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跨学科]“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此诗句表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季节变换 C.寒暑交替 D.极夜现象
2.“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
3.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于( )
A.观察者的位置造成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光的照射造成的 D.观察者的错觉造成
2024年2月4日,我国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024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③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④①之间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处时,仙桃市(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昼长达最小值
6.下面关于地球的运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地球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四季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C.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是公转,周期是一年 D.地球的公转引起了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变化
7.2023年2月16日,我国首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400亿度清洁电能。下图为该工程输电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工程开工建设当日( )
A.大冶比帮果日出时间早 B.帮果昼最短夜最长
C.我国即将迎来大暑节气 D.卡麦被太阳直射
8.邯郸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若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 B.
C. D.
9.假如你沿赤道绕地球步行一周,若每天走50千米,需要( )
A.800天 B.80天 C.1200天 D.2400天
10.下列关于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长度都相同
C.纬线的形状是圆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北京市的小明同学在大会召开当天观察到的木杆影子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北京市中心位于(39°54′20″N,116°25′29″E),则北京市( )
A.位于低纬度 B.四季分明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寒带
12.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 )
A.北京市昼长夜短 B.地球运转到②和③之间
C.太阳直射南半球 D.北京市夏日炎炎
13.小明同学在大会召开当天观察到的木杆影子变化的记录,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木杆影子朝向西南 B.正午木杆影子长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傍晚木杆影子朝向东北 D.正午木杆影子长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二、填空题
14.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请识图,填出图片代表的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并排序。
请你推测人类认识地球的正确过程:( )→( )→( )→( )(填字母),它们逐渐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形状)。
(2)① ② ③
15.任务四:读图思考
请根据课本P21图文和地球仪,描述出经线的特征。
特征 经线
形状
相互关系
长度
指示方向
数量
16.2022年, 我国“ ”空间站全面建成。
17.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A: ;B: ;C: ;D: ;E: 。
18. (以北半球为例)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 无
6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 , 南极圈及其以南为
9月23日前后 无
12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 , 南极圈及其以南为
三、连线题
19.把下列数字与对应称号字母用线连接起来。
(1)0°经线 A.北极
(2)0°纬线 B.赤道
(3)90°N C.南极
(4)90°S D.本初子午线
四、判断题
20.本初子午线穿过欧洲、非洲和南极洲。( )
五、解答题
21.
(1)读图,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图左是地球自转示意图,图右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自转的方向是 。
(2)如图左所示,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地球运行到图右中A、B、C、D四点中的 位置。
(3)图左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午影子最短的是 ,昼夜平分的是 。
(4)图右所示,“天宫课堂”开讲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c、d四个区间中的 区间,此时丁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3.中考新考法:跨语文诗词理解。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和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现象。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谚语三: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谚语四: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1)2023年4月5日是北半球的清明节气,根据每15天划分一个节气,请你推测出小满的大致时间为 。
(2)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 ,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是 ,判断理由是 。
(4)“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该谚语描写的节气是 ,此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5)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有力助手,“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描述的季节正值 季,此时北半球气温逐渐 ,雨量充沛,适宜种植农作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A D A D A B
题号 11 12 13
答案 B C C
14. B D A C 球体 6371 4 5.1亿(从上到下)
15. 半圆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相等 南北 无数条
16.天宫
17. 地轴 北极 南极 纬线 经线
18.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昼 极夜 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极夜 极昼
19.
20.正确
21.(1)3月21日和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
(2)6月22日前后;
22.(1) 一年 自西向东
(2) 北回归线 夏至日 B
(3) 甲 乙
(4) c 昼长夜短
23.(1)5月21日
(2) 夏至 昼长夜短
(3) 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为春分和秋分,草木枯黄,代表着秋天的到来
(4) 冬至 昼渐长、夜渐短
(5) 春 升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