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整理与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整理与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5 10:45:51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整理与提升
一、体系构建
2.弱电解质的电离
3.盐类的水解
4.沉淀溶解平衡
二、真题导向
考向一 平衡观和守恒思想的直接考查
1.(2022·浙江1月选考,17)已知25 ℃时二元酸H2A的Ka1=1.3×10-7 mol·L-1,Ka2=7.1×10-15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等浓度的Na2A、NaH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向0.1 mol·L-1的H2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pH=3,则H2A的电离度为0.013%
C.向H2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11,则c(A2-)>c(HA-)
D.取pH=a的H2A溶液1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则该溶液pH=a+1
2.(2022·全国乙卷,13)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1.0×10-3 mol·L-1。在某体系中,H+与A-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Ⅰ中c(H+)=c(OH-)+c(A-)
B.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为
C.溶液Ⅰ和Ⅱ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c总(HA)之比为10-4
考向二 数据分析方法的考查——借助图像分析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3.(2023·湖南,12)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η(η=)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CH3COOH)约为10-4.76 mol·L-1
B.点a:c(Na+)=c(Cl-)=c(CH3COO-)+c(CH3COOH)
C.点b:c(CH3COOH)
D.水的电离程度:a
4.(2023·北京,14)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Mg2+在不同pH的Na2CO3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i.图1中曲线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ii.图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平(Mg2+)·c(OH-)=Ksp[Mg(OH)2];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平(Mg2+)·c平(CO)=Ksp(MgCO3)[注:起始c(Na2CO3)=0.1 mol·L-1,不同pH下c(CO)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pH=10.25,c(HCO)=c(CO)
B.由图2,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无沉淀生成
C.由图2,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溶液中存在c(H2CO3)+c(HCO)+c(CO)=0.1 mol·L-1
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pH=8、lg[c(Mg2+)]=-1,发生反应:Mg2++2HCO===MgCO3↓+CO2↑+H2O
5.(2023·新课标卷,13)向AgCl饱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Ag++NH3??[Ag(NH3)]+和[Ag(NH3)]++NH3 [Ag(NH3)2]+,lg[c(M)/(mol·L-1)]与lg[c(NH3)/(mol·L-1)]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Ag+、Cl-、[Ag(NH3)]+或[Ag(NH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Ⅰ可视为AgCl溶解度随NH3浓度变化曲线
B.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平(Ag+)·c平(Cl-)=10-9.75 mol2·L-2
C.反应[Ag(NH3)]++NH3??[Ag(NH3)2]+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3.81 L·mol-1
D.c(NH3)=0.01 mol·L-1时,溶液中c([Ag(NH3)2]+)>c([Ag(NH3)]+)>c(Ag+)
考向三 利用溶液的离子平衡分析实验及工业生产的相关问题
6.(2023·浙江6月选考,15)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Ⅰ:往20 mL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
实验Ⅱ:往20 mL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CaCl2溶液。
[已知:H2C2O4的电离常数Ka1=5.4×10-2 mol·L-1,Ka2=5.4×10-5 mol·L-1,Ksp(CaC2O4)=2.4×10-9 mol2·L-2,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Ⅰ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B.实验Ⅰ中V(NaOH)=10 mL时,存在c(C2O)
C.实验Ⅱ中发生反应HC2O+Ca2+===CaC2O4↓+H+
D.实验Ⅱ中V(CaCl2)=80 mL时,溶液中c(C2O)=4.0×10-8 mol·L-1
7.(2023·江苏,12)室温下,用含少量Mg2+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sp(MgF2)=5.2×10-11 mol3·L-3,Ka(HF)=6.3×10-4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NaF溶液中:c(F-)=c(Na+)+c(H+)
B.“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中:c平(Mg2+)=
