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检测题B卷(含答案)202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检测题B卷(含答案)202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5 10: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检测题B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4七上·官渡期中)植物的叶片结构主要包括(  )
A.上表皮、下表皮和叶脉 B.叶肉、叶脉和保卫细胞
C.上表皮、叶肉和气孔 D.表皮、叶肉和叶脉
2.下列关于植物叶片的说法恰当的是(  )
A.在叶片中,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水分由叶脉运输而来
C.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D.气孔由表皮细胞构成
3.(2024七上·昌平期末)如图为迎春叶片横切结构示意图,其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4.(2024七上·黄石期末)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请分析漫画,选择正确的选项(  )
A.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有机物和水的功能
B.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器官提供所有的物质
C.画面2中,根太饿了是因为茎中的筛管“罢工”导致了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无法释放能量维持生命
D.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光合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5.(2024七上·简阳期末)如图为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是菠菜叶片的上下表皮B.②是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
C.③是叶脉,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D.④是海绵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2025七上·房山期末)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光合作用实质的是(  )
A.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7.(2025七上·仁怀期末)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C.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D.动、植物的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8.(2025七上·通州期末)生物小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是为了在同一叶片上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可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影响观察
D.滴加碘液后,叶片的A区域变蓝,B区域不变蓝
9.(2024七上·邵阳期末)如图(一)和(二)是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有机物,b是二氧化碳
B.①是线粒体,②是线叶绿体
C.(一)过程只在白天进行,(二)过程只在晚上进行
D.(二)过程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储存的能量
10.实验一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
A.溶解叶绿体B.溶解叶绿素C.破坏细胞膜D.溶解细胞中的淀粉
11.(2025七上·麻章期末)某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深入探究生物的呼吸作用,精心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现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
A.甲瓶和乙瓶应当被放置在具有相同环境条件的地方
B.甲瓶内的温度有所上升,而乙瓶内的温度则保持不变
C.检查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发现乙瓶中的石灰水变得浑浊不清
D.通过这个装置,我们不能直接证明呼吸作用过程中会消耗氧气
12.(2025七上·麻章期末)水稻,作为我们南方地区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涉及多种细胞功能。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水稻细胞的两大关键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找出分别负责这两种功能的细胞类型(  )
A.根尖伸长区细胞与叶肉细胞 B.保卫细胞与导管细胞
C.叶肉细胞与所有活细胞 D.所有活的细胞与叶肉细胞
13.(2024七上·巧家期末)被称为“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影响水分运输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储藏作用 D.光合作用
14.(2024七上·楚雄期末)为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学校在校园绿化景观带上栽种了木本植物。为提高树木成活率,下列做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B.剪去部分枝叶——减弱蒸腾作用
C.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D.“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15.(2024七上·武冈期末)同学们学习完了《生物学》上册,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很多的探究、实验及演示实验。下图中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
A.B.C.D.
