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四节第三课时氨基酸和蛋白质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四节第三课时氨基酸和蛋白质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09: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第4节 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作业设计
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铜粉末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乙酸乙酯(CH3COOH) 乙醇、浓硫酸 加热蒸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C.沥青来自于石油经减压蒸馏后的剩余物质
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制取氢气
3.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M含一个苯环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则M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4种 B.15种 C.16种 D.17种
4.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晶、石英玻璃都是二氧化硅晶体
B.为消杀奥密克戎病毒,家庭中可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
C.利用钛合金具有耐腐蚀、耐高压的特性,可制造深海载人舱的壳体
D.非遗文化“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娃娃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
5.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它和淀粉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C.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更稳定的人造脂肪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6.棉酚是一种多酚羟基双萘醛类化合物,棉籽仁中含量最高,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0H30O8
B.该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和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7:3
D.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还原反应,且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7.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Hg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置后,瓶塞很难打开。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C 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先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接收产物,振荡后分液。 除去产物中的杂质并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D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示,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B.“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可以提升消毒效果
C.新冠病毒颗粒直径在80~120nm之间,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可较远距离传播
D.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使用含磷冼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9.已知酸性: >H2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完全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10.某有机物m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VLH2,另取mg该有机物与足量碳酸氢钠作用生成VLCO2(同一状况),该有机物分子可能为
A.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二、综合题
11.按要求填空:
(1)写出苯乙炔与溴水完全加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如果用于食品包装,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写出生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是一种驱虫药——山道年的结构简式指出其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
(4)已知。请写出苯乙烯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得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5)分子式为C4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类和酯类的共有_______种。
12.请按要求作答:
(1)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Ⅰ.醇: ________酮: ________醛: ________(填序号);
Ⅱ.④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⑦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
(2)分子式为 C4H8且属于烯烃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_____种;
(3) 的名称为: ________;写出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 键线式表示的有机物名称为 ________;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篮烷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篮烷的分子式为: ________,其二氯代物有 ________种;
②若使 1mol 该烃的所有氢原子全部被氯原子取代,需要 ________mol 氯气。
(6)某烷烃碳架结构如图所示:,此烷烃的一溴代物有 ________种;若此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此炔烃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名称为 ________;
创新题组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拾遗》所载“强水”为硝酸,浓硝酸常温能溶解铝块
B.《石灰吟》“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氢氧化钙
C.《天工开物》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裘”指蛋白质
D.《易经》所载“泽中有火”描述沼气燃烧,沼气的危险品标志为
2.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天然香料,由乙烯和丙烯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E不能使溴水褪色
B.有机物D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不能用碳酸钠溶液来鉴别有机物D和E
D.丙烯酸乙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OOC2H5
3.一种具有除草功效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B.该物质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与3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D.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 mol NaOH
4.是合成头孢克罗的关键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两性,可发生水解反应
B.分子中N原子有2种杂化方式
C.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D.不存在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
5.葡酚酮是由葡萄籽提取的一种花青素类衍生物(结构简式如图),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下列关于葡酚酮叙述错误的是
A.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B.有6种含氧官能团
C.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不与Na2CO3水溶液发生反应
二、综合题
6.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
I.(1)催化剂的选择性指在能发生多种反应的反应系统中,同一催化剂促进不同反应的程度的比较,实质上是反应系统中目的反应与副反应之间反应速度竞争的表现。如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____(选填“CO或CO2或HCHO”)。
(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埃特尔研究的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发生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一段时间内NH3的生产效率
B 图示中的②一③以及后面几个过程均是放热过程
C 此图示中存在H-H键断裂和N-N键断裂,以及N-H键的形成过程
②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醋酸二氨合亚铜,Ac代表醋酸根)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
生产中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 ___;Cu(NH3)2Ac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___。
Ⅱ.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存在较多蓝、绿藻类的酸性水体中存在如有图所示的氮循环,请回答相关问题。
(3) NH4+硝化过程的方程式是2NH4++3O2 2HNO3+2H2O+2H+,恒温时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发生该反应,能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标号)。
A 溶液的pH不再改变
B NH4+的消耗速率和H+的生成速率相等
C 溶液中NH4+、NH3 H2O、HNO3、NO2-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实验测得在其它条件一定时,NH4+硝化反应的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A所示,温度高于35℃时反应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___。
(4)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和动植物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此要对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废水进行处理。处理亚硝酸盐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钠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反应方程式是ClO-+ NO2-=NO3-+Cl-。在25℃和35℃下,分别向NO2-初始浓度为5×10-3 mol/L的溶液中按不同的投料比加入次氯酸钠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平衡时NO2-的去除率和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上图B所示,a、b、c、d四点ClO-的转化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3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乙醇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乙酸断裂的是___________键。
(3)2-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乙醛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
(5)写出甲苯制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8.完成下列填空
(1)沸点:___________(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高铁酸盐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净水剂,请简要解释其原理___________。
9.①甲烷②乙烷③乙烯④苯⑤甲苯⑥二甲苯⑦乙醇⑧乙酸,它们都是常见的重要化工原料。
(1)上述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
(2)分别写出⑦、⑧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果用乙醇和乙酸充分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则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___(产率指的是目标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3)上述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
(4)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
a. b. c.