C.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CO)=c(H+)+c(H2CO3)-c(OH-)
D.“沉锰”后的滤液中:c(Na+)+c(H+)=c(OH-)+c(HCO)+2c(CO)
8.(2022·重庆,11)某小组模拟成垢—除垢过程如图。
100 mL 0.1 mol·L-1 CaCl2水溶液……
忽略体积变化,且步骤②中反应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步骤①,溶液中c(Ca2+)+c(Na+)=c(Cl-)
B.经过步骤②,溶液中c(Na+)=4c(SO)
C.经过步骤②,溶液中c(Cl-)=c(CO)+c(HCO)+c(H2CO3)
D.经过步骤③,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Cl-)
9.(2023·新课标卷,27)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磷等的化合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存在,在碱性介质中以CrO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主要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和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9时,会导致______________。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或VO,上述性质说明V2O5具有_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与提升
二、
1.B 2.B 3.D 4.C 5.A 6.D 7.C
8.D [经过步骤①,100 mL 0.1 mol·L-1CaCl2水溶液和0.01 mol 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 Na2SO4===2NaCl+CaSO4↓,生成0.02 mol NaCl和0.01 mol CaSO4,CaSO4微溶,则溶液中含有SO和Ca2+,则c(Ca2+)+c(Na+)>c(Cl-),故A错误;步骤②中,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步骤②中反应完全,则反应后的溶质为0.01 mol Na2SO4、0.01 mol Na2CO3和0.02 mol NaCl,则c(Na+)=6c(SO),故B错误;由B项分析可知,存在元素守恒:c(Cl-)=2c(CO)+2c(HCO)+2c(H2CO3),故C错误;步骤③中,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0.02 mol NaCl、0.01 mol (CH3COO)2Ca,则c(CH3COOH)+c(CH3COO-)=c(Cl-),故D正确。]
9.(1)Na2CrO4 (2)Fe2O3 (3)Na[Al(OH)4] (4)溶液中c(PO)降低,不利于形成MgNH4PO4沉淀 Mg2+形成Mg(OH)2沉淀,不利于形成MgSiO3沉淀 (5)C
(6)2Cr2O+3S2O+10H+===4Cr3++6SO+5H2O(共50张PPT)
第3章
<<<
整理与提升
内容索引
一、体系构建
二、真题导向
>
<
一
体系构建
1.水与
水溶液
一
体系构建
水的电离
H2O H++OH-
水的离子积常数:Kw=c平(H+)·c平(OH-)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用“ ”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溶剂化作用
水与水
溶液
水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c平(H+)>c平(OH-)
中性溶液:c平(H+)=c平(OH-)
碱性溶液:c平(H+)
pH=-lg c平(H+)及有关计算
2.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平衡常数
AB A++B-的 Ka=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浓度、外加电解质等
3.盐类的水解
定义、原理、实质及特点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盐类水解的应用
内因
外因:浓度、温度、加酸或碱等
4.沉淀溶解
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如AgCl(s) Ag+(aq)+Cl-(aq)
特征:具备化学平衡的一切特征
溶度积:如AmBn(s) mAn+(aq)+nBm-(aq),Ksp=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Q>Ksp:溶液过饱和,生成沉淀
Q=Ksp:溶液饱和,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Q
规则
沉淀的生成
沉淀的溶解
沉淀的转化
5.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
的应用
主要仪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管
架(铁架台和蝴蝶夹)、胶头滴管等
操作步骤:检漏、润洗、装液、调液面、滴定、
终点判断、计算
误差分析依据:c待=
酸碱
中和
滴定
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
物质制备与纯化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返回
真题导向
>
<
二
考向一 平衡观和守恒思想的直接考查
1.(2022·浙江1月选考,17)已知25 ℃时二元酸H2A的Ka1=1.3×10-7 mol·
L-1,Ka2=7.1×10-15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等浓度的Na2A、NaH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向0.1 mol·L-1的H2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pH=
3,则H2A的电离度为0.013%
C.向H2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11,则c(A2-)>c(HA-)
D.取pH=a的H2A溶液1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则该溶液pH=a
+1
二
真题导向
√
在等浓度的Na2A、NaHA溶液中,A2-的水解程度大于HA-的水解程度,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故A错误;
向0.1 mol·L-1的H2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pH=
3, ×100%=1.3
×10-4×100%=0.013%,故B正确;
向H2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11, =7.1×10-15,则c(A2-)
