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1第四章第二节爱护水资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能引起水源污染的是 (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土壤等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的排放 ③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施用不当 ⑤雷雨闪电时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A.②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解答:能引起水源污染的主要是重金属、植物营养物质,石油泄漏,农药的广泛使用,工业废水中的酸、碱、盐等。
分析:本题考查引起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熟练掌握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解题的关键。
2.某金属氧化物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物质,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下列有关该金属氧化物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形成酸雨的SO2氧化为SO3
B.将家居装修挥发出的甲醛氧化为CO2和H2O
C.将医药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H2O和CO2
D.将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CN-氧化成CO2和N2
答案:A
解析:
解答:该题应从“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着手考虑,SO3同样污染环境。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物的变化和强氧化性物质的性质,学习吸收题目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
3.江水受到污染,其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工业生产中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的长期接触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解答: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随生物链或水土流失流向水体,造成污染。雨水和土壤的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分析:本题考查水体污染的污染源的来源,熟练掌握引起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
4.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现象为鱼类等提供了大量食物,有利于它们的大量繁殖与生长
答案:D
解析:
解答: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海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鱼类缺氧而死亡,造成水质恶化。
分析:本题考查水体污染的结果——赤潮造成的原因和危害,熟练掌握造成赤潮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5.据报道,汉江流域再次发生“水华”现象,江面上有大量绿色漂浮物,类似于海面上的“红潮”,取水样分析:绿藻含量比正常情况下偏高很多,含氧量明显偏低,浑浊度增加。造成汉江“水华”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有毒的废水大量排入汉江
C.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汉江,使水质富营养化
D.汉江流域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农药
答案:C
解析:
解答:生活废水特别是含磷废水排入江中,能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湾称为“赤潮”,发生在淡水湖泊等称“水华”。
分析:本题考查水污染中的水化现象,熟练掌握水化的造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
6.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我国是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下列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 )
A.农田普及滴灌技术
B.鼓励超量开采地下水,以补充城市水资源紧缺
C.工厂废水经处理用于城市绿化或农业灌溉
D.减少污染源,保护水源地不被污染
答案:B
解析:
解答:地下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超量开采后患无穷。
分析:本题考查节约用水,明确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
7.要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 ( )
A.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B.对河水进行消毒处理
C.控制农田排水
D.减少用水量
答案:A
解析:
解答:水体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因此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水体污染最主要的原因,熟练掌握工业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解题的关键 。
8.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带来白色污染
B.减少使用氟氯代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酸雨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D.北京城区限制冬季燃煤供暖,是因为燃烧煤会有二氧化硫产生
答案:D
解析:
解答:A项,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称之为“白色污染”,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使水体富营养化;B项,减少使用氟氯代烷可以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但不能防止酸雨的形成;C项,大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源缺乏;D项,冬季限制燃煤供暖,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SO2。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熟练掌握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污染是解题的关键 。
9.水资源非常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答案:D
解析:
解答: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都是海水的淡化方法,A项正确。海水中含有盐分,因而密度大,B项正确。雪乃水蒸气凝聚而成,深井水中溶解了地壳中的矿物质,C项正确。4℃以上,水热胀冷缩,0~4℃水热缩冷胀,D项不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水的性质和淡水与海水的关系,熟练掌握水的处理是解题的关键 。
10.你估计一个湖泊中氧气的浓度在什么时间和什么状态的水环境下最高 ( )
A.夜间被污染的湖水
B.夜间无污染的湖水
C.白天被污染的湖水
D.白天无污染的湖水
答案:D
解析:
解答:综合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生理功能即可得到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水中氧气含量的关系。