16.(2025七上·霞山期末)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2% 0.2%
温度 25℃ 25℃ 1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7.(2025七上·通州期末)农业生产上可通过多种措施提高作物产量,以下措施中能有效利用太阳光能的是(  )
A.深耕松土 B.合理密植 C.合理施肥 D.合理灌溉
18.(2025七上·射洪期末)栽种黄瓜、豆角、葡萄等植物时,往往都要搭建支架供其“攀爬”,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有利于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B.防止地面上的昆虫啃食植物体
C.为了使田地更加整齐、美观 D.可以帮助植物有效的利用光照
19.(2024七上·昭通期末)利用温室栽培蔬菜时,需要增施“气肥”,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气肥”是指(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氧气
20.(2024七上·环江期末) 下列农业生产中的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  )
A.农业生产中进行“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B.辣椒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移栽桂花树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早春播种的玉米覆盖薄膜——防止虫害
21.(2025七上·麻章期末)我国积极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并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下关于植物在生态环境中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含量B.加速生物圈内的水循环过程
C.有助于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D.净化空气并提升周围环境温度
22.(2025七上·温江期末)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精彩亮相,园内栽种了众多绿色植物。关于这些植物蒸腾作用对它们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23.(2025七上·射洪期末)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24.如图所示,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型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U型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5.(2024七上·上海市期末)植被在自然界水循环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B.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环境湿度
C.植被能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D.植被能够促进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共50分)
26.(2024七上·恩施期末)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请据图回答:
(1)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与根的生长有关的结构是根尖中的   (填编号),D区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这些结构特点与其   功能相适应。
(2)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物体内各器官都具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中的   构成了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3)植物在开花结果期,茎叶生长旺盛,这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是通过   (填编号)进入植物体的。
(4)植物的叶片一般总是正面绿色深些,背面绿色浅些,原因是接近上表皮的   (填编号和名称)呈圆柱形,含叶绿体比较多。
27.(2024七上·官渡期中)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   →②(用序号和箭头补充完整)。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   。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黑纸片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   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①绿叶在光下产生了   等有机物;②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8.(2024七上·修水期末)图一为某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A 和B 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或者呼吸作用时,图一中气体 A 和 B 通过图三中的[⑤]   进出叶片。
(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 A 所代表的气体是   ,B所代表的气体是   ;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三中的[ ②]叶肉细胞,其中含有较多的   。
(4)图三中的[ ③]是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其中筛管运输的是   。
29.(2024七上·简阳期末)2023年10月,四川省农科院选育的“水稻川优6203”等9个农作物品种入选2023年四川省主要粮油作物当家品种,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图一是水稻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Ⅰ和Ⅱ代表生理过程,①和②代表细胞结构;图二是水稻植株一天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Ⅱ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二中曲线   (填“甲”或“乙”)代表水稻植株一天内该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2)①代表的细胞结构是   ,①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该生理活动起到维持大气中   平衡的作用。
(3)根据图二分析,曲线CD段强度增加,主要是因为   增强;曲线DE段强度减弱,主要是因为中午温度过高   关闭,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减少。
(4)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监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自动灌溉以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
(5)要想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水稻光合作用,增加水稻产量,不是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水稻苗越多越好,而应该    ;若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或叶脉呈淡棕色的现象,最有可能是植株缺少含   的无机盐。
30.(2024七上·钟山期末)为了深入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探究,请综合分析回答:
(1)将图甲中的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发现A装置的液面比B装置的液面   (填“高”或“低”),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   作用。
(2)小组同学从枝条上取下叶片,徒手横切后,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这是因为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
(3)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图乙中的[ ]   散失到大气中,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4)图丙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1、2表示两种气体,A、B表示两种能量转换器,如果1为氧气,则A是   。发生在B处的生理过程是   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过程维持了生物圈的   平衡,制造的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5)小组同学到温室大棚调查,发现农民伯伯安装了增加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除此以外,请你从利用光能的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答案】C
8.【答案】D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B
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C17.【答案】B18.【答案】D19.【答案】C20.【答案】D
21.【答案】D22.【答案】A23.【答案】B24.【答案】B25.【答案】C
26.【答案】(1)B、C;吸收
(2)导管和筛管
(3)②
(4)栅栏组织
27.【答案】(1)④→⑤→①
(2)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合理即可)
(3)对照
(4)淀粉;光
28.【答案】(1)气孔
(2)氧气;二氧化碳;乙
(3)叶绿体
(4)有机物
29.【答案】(1)呼吸作用;乙
(2)叶绿体;光合;碳—氧
(3)光照强度;气孔
(4)蒸腾
(5)合理密植;氮
30.【答案】(1)低;蒸腾
(2)薄而透明
(3)⑤气孔
(4)线粒体;光合;碳-氧 (填碳、氧,碳氧,二氧化和氧气);有机物
(5)二氧化碳;延长光照时间 (或增加光照强度、合理密植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