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测试题(含答案)冀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2.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测试题(含答案)冀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5 10: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少版生物学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AB段,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在AB段,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廓扩张
C.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下降
D.在BC段,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腔的容积缩小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导致胸廓增大
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C.边吃饭边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我们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3.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中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引起的声响。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肋间肌收缩 B.胸腔缩小
C.膈肌收缩 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4.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发生溺水事故时,水和泥沙会进入呼吸道,下列呼吸过程中首先发生障碍的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5.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检测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时,驾驶员需要对着检测仪吹气,此时人体的(  )
A.膈顶部上升 B.胸腔容积增大
C.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6.如图膈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当我们吸气时,膈的运动特点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B.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C.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D.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7.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跑时用嘴呼吸,可使进入肺部的气体清洁、湿润、温暖
B.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使食物进入气管
C.潜水时感觉呼吸困难,是因为胸廓的扩大受到阻碍
D.口罩可以避免雾霾中的大部分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8.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气体是氧气,B气体是二氧化碳
B.肺泡的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壁也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D.此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9.某司机在交警要求下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下列对他呼气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肺处于扩张状态 B.肋间肌、膈肌舒张
C.胸廓的容积增大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10.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B.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为0
11.“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动作图解如图所示。当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从腰部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患者体内出现的变化是( )
A.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变大
B.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C.上腹部下陷,膈肌突然收缩
D.膈顶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12.“478呼吸睡眠法”能有效地调节呼吸,平复焦虑情绪,帮助睡眠,其步骤为:闭上嘴,用鼻子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用嘴缓缓呼气8秒。屏住呼吸时( )
A.肺处于扩张状态
B.体内气体交换停止
C.肋骨保持向内向下
D.膈肌和肋间肌都舒张
二、填空题
13.近年来体育中考成绩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体育成绩的提升需要建立在长期的户外体育活动之上。体育活动中,通过 和 两个过程完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4.通过呼吸运动,人体实现了 和 的气体交换。
15.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可以感受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 状态,膈肌处于 状态。
16.人体呼吸系统中, 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1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下图表示人和绿色开花植物之间物质的关联,其中a、b,c,d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 (填“增大”或“减小”),于是b被吸入肺。
三、实验探究题
18.测量是我们学习生物学时使用的重要科学方法。在学习胸腔容积的变化时,我们进行了测量胸围差的实验,请你就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的目的要求:一是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二是了解自己的胸围差。
(1)在测量时,一定要放置好软尺在胸前和背后的位置,胸前软尺的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软尺在受测者背侧的位置是 的下角。
(2)在实验中,我们在同一位置进行了三次测量,取 值,即为胸围差。
(3)在实验测量的结果中,同学们的胸围差存在差别,你认为与哪些因素有关 。
19.为了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 (填“A”或“B”)管的橡皮管。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2)进行多次吸气和呼气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了,分析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
(3)在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胸廓扩大,气体进入肺 反之则为呼气。
四、判断题
20.在日常健康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大约是16次/分钟。(  )
21.呼气时,呼吸肌处于舒张状态。( )
22.无论是人体吸入还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总是多于二氧化碳。( )
23.在呼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
24.吸气时,膈肌收缩,肋骨间肌肉舒张。( )
五、综合题
25.填空:
(1)胸廓由 、 、 组成。
(2)肋骨间有 ,胸廓底部有 。肋间肌包括 和 。