11.下列现象中与水体污染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自然降水的pH<7
B.自然水源渐渐短缺
C.水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水中产生异味
答案:A
解析:
解答: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降水中发生下列变化:CO2+H2OH2CO3 H2CO3H++HC,因此自然降水pH<7;水体污染导致可应用水减少,水源短缺。水中的生态系统是以水为基础的,水体污染必然导致水中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本来是无味的,水被污染以后往往会产生难闻的恶臭味。
分析:本题考查水体污染,熟练掌握水的污染是解题的关键 。
12.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污染的是( )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解答: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海上石油泄漏、废液、废水、废渣的排放,都可能造成水体的污染。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熟练掌握造成污染的各种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
13.下列对使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
B.合理调整用水结构,使之利用效果最佳
C.禁止使用水库中的储备水
D.实现低污染或零污染排放
答案:C
解析:
解答:对水的使用要注意节约用水、控制污染和污染处理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对水应该是合理利用,而不是禁止利用。
分析:本题考查对水的使用的合理性,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进行解决。
14.下列不是自来水处理中必须的一步是( )
A.消毒 B.软化
C.过滤 D.曝气
答案:B
解析:
解答:自来水处理必须经过:沉淀、过滤、曝气和消毒四步。经过以上处理的水基本上可以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但某些地区的水由于含有过多的Ca2+、Mg2+使其硬度过大,仍然不适于饮用,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软化处理,但并不是都必须经过的步骤。
分析:本题考查自来水的处理方法和步骤,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自来水的处理是解题的关键 。
15.下列物质在饮用水的净化过程中不会引入杂质的是( )
A.H2O2 B.O3
C.氯水 D.Na2FeO4
答案:B
解析:
解答:H2O2不能用于饮用水的净化消毒,氯水消毒时会引入Cl-,Na2FeO4消毒时会引入Na+。
分析:本题考查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变化,熟练掌握饮用水的处理是解题的关键 。
16.向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FeCl3·6H2O并搅拌以后,水便由浑浊变得澄清。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 )
A.是纯化学变化
B.是纯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
解答:由Fe3+水解为Fe(OH)3胶体属于化学变化,Fe(OH)3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物共同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三价铁离子的水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熟练掌握三价铁离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7.如下图所示为城市自来水的处理示意图。水的净化需经沉淀、过滤、曝气、消毒等操作,有关水的净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城市自来水处理示意图
A.沉淀池、砂滤器是污水处理的一级处理,除去污水中的不溶物
B.曝气池为二级处理装置,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的物质
C.三级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
D.混凝法是化学沉淀法中的一种,但它只有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
解答:混凝法是利用胶体的吸附作用,这是一个物理变化,但生成胶体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自来水的处理方法,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水处理的方法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剧毒,可采用沉淀反应除去重金属离子
B.化肥中含有植物营养素,可大量使用以改善水环境
C.轧钢厂排出的含盐酸的废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D.天然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可用明矾等混凝剂净化
答案:B
解析:
解答:重金属离子污染可采用沉淀法除去,有时可结合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进行处理;含有盐酸的酸性废水可用熟石灰中和法处理;悬浮颗粒可以用混凝法除去。
分析:本题考查水的污染和处理方法,熟练掌握水的处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19.根据环保要求,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能倒在同一废液缸中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 B.硫酸铵和氢氧化钡
C.硝酸亚铁和盐酸 D.亚硫酸钠和硫酸
答案:A
解析:
解答:硫酸铵和氢氧化钡混合可产生NH3,硝酸亚铁和盐酸混合可产生NO,亚硫酸钠和硫酸混合可产生SO2。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废液的性质和他们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
20.饮用水的消毒剂有多种,其中杀菌能力强且不会影响水质的理想消毒剂是( )
A.臭氧B.漂白粉
C.液氯D.白酒
答案:A
解析:
解答:漂白粉有固体残留,使水变浑浊;液氯(氯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也会跟水中有机化合物生成致癌物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最好,白酒基本上不能对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饮用水的消毒剂对谁的影响,熟练掌握消毒剂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二.非选择题
21.以下是原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原水―→曝气池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过滤池―→自来水
(1)原水中含Ca2+、Mg2+、HCO3-、Cl-等,加入生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三个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CO3-+OH-===CO32-+H2O;
Mg2++2OH-===Mg(OH)2↓;
Ca2++HCO3-+OH-===CaCO3↓+H2O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______(填写序号)。
①只是物理过程 ②只是化学过程 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答案:③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除去Ca2+|调节pH
(4)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________性。
答案:杀菌消毒|强氧化
