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1898年2月,总理衙门专门就英国人赫德继续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致英国公使照会,“该税务司熟悉商务,办事公平,精干正直,诚实可靠,中国国家倚畀正殷,如请离职,中国必设法挽留。”这反映了( )
A. 中国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 B. 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C. 赫德维护了英国等西方的利益 D. 当时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2.1927年,社会各界围绕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展开激烈论争,不同问题、派别交织在一起,呈现异常复杂的局面。1929年,讨论延伸到中国社会史领域。1937年,社会史大论战基本结束。经过论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得到广泛认同。此次论战( )
A.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B. 对社会性质的认识完全一致
C.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D. 为国民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3.战国秦汉时期的普通家庭一般有五口人、占地百亩。商鞅规定土地可以买卖、“民有二男不分异(分家)者,倍其赋”:贾谊亦云:“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到女家)。”汉承泰制。由此看来,商鞅变法( )
A. 彻底废除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度 B. 打破了传统男尊女卑观念
C. 影响到秦汉时期小农家庭结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贫富矛盾
4.如表文本框内是某同学总结的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根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流通货币甘薯、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中国
A. 西汉的农业 B. 唐朝的商业 C. 元朝的外贸 D. 明朝的经济
5.在阿拔斯阿拉伯时期(公元750-1258年),银行经营的业务规模更大,服务范围更广。它们不仅向经营者贷款还充当不同币种的投资者和交换代理者;它们建立了多级支行以兑付从总行签发的支票。这( )
A. 表明阿拉伯人拥有先进经营理念 B. 刺激阿拉伯帝国的商业经济发展
C. 推动阿拉伯经济走向现代化 D. 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做经济准备
6.1973年1月2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7:2票数表决通过判决,宣布德州堕胎法违宪,将堕胎权作为“女性基本隐私权”之一并受到宪法保护。但2022年在判决另一起有关堕胎权的案件中,最高法院推翻了上述判例,允许各州自行决定堕胎是否合法。这表明( )
A. 美国法律的延续性极差 B. 平权运动的成果已经遭到完全破坏
C. 联邦与州关系得到缓和 D. 美国司法制度中判例的地位较突出
7.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1884年的柏林会议中争辩说自己是刚果的“业主”,刚果就是他的私有财产。最后,会议签署的《总议定书》认可其以个人名义占领刚果河流域,并将该地区称为“刚果自由邦”。这次会议( )
A. .使非洲大陆被瓜分完毕 B. 平衡了欧洲列强的利益
C. 加速了非洲的殖民地化 D. 维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
8.1952年,好莱坞影星吉恩 凯利(Gene Kelly)主演的音乐剧《雨中曲》,其背景设置在了美国繁荣的社会环境中,街道两边是摆放了各种各样商品的店铺,宽敞明亮的家中有多功能的现代家电。一位苏联女士观影后曾表示:她永远无法忘记自己看到主角用按钮而不是火柴加热晚餐时的震惊。这类作品输出的主要目的是( )
A. 展示美国实力 B. 传播意识形态 C. 讽刺苏联落后 D. 提倡科技革命
9.“红色旅游”在当前中国非常盛行。据此推知,如图所示对当前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 )
A. 迎合我国市场改革的迫切需要 B. 保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合法权益
C. 弘扬勇于攻关创新的拼搏精神 D. 成为赓续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10.二战后,美国的城市郊区出现了大量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后来,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 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 B. 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C. 房地产企业无序盲目扩张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严重不足
11.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统计,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以及改编的部队总数近178万人,约占国民党作战军队总数的22%,被人民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军队总数为458万人。这说明( )
A. 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胜利 B. 国共之间力量对比得到根本扭转
C.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 D. 正确斗争策略加速战争胜利进程
12.有学者说,城市特许状的获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城市市民在许多方面成为自由权利的享有者,不再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许状也成为城市自治的基础,为城市市民开创新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基础。因此,中世纪城市自治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宪政制度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抹煞的意义。该学者旨在说明( )
A. 城市市民完全摆脱了封建制度束缚 B. 民族国家的心理认同得到加强
C. 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D. 城市自治有利于西欧社会转型
13.傅立叶创建的法郎吉是一个工农合一、城乡合一的统一体。它以农业为主,兼营工业。收入按劳动占比5/12、资本占比4/12、才能占比3/12进行分配。由此可见,傅立叶创建“新和谐公社”旨在( )
A. 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凸显资本的价值和地位 D. 着重发展工业型社会
14.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结构(据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这一演变进程可以解读为( )
A. “三个世界”三足鼎立 B.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 关贸总协定助推贸易发展 D. 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
15.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5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
A. 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 “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C. 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 “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16.14、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 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 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衰落后,欧洲城市从11世纪起重新恢复了生机。工商业的繁荣,财富的聚集,人口的增加使城市不断地扩展,很多城市成为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有的城市是几种中心兼而有之。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在城市中兴起了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新型学校。与传统学校相比较,这些城市学校有以下共同点:首先,在领导权上,城市学校后来逐渐由市政当局接办,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打破了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于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及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是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在中世纪的最后3个世纪里,欧洲的人口增加了一倍,但其对知识的了解却不知增长了多少倍,人们对科学、医学、法学、哲学和神学进行了广泛的学习,这种知识的增长为欧洲大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学校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城市学校兴起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美国: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三: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四:德国: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 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法律文献?