H2A是弱酸,取pH=a的H2A溶液1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H2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该溶液pH
2.(2022·全国乙卷,13)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1.0×10-3 mol·L-1。在某体系中,H+与A-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Ⅰ中c(H+)=c(OH-)+c(A-)
B.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
C.溶液Ⅰ和Ⅱ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c总(HA)之比为10-4
√
常温下,溶液Ⅰ的pH=7.0,则溶液Ⅰ中c(H+)=c(OH-)=1×10-7 mol·L-1,c(H+)<c(OH-)+c(A-),A错误;
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Ⅰ和Ⅱ中的c(HA)相等,C错误;
常温下,溶液Ⅰ的pH=7.0,溶液Ⅰ中
c平(H+)=1×10-7 mol·L-1,Ka(HA)=
=1.0×10-3 mol·L-1,
c总(HA)=c(HA)+c(A-), =1.0×10-3,溶液Ⅰ中
c总(HA)=(104+1)c(HA);溶液Ⅱ中,由B项解析可知c总(HA)=1.01 c(HA),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Ⅰ和Ⅱ中的c(HA)相等,溶液Ⅰ和Ⅱ中c总(HA)之比为[(104+1)c(HA)]∶[1.01c(HA)]=(104+1)∶1.01≈104,D错误。
考向二 数据分析方法的考查——借助图像分析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3.(2023·湖南,12)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
溶液的pH随η(η=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a(CH3COOH)约为10-4.76 mol·L-1
B.点a:c(Na+)=c(Cl-)=c(CH3COO-)+c(CH3COOH)
C.点b:c(CH3COOH)
D.水的电离程度:a
√
a点时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c平(CH3COOH)
≈0.010 0 mol·L-1,c平(H+)=10-3.38 mol·L-1,
Ka(CH3COOH)=
mol·L-1=10-4.76 mol·L-1,故A正确;
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CH3COOH混合溶液,存在元素守恒:c(Na+)=c(Cl-)=c(CH3COOH)+c(CH3COO-),故B正确;
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a,由于pH<7,溶液显酸性,说明
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
程度,则c(CH3COOH)
正确;
c点溶液中CH3CO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点碱过量,会抑制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c>d,故D错误。
4.(2023·北京,14)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Mg2+在不同pH的Na2CO3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i.图1中曲线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ii.图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平(Mg2+)· (OH-)=Ksp[Mg(OH)2];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平(Mg2+)·
c平( )=Ksp(MgCO3)[注:起始c(Na2CO3)=0.1 mol·
L-1,不同pH下c( )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pH=10.25,
B.由图2,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无
沉淀生成
C.由图2,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
溶液中存在c(H2CO3)+ =0.1 mol·L-1
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pH=8、lg[c(Mg2+)]=-1,发
生反应:Mg2++ ===MgCO3↓+CO2↑+H2O
√
从图1可以看出pH=10.25时,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浓度相同,A项正确;
从图2可以看出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时,该点位于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下方,不会产生碳酸镁沉淀或氢氧化镁沉淀,B项正确;
从图2可以看出初始状态pH=9、lg[c(Mg2+)]=-2时,该点位于曲线Ⅱ的上方,会生成碳酸镁沉淀,根据元素守恒,溶液中c(H2CO3)+
<0.1 mol·L-1,C项错误;
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碳微粒是 ,pH=8,lg[c(Mg2+)]=-1时,该点位于曲线Ⅱ的上方,会生成碳酸镁沉淀,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 ===MgCO3↓+H2O+CO2↑,D项正确。
5.(2023·新课标卷,13)向AgCl饱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Ag++NH3 [Ag(NH3)]+和[Ag(NH3)]++NH3
[Ag(NH3)2]+,lg[c(M)/(mol·L-1)]与lg[c(NH3)/(mol·L-1)]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M代表Ag+、Cl-、[Ag(NH3)]+或[Ag(NH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Ⅰ可视为AgCl溶解度随NH3浓度变化
曲线
B.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平(Ag+)·c平(Cl-)
=10-9.75 mol2·L-2
C.反应[Ag(NH3)]++NH3 [Ag(NH3)2]+
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3.81 L·mol-1