(5)下列物质中,____可以作为Cl2的代用品(填写序号)。
①Ca(ClO)2 ②浓氨水 ③SO2
答案:①
解析:
解答: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HCO3-和OH-反应可以生成CO32-和H2O,Mg2+与OH-、Ca2+与CO32-反应都能生成沉淀;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有水解生成胶体的化学过程,也有胶体吸附固体杂质的物理过程;Fe2+不稳定,容易被氧化为Fe3+,再水解得到Fe(OH)3胶体;通入CO2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调节溶液的pH;通入Cl2的目的是利用其与水反应产物的强氧化性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Cl2的代用品。
分析:本题考查水处理的步骤、方法等,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
22.下图是某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常用的凝聚剂是____(任填一种凝聚剂的名称)。
答案:明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加入熟石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和酸性废水|Ca(OH)2+2HCl===CaCl2+2H2O
(3)加入Na2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Hg2+|Hg2++S2-===HgS↓
解析:
解答:此题给出了污水处理的过程。常用的凝聚剂有明矾、聚羟基氯化铝及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等;除去沉降物后,由于溶液中含H+,加入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酸性废水;加入Na2S的目的是利用沉淀法除去Hg2+。
分析:本题考查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实际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操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
23.为了获取大量的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厂需要用适宜,高效的方法和流程,将天然水悬浮物、致病细菌等有害成分降低到规定的含量.
(1)要达到上述目的,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是:①沉降、②____________、③曝气、④__________,“曝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消毒|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2)在第①步中,下列物质可以使用的是________(用符号填空).
A.明矾 B.烧碱
答案:A
(3)在将天然水制成生活饮用水的过程中,水中不需要除去的成分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一项).
答案: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4)在经过上述四个步骤的处理之后,如果水中Ca2+、Mg2+的含量超标,还要将水进行________.
答案:软化
解析:
解答:沉降之后是过滤.加消毒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曝气”就是把水暴露在空气中,使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以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明矾可作水的絮凝剂.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最好不要除去,但对Ca2+、Mg2+含量较高的硬水要进行软化.
分析:本题考查水处理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熟练掌握饮用水的处理是解题的关键 。
24.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3月15日,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3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之后,其2号机组再传爆炸声.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________.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C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后,才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混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答案:①过滤 ②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点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蒸馏
解析:
解答:(1)因为分子不同、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气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扩散,搜救犬才能根据气味搜救.(2)①水的净化,加入混凝剂后会使一些固体小颗粒凝聚、沉降,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②测定pH时,要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pH.③饮用水的消毒可以加入消毒剂,也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既杀菌又起到净水的作用.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应先计算,再称量(或量取),然后溶解(稀释).
分析:本题考查水的净化操作、配置一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等,题目难度中等。
25.图1是X河流经某工业城市Y,其中a处在上游,d处在下游。
根据2013年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河水质检测结果绘制的简图如图2所示。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X河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 )
A.ab段 B.bc段
C.cd段 D.bd段
答案:B
(2)列举造成X河污染的三种可能的污染源。
答案:工业污水排放造成的污染、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酸雨造成的污染、工业废渣造成的污染等。
(3)若对c处水样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若要把铜离子变为单质铜回收,请回答两种回收的方法:
方法Ⅰ: 。
方法Ⅱ: 。
答案:还原法,Cu2++2OH-Cu(OH)2↓;
Cu(OH)2CuO+H2O;
2CuO+C2Cu+CO2↑
置换法,Fe+Cu2+Fe2++Cu(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4)d处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请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方面简单说明其原因。
答案:物理沉降、化学氧化、生物分解。
解析:
解答:根据图示曲线,经过市区范围bc段污染程度最大,而在市区范围ab段污染程度最小,故选B项。又因该市为工业城市,故污染应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等方面考虑。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操作,离子的检验等,熟练掌握谁处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12页(共12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