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打电话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打电话说事要用2个多小时说完,你相信吗?
相声: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牛群 冯巩
郭德纲 于谦
岳云鹏
马
三
立
马季 郭启儒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这个相声对你有什么启发?
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
──说话绕圈子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明知故说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东拉西扯
课堂小结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给我们以启迪:说话一定要简练。
课堂练习
1.多音字组词。
尽 jìn( ) 挨āi( )
jǐn( ) ái( )
调diào( ) 和 hé( )
tiáo( ) hè ( )
附和
尽头
尽管
挨着
挨打
调走
空调
和气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受。( )
(2) 文中的主人公以“啰嗦”命名?是因为姓氏上有姓啰的,作者是随意起的名字。 ( )
(3) 本文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
√
√
×
作业布置
3. 给同学推荐一个特别搞笑的相声。共同分享快乐。
1.小组合作进行相声的表演。
2.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板书设计
打电话 —— 相声
说话啰嗦 —— 简单明了
(批评) (表扬)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打电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祖国语言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的运用。
情感与态度:
体会相声语言艺术的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三.教学重点:
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认识到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给老师打电话请个假,你会怎么打这个电话? 多长时间可以说清楚?如果类似这点事我告诉你要用2个多小时说完,你相信吗?不信我们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打电话》。 (课件1)21教育网
介绍相声。简介一些相声大师。(课件2、3、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
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小组朗读检查,读课文,解疑。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课件5)
(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21·cn·jy·com
3.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对你有什么启发?(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课件6)www.21-cn-jy.com
(三)整读课文,合作交流。
1.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找一找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的句子。(课件7、8)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 ( http: / / www.21cnjy.com )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联系学生们生活的具体情境,想一想如果生活中说话这么啰嗦,结果会怎么样?
3. 如果课文中那个打电话的人是你的话,你怎样打这个电话? 怎么用最简短的话来说明问题?
4. 小组尝试表演《打电话》中精彩的片段。
(四)总结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给我们以启迪:说话一定要简练。(课件9)21cnjy.com
(五)课堂练习(课件10、11)
1.多音字组词。
尽 jìn( ) ? ? 挨āi( )? ?
jǐn( )? ? ái( )? ?
调diào( )? ? 和hé( )? ?
tiáo( )? ? hè ( )? ?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受。( )
(2). 文中的主人公以“啰嗦”命名?是因为姓氏上有姓啰的?作者是随意起
的名字。? ( ) ?
(3). 本文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
?(六)布置作业。(课件12)
1.小组合作进行相声的表演。
2.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3. 给同学推荐一个特别搞笑的相声。共同分享快乐。
七.板书设计(课件13)
打电话 —— 相声
说话啰嗦 —— 简单明了
(批评) (表扬)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
八.教学反思
《打电话》是一篇很简单的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相声对白,让学生们了解相声,感悟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2·1·c·n·j·y
课文内容以相声的形式呈现,同学们在娱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授课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交流探究等,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把交流深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大致了解了内容及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特点后,就让他们小组合作演相声,孩子们通过学、演,对相声这种语言表演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打电话 》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联系(xì jì) 方便(biàn pián)
广播(bē bō) 拿倒了(dào dǎo)
腔调(tiáo diào) 一唱一和(hé hè)
二、选词填空。
联 连
( )带 ( )播 ( )累 ( )日
( )合 ( )名 ( )系 ( )续
三、词语搭配我能行。
解决( ) 联系( )
注意( ) 节约( )
( )的感情 ( )的腔调
四、用一个字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 ) 2.二十四小时叫( )
3.七天叫( ) 4.十天叫( )
5.三个月叫( ) 6.十二个月叫( )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培养 培育
1.他( )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
2.感谢老师对我的( ),使我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热情——( )
( )——节约——( )
( )——浓厚——( )
七、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2. 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3. ( )石块有多重,小草( )要从下面钻出来。
八、修改病句。
1. 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排列顺序。
( )下课了,小庆在操场上玩。
( )想着,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团废纸。。
十、阅读并回答问题。
青蛙和大雁
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他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21·cn·jy·com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齐声赞美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飞到了更多蒙古包的上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了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惊讶——
(2)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枯——( ) 聪明——( ) 赞美——(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一、xì biàn bō dào diào h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二、(连)带 (联)播 (连)累 (连)日
(联)合 (联)名 (联)系 (连)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连:一般是指有形的物体之间的联系;联:则是多指信息思想知识等无形物体的联系。
三、问题 方式 事项 用水 真挚 演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四、 1.刻2.天3.周4.旬5.季6.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五、培育 培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情况。培育是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养是指 ①用适宜的条件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培养花木。 ②训练;造就:培养人才。21教育网
六、热心 冷淡 节俭 浪费 浓重 淡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反义词的掌握情况。主要在于平日的积累。
七、1. (因为)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2. 雷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3. (无论)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掌握情况。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关系,就可以明确属于哪一类的关联句子,进而再思考用什么样的词语。21cnjy.com
八、1. 我有一条鲜红的红领巾。
2. 因为老舍爱养花,所以养了许多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的掌握情况。第一个句子中词义重复。第二个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九、1 5 3 2 4 6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仔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或方位,还是“总分”等。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直到这段话排得通顺连贯为止。2·1·c·n·j·y
十、1.(1)惊讶:惊奇,奇怪。
(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www.21-cn-jy.com
3.湿润、愚蠢、批评
4. 要学会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自由发挥,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掌握情况。只要理解并熟读,就能很容易的写出答案。注意语言的合理得体,表达准确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