基础题组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氯水也能与NaBr反应,不符合除杂的要求,A错误;
B.NH4Cl也能与NaOH反应,不符合除杂的要求,B错误;
C.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生成二氧化碳,C正确;
D.乙酸和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加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CH3COOH可以先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A.煤的气化、液化、干馏过程中均产生新物质,都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铜是重金属,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石油经常压分馏后可以得到的未被蒸发的剩余物叫重油,重油经减压分馏可以得到重柴油、石蜡、燃料油等,最后未被气化的剩余物叫沥青,故C正确;
D.水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故D正确;
故选A。
3.A
【详解】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M含一个苯环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说明含羧基,则其结构可能为、、、、、、、、、、、、、,共14种;选A。
4.C
【详解】
A.水晶、石英玻璃主要成分都是SiO2,前者是二氧化硅晶体,而石英玻璃不是二氧化硅晶体,属于非晶体,A错误;
B.若将“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Cl2,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B错误;
C.钛合金具有耐腐蚀、耐高压的特性,可利用其这些性质用钛合金制造深海载人舱的壳体,C正确;
D.非遗文化“北京绢人”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变为氨基酸,因此其制作的娃娃不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C
【详解】
A.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聚合度不同、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它们的分子式不同,因此它和淀粉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该过程称为蛋白质盐析,B错误;
C. 液态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含碳碳双键,故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即更稳定的人造脂肪,C正确;
D.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即可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葡萄糖,若水解液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则硫酸能消耗新制的氢氧化铜、后续反应难以反应、看不到相关现象导致实验失败,D错误;
答案选C。
6.C
【详解】
A.由该化合物的结构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30H30O8,A正确;
B.-CHO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该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由结构可知,该分子含4个苯环结构和2个-CHO,则能与12molH2加成,含6个酚-OH,能与6molNaOH反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
D.酚-OH、异丙基、甲基、苯环上的氢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HO能发生还原反应,且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C。
7.A
【详解】
A.氯化钠使蛋白质析出是盐析现象,可逆过程,但是氯化汞使蛋白质沉淀是蛋白质变性,不可逆过程,A错误;
B.氢氧化钠使用玻璃塞打不开是由于NaOH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是一种矿物胶,使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B正确;
C.碳酸钠可以吸收乙酸乙醇杂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C正确;
D.发生反应SO2+Br2+H2O=HBr+H2SO4,其中SO2做还原剂,D正确,
此题选A。
8.C
【详解】
A.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示,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不是水解,故A错误;
B.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消毒效果降低,故B错误;
C.新冠病毒颗粒直径在80~120nm之间,因此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可较远距离传播,故C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CO,使用含磷冼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在酸性条件下部分水解生成,未水解的与水解产物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生成,A错误;
B.酯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反应,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水解生成,再通入足量CO2,生成, B正确;
C.在酸性条件下部分水解生成,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后生成,但产率较低,不是最佳方法,C错误;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水解生成,再加入适量H2SO4,生成,得不到所需物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10.A
【详解】
羧基、羟基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羟基与碳酸氢钠不反应;相同质量的有机物分别与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气体一样多,根据反应关系式2-OH~H2、2-COOH~H2、~-COOH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且羧基、羟基个数相同,故选A。11. +2Br2→ nCH2=CHCl 羰基、酯基 6
【详解】
苯乙炔结构简式是,物质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三键,因此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每1 mol苯乙炔能够与2 mol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r2→;
(2)氯乙烯结构简式是CH2=CHCl,在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然后这些不饱和的C原子彼此结合形成聚氯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l;
(3)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其中所含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酯基和羰基;
(4)根据题目已知信息可知:苯乙烯与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得生成物中,形成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断裂其中较活泼的碳碳键,这两个C原子上各结合一个-OH,变为饱和C原子,则所得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5)分子式为C4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类的物质有丁酸、2-甲基丙酸,共2种;酯类物质为饱和一元酯,可能有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共有4种,故分子式为C4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类和酯类的共有2+4=6种。
12. ① ② ⑤ 溴原子 酯基 3 苯乙烯 2-甲基戊烷 C10H12 19 12 6 3,4-二甲基-1-戊炔
【详解】
(1)①含有醇羟基,属于醇;②含有羰基,属于酮;③含有酚羟基,属于酚;④含有卤素原子,属于卤代烃;⑤,含有醛基,属于醛;⑥含有羧基,属于羧酸;⑦含有酯基,属于酯。
