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学第3章第2节第2课时体内的气体交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为人体内某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d分别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B.肺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D.外界气体按照a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收缩
2.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生物学观点的是( )
A.毛细血管管壁薄、管腔细、血流速度慢,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B.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鼻腔黏膜可分泌黏液,且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呼吸道将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
D.皮肤的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有效防止细菌侵入以及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
3.如图为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示意图,a表示一种气体,①②③表示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氧气
B.过程①依靠呼吸运动实现
C.b表示二氧化碳
D.过程③使得静脉血变动脉血
4.肺泡中的氧气进入红细胞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A.2 B.3 C.4 D.5
5.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有利于(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C.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6.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那么B气体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7.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依靠什么完成的?( )
A.呼吸运动 B.气体的扩散作用 C.消化作用 D.吸收作用
8.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过程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过程③中氧气的运输主要靠红细胞
D.过程④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
9.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A.呼吸运动 B.气体扩散作用 C.肺的扩张 D.膈肌收缩
10.下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结构①是毛细血管壁
B.物质a可以代表氧气,物质b可以代表二氧化碳等废物
C.人体内三类血管中,图中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D.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静脉血
11.如图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和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
B.b从外界进入乙中至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
C.当膈肌舒张时,气体排出肺泡
D.与丙相比,甲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
12.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图所示。a、b代表气体,①②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b气体是通过红细胞携带运输的
C.①②均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D.血液流向N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填空题
13.人体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依次透过 和 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14.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5.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 与 之间的气体交换, 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血液由 变为 。
16.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作用来实现的。
17.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 与 里的气体交换, 由肺泡进入血液, 由血液进入肺泡,血液由 变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模拟呼吸系统中某一结构运动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某呼吸肌运动的方向,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下列序号所指部位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
(2)甲、乙两图中,表示吸气状态的是 (选“甲”或“乙”),此时④处于 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3)当人体呼吸状态如图乙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此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
19.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呼吸肌收缩舒张与胸廓大小关系的变化原理,老师根据模型设计图制作了人体呼吸运动模型。图1是设计的模型:包括底座、滑轨以及通过滑块或固定块连接于滑轨上的“胸廓”“膈肌”和操纵装置等。图2是吸气时模型内部状态图。
(1)逆时针旋转图1的转盘,固定于转盘上的连杆两端的间距变大,从而引起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左右径 ;同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廓上下径 ,达到图2所示状态,此时呼吸肌应呈现 状态。该过程中,肺内压力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压力,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
(2)老师用木条,自攻螺钉,小木块等制作模型。为了让学生看到气体进出肺部的情景,也使模型看起来更加真实,小明同学提供了以下材料继续优化模型:透明油桶1个、粉色气球若干、红色气球膜、白色螺纹管1根、Y形管1个等。其中选择可以模拟气管的材料是 ,可以模拟肺的材料是 。
四、判断题
20.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 )
2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全身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中。( )
22.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
23.呼吸是一种过程,参与呼吸运动。( )
24.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导致患者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进入肺泡,同时肺泡细胞也会合成一部分物质形成黏液,对肺泡的结构及功能造成损伤。如图为健康人与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结构模式图,①、②表示气体。请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
(1)甲图为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模式图。( )
(2)甲图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
(3)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后由A细胞运输。( )
(4)据图可推测B细胞为白细胞。( )
(5)患者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减弱。( )
五、综合题
25.“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动作图解如图1,图2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当异物经咽、喉后堵住图1中的【 】 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1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 。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2)呼吸道通畅后,空气进入肺,肺泡具有数量多、 、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等特点,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气体通过 作用实现了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外的血管具有内径窄, , 等特点,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3)图2所示b代表的物质是 ,它从根源上来说,产生于 。
(4)组织细胞获得氧气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参与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26.下图甲是人体呼吸过程中膈的变化情况,图乙是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表示吸气过程是 (填“A”或“B”)。
(2)人体呼气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胸腔容积相应 (填“缩小”或“扩大”),气体排出肺,此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填“大于”或“小于”)
(3)人体内肺泡数量多,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 。
六、资料分析题
27.材料一: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人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尘,使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受到损害,病人抵抗力明显降低,常发生多种不同的并发症。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材料二: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束胸使胸部不能充分扩张,肺组织不能充分舒展,以影响全身的氧气供应。百害无一利,对青春期的女生影响更大,不仅影响正常发育,甚至危及性命。
依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灰尘经过人体呼吸系统的顺序是:鼻→ → →气管→支气管→肺。
(2)束胸直接影响图甲中的 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引起体质下降(填字母)。
(3)图乙中a、b过程的原理是通过 实现的,c是 ,d是 。
(4)图丙的曲线bc表示 过程,膈肌的状态符合图甲中的 所示的生理过程(填字母)。
28.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
资料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资料三:传染病高发时,戴好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疾病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就好像是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
(1)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有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有“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该病毒感染损伤了肺,该器官位于人体 腔内,左右各一。其结构单位是 ,它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血管包绕着。
(3)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 的作用,但还需要戴口罩防护,说明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9.材料一:阳光从树叶的空隙中洒下,照在了我的脚下。一点点、一片片,随着微风吹动着树叶,而变换、跳动着。我张大嘴,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宁静替代了烦躁。
材料二:我们在经历了30多年几乎不加节制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刚刚摆脱了贫困、过上点好日子,不想却无福消受,得到的是严重的新问题。并且这些新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撕裂着经济繁荣的表象,报之以“伸手不见五指”的“千里雾霾”,果不其然的是,历史以其惊人的相似性将悲剧在中国重演,那就是,每一个世界工厂背后都有一个雾霾的国度,这是现代化之痛。
(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是 ,呼出的是 。
(2)雾霾的空气质量差,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在减弱呼吸系统的 交换功能。
(3)根治雾霾的气候,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你的行动是 。
(4)在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时, 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C B B B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C
13. 毛细血管壁 肺泡壁
14. 肺泡 血液
15.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动脉血 静脉血
16.气体扩散
17. 肺泡 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静脉血 动脉血
18.(1) 气管 支气管 肺 膈
(2) 乙 收缩
(3) 小于 呼吸运动
19.(1) 增大 增大 收缩 小于
(2) 白色螺纹管 粉色气球
20.正确
21.错误
22.正确
23.正确
24.(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25.(1) [③]气管 变小 大于
(2) 肺泡壁薄 气体扩散 管壁薄 血流速度最慢
(3)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4) 线粒体 呼吸
26.(1)A
(2) 舒张 缩小 大于
(3)气体交换
27.(1) 咽 喉
(2)B
(3) 呼吸运动 二氧化碳 氧气
(4) 呼气 A
28.(1) 呼吸道/肺 肺/呼吸道
(2) 胸 肺泡 毛细
(3)清洁
29.(1) 氧气 二氧化碳
(2)气体
(3)减少外出,减少户外锻炼,关闭门窗;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
(4)佩戴口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