D.c(NH3)=0.01 mol·L-1时,溶液中c([Ag(NH3)2]+)>c([Ag(NH3)]+)>c(Ag+)
√
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AgCl(s) Ag+(aq)
+Cl-(aq),当滴入的氨水非常少时,可以
认为Ag+浓度和Cl-浓度相等,随着氨水
的滴入,Ag+浓度减小,AgCl的沉淀溶解
平衡正向移动,Cl-浓度增大,AgCl的溶
解度也增大,故曲线Ⅲ表示Ag+,曲线Ⅳ
表示Cl-,曲线Ⅳ也可视为AgCl的溶解度随NH3浓度的变化曲线,A错误;
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仅与温度有关,由图可知,当c(NH3)=10-1 mol·L-1时,
c平(Cl-)=10-2.35 mol·L-1,c平(Ag+)=
10-7.40 mol·L-1,Ksp(AgCl)=c平(Cl-)·
c平(Ag+)=10-2.35×10-7.40 mol2·L-2=
10-9.75 mol2·L-2,B正确;
随着氨水的滴入,Ag+先转化为[Ag(NH3)]+,[Ag(NH3)]+再转化为[Ag(NH3)2]+,所以开始时,[Ag(NH3)2]+浓度比[Ag(NH3)]+浓度小,则曲线Ⅰ表示[Ag(NH3)2]+,曲线Ⅱ表示[Ag(NH3)]+,反应[Ag(NH3)]++NH3
[Ag(NH3)2]+的平衡常数K=
结合上述分析及图知,当c(NH3)=0.01 mol·
L-1时,溶液中c([Ag(NH3)2]+)>c([Ag(NH3)]+)
>c(Ag+),D正确。
考向三 利用溶液的离子平衡分析实验及工业生产的相关问题
6.(2023·浙江6月选考,15)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Ⅰ:往20 mL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
实验Ⅱ:往20 mL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CaCl2溶液。
[已知:H2C2O4的电离常数Ka1=5.4×10-2 mol·L-1,Ka2=5.4×10-5 mol·
L-1,Ksp(CaC2O4)=2.4×10-9 mol2·L-2,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Ⅰ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
NaHC2O4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生成显碱性的草酸钠溶液,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选用在碱性范围变色的酚酞作指示剂,故A错误;实验Ⅰ中V(NaOH)=10 mL时,溶质是NaHC2O4、Na2C2O4且两者物质
实验Ⅱ中,由于开始滴加的氯化钙量较少而NaHC2O4过量,因此该反
因为平衡常数很大,说明反应能够完全进行,当NaHC2O4被完全消耗后,H2C2O4再和CaCl2发生反应,故C错误;
7.(2023·江苏,12)室温下,用含少量Mg2+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sp(MgF2)=5.2×
10-11 mol3·L-3,Ka(HF)=6.3×
10-4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 NaF溶液中:c(F-)=c(Na+)+c(H+)
B.“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中:c平(Mg2+)=
√
0.1 mol·L-1NaF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F-)=c(Na+)+c(H+),A错误;
“沉锰”后的滤液中还存在F-、
等离子,故电荷守恒中应增加其他离子使等式成立,D错误。
8.(2022·重庆,11)某小组模拟成垢—除垢过程如图。
忽略体积变化,且步骤②中反应完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步骤①,溶液中c(Ca2+)+c(Na+)=c(Cl-)
√
经过步骤①,100 mL 0.1 mol·L-1CaCl2水溶液和0.01 mol 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 Na2SO4===2NaCl+CaSO4↓,生成0.02 mol NaCl和0.01 mol CaSO4,CaSO4微溶,则溶液中含有 和Ca2+,则c(Ca2+)+c(Na+)>c(Cl-),故A错误;
步骤②中,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步骤②中反应完全,则反应后的溶质为0.01 mol Na2SO4、0.01 mol Na2CO3和0.02 mol NaCl,则c(Na+)=6c( ),故B错误;
由B项分析可知,存在元素守恒:c(Cl-)= +
2c(H2CO3),故C错误;
步骤③中,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0.02 mol NaCl、0.01 mol (CH3COO)2Ca,则c(CH3COOH)
+c(CH3COO-)=c(Cl-),故D正确。
9.(2023·新课标卷,27)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磷等的化合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
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
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
主要为________(填化学式)。
Na2CrO4
(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______。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
Fe2O3
Na[Al(OH)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和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pH>9时,会导致
溶液中c( )降低,不利于形成MgNH4PO4沉淀
Mg2+形成Mg(OH)2沉淀,不利于形成MgSiO3沉淀
C
(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
(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微项目 设计载人航天器用化学电池与氧气再生方案——化学反应中能量及物质的转化利用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选择与反应条件优化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与水溶液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4节 离子反应
微项目 揭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