Ⅰ.根据前面分析得到醇为①;酮为②;醛为⑤;故答案为:①;②;⑤。
Ⅱ.④的官能团的名称为溴原子,⑦的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故答案为:溴原子;酯基。
(2)分子式为C4H8且属于烯烃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3、CH2=C(CH3)CH3、CH3CH=CHCH3共3种;故答案为:3。
(3)的名称为:苯乙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苯乙烯;。
(4)键线式表示的有机物为(CH3)2CHCH2CH2CH3,名称2-甲基戊烷;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烃,即烃有两种位置的氢,其结构简式;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
(5)①篮烷的分子式为:C10H12,其二氯代物结构为,共19种;故答案为:C10H12;19。
②烃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取代一个氢原子消耗1个氯气,因此若使1mol该烃的所有氢原子全部被氯原子取代,需要12mol氯气;故答案为:12。
(6)某烷烃碳架结构如图所示:,此烷烃有6种位置的氢,因此一溴代物有6种;若此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即碳碳之间是碳碳三键,根据碳只有四个价键,因此碳碳三键只可能再从左到右的1、2号碳原子上,此炔烃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3,4-二甲基-1-戊炔;故答案为:6;;3,4-二甲基-1-戊炔。
创新题组
一、选择题
1.C
【详解】
A.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会钝化,不会溶解,A错误;
B.《石灰吟》中描述的是碳酸钙受热分解,即CaCO3CaO+CO2,“清白”是指氧化钙,B错误;
C.丝、裘均是指的蛋白质,C正确;
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D错误;
答案选C。
2.D
【详解】
A.有机物E是丙烯酸,能使溴水褪色,A错误;
B.有机物D是乙醇,存在同分异构体二甲醚,B错误;
C.有机物E是丙烯酸,D是乙醇,E中有羧基,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可用碳酸钠溶液来鉴别有机物D和E,C错误;
D.丙烯酸乙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D正确;
故选D。
3.CD
【详解】
A.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该有机物露置在在空气中酚羟基易被氧化,故A错误;
B.该物质含有溴原子,但溴原子所连碳的邻位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其中取代反应消耗3mol,加成反应消耗1mol,故C正确;
D.酚羟基、溴原子、酯基均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化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 mol NaOH,故D正确;
故选:CD。
4.AC
【详解】
A.该物质含有羧基和氨基具有两性,含有酰胺键和氯原子可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分子中N原子只有1种杂化,故B错误;
C.该分子没有对称因素,每一种氢都是不同环境,所以分子中共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C正确;
D.该有机物不饱和度为5,所以存在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5.BD
【详解】
A.葡酚酮分子内含有-OH、-COOH,由于O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因此可形成分子内氢键,A正确;
B.根据葡酚酮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醚键、羧基、酯基4种,B错误;
C.葡酚酮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及醇羟基,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的紫色褪色,C正确;
D.物质分子中含有羧基,由于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因此能够与Na2CO3水溶液发生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合理选项是BD。
6. HCHO C 防止CO使催化剂中毒 低温、高压 A 温度过高使亚硝酸菌变性 d、c、b、a 2.67
7. CH3CH2OHCH2=CH2↑ +H2O 消去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碳氧(或C-O) CH3CHBrCH3+NaOHCH3CH(OH)CH3+NaBr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3HNO3+3H2O
【详解】
(1)实验室用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制取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 +H2O,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 +H2O、消去反应。
(2)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其中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反应过程中乙酸断裂的是碳氧(或C-O)键,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碳氧(或C-O)。
(3)2-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OH)CH3和NaBr,化学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CH3CH(OH)CH3+NaBr,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CH3CH(OH)CH3+NaBr。
(4)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CH3COONH4、NH3、Ag、H2O,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5)甲苯与混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TNT,化学方程式为+3HNO3+3H2O,故答案为:+3HNO3+3H2O。
8.(1) > 两者均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形成氢键
(2)高铁酸根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通过氧化作用进行消毒;反应后的还原产物能水解成胶体,能吸附净水
【解析】
(1)和两者均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分子间形成氢键,而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的沸点高于的沸点。
(2)高铁酸根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通过氧化作用进行消毒;反应后的还原产物能水解成胶体,能吸附净水,故高铁酸盐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净水剂。
9. 羟基 羧基 ③④⑤⑥ b
【详解】
(1)最简式中H、C原子个数比越大,H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则上述物质中,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其分子式是,故答案为:;
(2)⑦、⑧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羟基、羧基,二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时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乙醇和乙酸充分反应,乙酸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醇的物质的量(),所以理论上乙醇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为,实际上制得乙酸乙酯,则乙酸乙酯的产率是,故答案为:羟基;羧基;,60%;
(3)含碳碳双键、三键及苯环的烃可发生加成反应,在已知的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类物质有③④⑤⑥,故答案为:③④⑤⑥;
(4)乙烯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别生成、、,只有不可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得到,b符合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