔尔总人口近一半)进入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极大增加了当地供水供电、医疗保障等公共设施负担;还有可能导致交通拥堵、住宿(酒店)紧张、污染加重、社会治安混乱等众多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