(3) 肌和 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有助于 舒张和收缩,使气体有规律的进出肺。
26.新冠病毒攻击人体肺部细胞时,会导致肺泡壁失去弹性,影响人体的呼吸(在[ ]中填写序号)。
(1)插入式呼吸机可辅助维持患者呼吸。如图所示,呼吸机管道从口腔进入,经咽、喉一直插入到患者的[ ] 处。在吸气通路中细菌过滤器、控温器及湿化器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和湿润。
(2)呼吸机通过压力控制器周期性改变肺外气压,维持患者呼吸。当吸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时,吸气通路内的气体压力 (填“大于”或“小于”)肺内压力,气体入肺。然后吸气压力控制器关闭,呼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改变气压,气体出肺,完成一次呼吸。
(3)经过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壁弹性恢复正常。吸气时, 和肋间肌等呼吸肌 ,使得胸腔容积 ,肺 (填“扩张”或“收缩”),气体进入肺,完成自主呼吸。
六、资料分析题
27.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哮喘日,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教育赋能,自在呼吸”。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非常敏感,受到各种诱发因素刺激,哮喘患者的呼吸道肌肉收缩痉挛、支气管变窄引起通气不畅,空气吸入和呼出受到限制,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哮喘会呈现气道高反应,气道容易痉挛,痉挛后会咳嗽,大量地生痰。
资料二:引起哮喘发病和触发哮喘症状的过敏原多达数百种,根据进入人体的方式,主要分为吸入性和食入性两大类。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是支气管扩张剂,多数采用气道的雾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给药,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用药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能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或肺,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1)据资料一可知,哮喘患者吸入和呼出空气受到限制,气道痉挛后会咳嗽生痰,痰形成的部位是在呼吸道的 和 ,该部位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使气体 ,纤毛能把外来的尘粒、细菌和黏液送到咽部,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2)据以上资料,雾化吸入治疗可直接将药物送达 ,药物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道肌肉舒张,保证气体 ,达到缓解通气不畅的效果。雾化吸入药物时,人体的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 状态,吸气与呼气终末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外界压力。
(3)不管是吸入性还是食入性过敏原,进入人体都会经过的共同通道是 。对于吸入性过敏原哮喘患者,请你给他们的日常防护提出合理建议: 。(写出一点即可)
2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火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火灾主要致死原因有吸入高温有毒气体、缺氧、热力灼伤、烧伤等。
据统计,在火灾中有50%以上的人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毒气和烟雾而死亡的,有毒气体主要以一氧化碳为主。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及运输,最终使人窒息。正常情况下,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占21%,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至10%~12%时,人会开始呕吐、体力不支、意识模糊;当含氧量降至6%~8%时,人就会丧失知觉、昏倒,在6~8分钟内因缺氧死亡。火灾现场的温度高达几百至一千摄氏度以上,人体吸入这些高温气体,会对呼吸道造成灼烧,引起呼吸道组织损伤,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和坏死物脱落阻塞,且很快并发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萎陷等,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同时,由于火焰或热气流会大面积损伤皮肤,不仅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还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人死亡。严重烧伤病人体内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会令烧伤部位蒸发的水分增加,严重时机体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火灾发生时,烟尘中的烟雾颗粒不仅能造成呼吸道阻塞,还会导致人们在逃跑时看不清逃生路线而耽误撤离。
在全国家庭火灾死亡人数中,老年人和儿童所占比例较大,相比正常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生理机能较弱、自救能力差。火灾发生后;社会救援往往不能马上到达,所以在家中备有家用灭火器、灭火毯、强光手电、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等很有必要。
(1)文中提到,有50%以上的人在火灾中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高温毒气和烟雾而死亡的。如图所示,高温毒气和烟雾会依次损伤人体呼吸道的 (选用相关字母和箭头表示)黏膜,造成呼吸道的受损和阻塞。
(2)发生火灾时,可燃物燃烧释放的一氧化碳会经呼吸道进入 ,经其外包绕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最终使全身各处的细胞缺氧,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无法满足机体对 的需要。
(3)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伤口会有大量体液渗出,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即主要输入血液中的 以及时补充烧伤病人的体液。
(4)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填选项前字母)
a.在浓烟中大声喊叫,无惧吸入更多烟雾
b.在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用浸湿的棉被裹在身上避免皮肤灼伤
d.用湿布堵住门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
(5)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如图2)主要由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面罩组成,具有保护头部、过滤烟雾和有毒气体、隔热阻燃等功能,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的逃生自救。结合文中提到的火灾致死原因,若请你设计一款家用火灾应急呼吸器,除上述提到的功能外,还应具备 功能(写出一个即可),可更有利于自救和逃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4月2日初中生物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A A B A D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A
13. 吸气 呼气
14. 肺/外界 外界/肺
15. 收缩 收缩
16.肺泡
17.减小
18.(1)肩胛骨
(2)最大
(3)性别、年龄、是否经常锻炼等
19.(1) B 作对照
(2) 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
(3)收缩
20.正确
21.正确
22.正确
23.错误
24.错误
25.(1) 脊柱 肋骨 胸骨
(2) 肋间肌 膈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3) 肋间 膈 胸廓
26.(1) ①气管 清洁 温暖
(2)大于
(3) 膈肌 收缩 扩大 扩张
27.(1) 气管 支气管 湿润 清洁
(2) 呼吸道或肺 顺畅/通常 收缩 等于
(3) 咽 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湿润
28.(1)A→D→C→E→F
(2) 肺泡 能量
(3)血浆
(4)a
(5)供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