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5 17: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1898年2月,总理衙门专门就英国人赫德继续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致英国公使照会,“该税务司熟悉商务,办事公平,精干正直,诚实可靠,中国国家倚畀正殷,如请离职,中国必设法挽留。”这反映了(  )
A. 中国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 B. 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C. 赫德维护了英国等西方的利益 D. 当时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2.有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 宗法制原则 B. 九品中正制选官 C. 皇位世袭原则 D. 科举制创立完善
3.如图为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的照片,由该图可推知(  )
A. 其号召是基于中共八大提出的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B. 其结果是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C. 其背景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D. 其目的在于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在古埃及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而畜牧业仅仅成为辅助的生产部门。但是位于其南部草原地带的部落则大量蓄养牲畜,畜牧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活动。上述差异长期维持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理环境存在差异 B.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C. 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D. 人种与民族的差异
5.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爱德华三世首次用英语致辞,以便让平民院的议员听懂。应平民院的请求,爱德华颁布了关于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世俗王权得到强化 B. 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C. 大学教育得到普及 D. 区域文明的多元共存
6.下列关于如图中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注:1957~1981年世界各国发射卫星总数为2725颗
①科技竞赛为美苏争霸重要内容
②太空竞赛始于勃列日涅夫时期
③体现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④美苏两国实现了对太空的独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玉琮是中国古代祭祀地神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众多玉琮,上面雕刻着各式神人兽面纹,如图是其中一种。玉琮及神人兽面纹可用于说明(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文字符号的成熟
C. 宗法制度的确立
D. 封建国家的产生
8.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严厉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的行径,勃列日涅夫回复卡特:苏军进入阿富汗是应阿富汗政府的邀请,以抵制长期以来在阿富汗发生的外部侵略行为。美国随即采取高科技、粮食等禁售制裁苏联的行动。这表明该时期(  )
A.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B. 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C. 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 D. 美国肩负大国担当
9.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然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过分讲究化妆,使男人女性化,他们追求阴盛阳衰的病态美,“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一副娘娘腔。到梁朝时,贵族子弟更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这一反常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儒家正统地位受冲击 B. 社会现实黑暗动荡
C. 佛教心外无物的影响 D. 对隐逸避世的追求
10.如表所示是两宋部分学者的言论记载。据表可知,两宋时期(  )
记述 出处
“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 郑至道《琴堂谕俗编》卷上,《重本业》
“国家四民,士、农、工、商”“同是一等齐民” 黄震《贵氏日抄》卷78《诃诉约束》
“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至于蒸逃髦士,则古人盖曰无关,虽工商不敢绝也” 叶通《习学纪言序目》卷19《史记一》
A. 传统择业观念根深蒂固 B. 货物流通渠道多元并进
C. 传统四民思想受到冲击 D. 朝廷有意放松经济管控
11.如表所示为1916~1923年青岛部分日资纱厂设立详情。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工厂名称 所属公司 设置/开工时间 注册资本额 职工 设备 年产量
内外棉纱厂
(银月纱厂) 内外棉株式会
社青岛支店 1916.07/
1917.12 3300万日元 464 纱锭98800枚 棉纱51800件
大康纱厂 大日本纺织
株式会社 1919.07/
1921.10 5200万日元 3557 纱锭4万余枚
织布机150台 棉纱65520件
棉布82500匹
隆兴纱厂 日清纺绩
株式会社青岛 1921.10/
1923.04 2700万日元 1101 纱锭26360枚 棉纱20400件
A. 外资垄断中国棉纺织业 B. 山东经济深受资本输出影响
C.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 自然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12.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中国共产党实施“三三制”(  )
A. 推动了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B. 加强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C. 体现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D. 巩固扩大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13.公元1122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按照该协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放弃了帝国境内的主教册封权,而教皇则承认皇帝拥有世俗册封权;公元1131年列日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头戴装饰华美的三重冠,骑着白马,以罗马皇帝般的盛大仪式进入会场,德意志国王洛泰尔三世亲自为其牵马;此外还有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和“阿维农之囚”。这些史实反映出(  )
A. 君权神授强化王权 B. 王权与教权长期的依存与斗争
