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学期中考试
物理
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
1.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
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波源振幅
B.降低波源频率
C,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增大波源频率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要发生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发生衍射现象
B.要观察到水波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使狭缝的宽度远大于水波波长
C.波长越短的波,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3.关于光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双缝干涉现象中,相邻两亮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不等的
B.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把入射光由波长较长的红光换成波长较短的紫光,相邻两个
亮条纹间距将变宽
C.在双缝干涉现象中,将绿光换为红光,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宽
D.在双缝干涉现象中,入射光为白光时得到的彩色条纹为内红外紫
4.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一定大于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
B.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低
C.两列波叠加一定会出现稳定的干涉图样
D.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波才能发生衍射
5.如图所示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9.8/s2()
A.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Ⅱ是月球上的单
摆的共振曲线
B.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次摆长之比为l:l=4:25
C.若图线Ⅱ对应单摆的摆长约为2m,则图线Ⅱ是在地
↑A/cm
12
球表面上完成的
10
8
D.若图线Ⅱ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则该单摆摆长约
6
4
2
为1m
0020.40.6iz
6.如图为A、B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曲线,其中A
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B分子从位置X,处由静止释放,A、B两分子间仅存在分子力作
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分子从位置X,运动到位置过程中,速度在增大,分子
↑E,
力也在增大
B.B分子在位置x,时,速度最大,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C
E
大于0
C.B分子从位置x,运动到位置x,过程中,分子力对其做正功
D.B分子在位置X,和位置x,间做往复运动
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和B,它
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的挡板,现将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体
D从距A为L的位置由静止释放,D和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之后在斜面上做简谐运
3
动.在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B对C的最小弹力为mgsi8,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简谐运动的振幅为3 mg sin日
2k
L
D
B.简谐运动的振幅为ngsin
2k
C.B对C的最大弹力
11mg sin0
m1
2
D.B对C的最大弹力
10mg sin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