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历史课堂导学案LSDXA—八下 使用时间: 2025年4 月 主编:八年级历史组
中国式现代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准确掌握中国式现代化开端的史实,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解释)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1949-1976年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难探索与艰辛成就。(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3.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鉴定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政治的新生,科学技术的突破
难点:经济的巨变
【学习任务清单】
学习任务一:政治的新生——政治民主化
请你以“人民政权的建设”为主题,归纳相关历史事件(名称、时间)
政权的新生和巩固:
制度保障:
学习任务二:经济的巨变——经济工业化
结合所学知识,绘制1949—1966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
综合以上趋势图思考: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示)
学习任务三:科技文化的突破——知识科学化
请你分别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楷模和文革时期的一项成就,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精神?
学习任务四:接力——真正的画笔在我们手上
2049年,届时同学们正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家的成长见证了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历程,现在的你,想对24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
【习题训练】
材料解析题
1.学校历史课堂策划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16分)
任务一【制度建立——深刻变革】
(1)请你把下列相关图片序号准确填入相应的横线上。(4分)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任务二【时空观念——-巩固知识】
请你根据年代尺信息,结合史实分别说出“当家作主”“保家卫国”“农民翻身”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任务四【史料分析——提升能力】
到1957 年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千米,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千米。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 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千米,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分)说明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的共同作用。(2分)
2.(省考)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见证着革命传统,记录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伟大征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红色文化·事】
材料一 日军发动的这次事变,点燃了法西斯对外侵略的第一场战火。它引发的不仅是中日间的战争,也是一场最终横跨太平洋、与欧洲战场遥相呼应的大灾难。
——摘编自《浴火重生的历史回响》
材料二 战役首先从攻打锦州、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开始,经过31小时激战,全歼守敌近9万人。……(东北野战军)随后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 东北全境解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1分)写出材料二中“战役”的名称。(2分)
【红色文化·歌】
歌曲名称 歌词节选 创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_____★______》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以辽宁地区抗日义勇军的战斗事迹为原型,以其誓词和军歌为素材,以其体现的民族大义为精魂创作。
《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1963年 3月,《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表格中“★”处歌曲的名称。(1分)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分)
【红色文化·图】
从图1、图2中任选其一,介绍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要求:标注事件名称,并从目的、结果两个角度作答,3分)
【红色文化·行】
(4)追忆家乡历史,传承红色文化。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弘扬辽宁红色文化 (2分)(共21张PPT)
《在灿烂的阳光下》
《在灿烂的阳光下》这首歌描绘了党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歌中“沐浴在灿烂阳光下”,这阳光就是党的光辉,是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光明前景。2022年,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国史现代化的探索?
——1949-1976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端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1
2
01 政治的新生
问题1、巩固政权的措施
问题2、制度的保障
02 经济的巨变
问题1、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
问题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失误和成就
3
03 科技文化的突破
问题1、工业方面的成就
问题2、科技方面的成就
政治的新生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年徘徊时期
1.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
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滥觞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
2.抗美援朝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950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
人民支持抗美援朝的示威游行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和平外部环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步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场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场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材料: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总过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摘自课本P21
与会代表名单
材料:共有5个方面、45个单位的代表受邀参会。其中,党派代表有14个单位的142名正式代表和23名候补代表;区域代表有9个单位的102名正式代表和14名候补代表;军队代表有6个单位的60名正式代表和11名候补代表;团体代表有16个单位的206名正式代表和29名候补代表;特别邀请人士75名。——中国档案资讯网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届政协会议
经济的巨变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毛泽东1956年国务会议发言
私有
私有
私有
公有
1.农业现代化——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农民分得生产资料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2.工业现代化——一五计划
1956年1月天安门广场
“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工业现代化迈进。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两大钢铁基地
三大油田
3.工业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兰新线
兰青线
包兰线
三大铁路
1956
1958
1958
1958
1959—1961
1958
毛泽东、周恩来 “七千人大会”
1962—1965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教训
4.经济的巨变——失误
经济
发展状况
年 份
结合所学知识,绘制1949—1966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
综合以上材料思考: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①加强经济基础建设
②促进国民经济各领域协调发展;
③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注重改善民生
5.经济的巨变——提升
1949
1953
1957
1959
1966
1961
科技文化的突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
2.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67.6)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4)
首次成功培育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1973)
百年风华——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
你能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做些什么?
随堂小考
1.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会议 此会议代行的职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标志
3.抗美援朝时间 司令员 目的 军队
4.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5.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事件
6.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8.文革期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哪方面的成就?
随堂小考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949.10.1 开国大典
3.1950-1953 彭德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一五计划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8.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