C. 教皇地位不断衰落 D. 欧洲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
14.18世纪在活跃的伦敦证券市场中,英国国家财政通过股份公司开始与私人资本和伦敦证券市场联系起来,政府通过发行国债获得了大量资金。这一状况()
A. 体现政府掌控资本的情形 B. 形成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
C. 表明国家融资渠道的灵活 D. 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5.巴黎公社的多数公社委员出自群众组织,他们在担任委员后也经常回到各街区参加集会,每个委员都会参加一个或数个组织,他们一面将群众组织的意见带进公社委员会,一面又将市政厅里的决议和法令传递到各个街区。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带有浓厚的直接民主色彩 B. 探索人民参政议政的新途径
C. 积极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 D. 贯彻落实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16.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该材料表明
A.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质
B. 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 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全面推行
D. 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继东北爱国军民开始抗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 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从而使局部抗战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此后,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的大会战。
(3) 为什么抗日战争是近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提高的?
18.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怎么把棉花变成象牙?或者更叫人伤脑筋的是,怎么把棉花变成奴隶? 16世纪起,商人们就懂得这一神技的秘诀。他们未使用魔术,而是运用跨洋贸易……棉花转化为象牙的魔法,以及把非洲劳动力转化为咖啡和糖的戏法,均助推了世界经济,但有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贸易版图被翻动。轮船逆流而上几乎和顺流而下一样轻松,且一年到头都可在海上航行。承平时期,货运运费直线下降:1815-1850年,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赏物;每磅运费约降了80%……陆路运输的改变更大,人类首次得以用低廉成本将重物运到遥远他地。
材料三石油成为 20世纪最值钱的国际贸易商品,也因此使20世纪博得“石油世纪”之名。随着石油取代煤成为……新的“生命液”,石油不只是“黑金”,还是“现代”的象征。但石油成为商品后的一百年的大部分时期,美洲才是石油舞台上的主角。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彭慕兰、史蒂文《贸易打造的世界》
(1) 据材料一指出商人们的“秘诀”,结合所学对这一“秘决”加以评价。(不要照抄材料)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翻动19世纪上半叶世界贸易版图的两项交通工具、概述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石油取代煤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贸易打造的世界”的理解。
19.【古今中外基层治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商,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而这些是州或县没有办法完全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城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走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地方自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意义。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小题1】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带有自发性质。
【小题2】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小题3】原因:抗日战争胜利,改变了近代以来战争后签订割地赔款等丧失国家主权条约的局面。
主要原因:全民族团结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等。
【小题4】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8.【答案】【小题1】商人们的“秘诀”:进行跨洋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
评价: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非洲大量人口丧失,导致非洲经济崩溃,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贫困。
【小题2】交通工具:轮船、蒸汽机车(或火车);历史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
【小题3】石油代煤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使石油资源集中在美国手中,加剧了区域间的贫富程度;激化了区域间的矛盾冲突。
【小题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三角贸易的进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积聚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东方逐渐依附于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众多交通工具的发明和运用,也便利了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正式形成。因此“贸易打造的世界”实质上是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是世界各地联系日间密切的发展过程。
19.【答案】【小题1】特点:①以自治为主;②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③宗族及乡绅主导;④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
【小题2】特点:①分级管理;②地方自主权越来越大。
原因:①美国联邦宪法的影响;②三权分立的推动;③地方自主性增强;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小题3】变化:①纳入法治化轨道;②采用“社区式管理“等新模式。③管理方式多样化,出现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管理运营模式。④民主化程度不断加深,直接民主,民主决策,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等形式。
意义:①调动了人民参政积极性;②增强了人民主人翁意识;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④保障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⑤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