(2) 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 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医出土文献不断被发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合阴阳》《杂禁方》等;甘肃汉代医简的“医方”。“云梦睡虎地泰简”记载的“疠迁所”,开创了传染病隔离之先河。成都汉墓出土医简中出现“通天思想”,强调以“气之通天,各有官窍”。中医学创立了“三阴三阳”思想,运用于经脉理论,是后世十二经脉的起源。先秦两汉时期还有大量的养生论述。这印证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文献记载,成为现代国家宝藏。这与古希腊强调原子论、元素论,注重结构性病变,逐渐发展出解剖学有明显不同。
--摘编自熊益亮《从先秦两汉中医出土文献谈文化自信》等材料二 1850年后,合信翻译出版了《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等著作。郑观应在《盛世危言 医道》中,较全面地比较中西医,认为西方医学在关于人体脏腑器官的认识、诊断手法、药物炮制、外科器械等方面都胜于中医。李鸿章指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梁启超此时认为发展医学是变革图强、追求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医者增多,学习西医的民间组织和报刊杂志在许多地方纷纷出现。
--摘编自王勇《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发展的特征。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西医传播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视中医的价值。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亨利 基辛格指出:“克里米亚战争(注: 1853一1856年),使维也纳会议费尽心血所建立的梅特涅秩序崩溃。”维也纳体系建立之后,英国与俄国分别是大陆均势体系的两个平衡者,英俄关系对欧洲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战争促使了英法两国结盟,那就意味着拿破仑战争的“后遗症”基本上被战争清洗干净:战争也意味着神圣同盟的终结,欧洲的协调机制蜕化。
克里米亚战争并非仅仅影响欧洲和俄罗斯,事实上对大清帝国的安全也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败,但在对待大清帝国的问题上,俄国与英国、法国、美国却又形成“共谋”。俄国在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驱动之下,在大清帝国得到了最大的“补偿”,从而使俄国的帝国形象可以重新与其他殖民帝国尤其是英国相比。
俄罗斯的确是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但俄罗斯也从中学会了一些东西,正如俄罗斯当时一些西方派所说的那样:“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止不前。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摘编自胡键《“东方问题”远东化、克里米亚战争与大清帝国的安全》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维也纳体系的主要特征,并概括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2)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简要说明你对“对大清帝国的安全也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的理解。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小题1】背景:欧洲城市兴起;工商业繁荣;新兴市民阶层壮大。
特点:管理上,由市政府领导,具有世俗性质;目的上具有职业训练性质;内容上强调与实际生活生产相关的世俗知识;用民族语言教学。
【小题2】影响:培养了工商业职业人才;推动了欧洲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打破了基督教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进步;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18.【答案】【小题1】美国l787年宪法、l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小题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小题3】不同: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
19.【答案】【小题1】特征:中医形成思想体系,注重五行、元气等阴阳、儒家学说;注重整体思考与辩证医治;医养结合,不断发展,文献丰富。古希腊医学注重原子论、元素论;注重结构性病变,促进解剖学发展;更重理性,为近代医学奠基。
【小题2】发展:由治病为主到变法救国;由士大夫为主到社会基础广泛;西医认识更为全面深刻。
原因:民族危机严重;救治疗效明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世界近代科学发展。
【小题3】价值:科学研发中医,造福人类;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重视中医有助于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
20.【答案】【小题1】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影响:打击了俄国,使其国际地位下降;英俄关系受损,促成英法结盟,法国地位上升;冲击了维也纳体系。
【小题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俄国从克里米亚战争中吸取了失败教训,不断进行社会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俄国工业化的进程。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