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1第一章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是
B.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C.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
D.两分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二肽
答案:C
解析:
解答:部分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相互转化,但是有几种是在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的氨基酸的性质,熟练掌握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是解题的关键 。
2.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半胱氨酸属于氨基酸
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
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D.HS—CH2—CH2—COONH4可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答案:C
解析:
解答:半胱氨酸缩水成二肽应是羧基与氨基间缩水形成肽键,而C项中是硫羟基与羧基缩水成。
分析:解题时充分迁移—COOH与—OH、—COOH与—NH2的脱水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
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火焰上灼烧
答案:D
解析:
解答: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①有些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存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检验方法,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4.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措施中不能用来解毒的是 ( )。
A.服大量鸡蛋清 B.服用豆浆
C.喝大量牛奶 D.喝盐开水
答案:D
解析:
解答: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凝结而变性,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中毒,如果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蛋清、豆浆,可使重金属离子与牛奶、蛋清、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与重金属盐的反应,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以及常见含蛋白质的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5.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 )。
答案:C
解析:
解答: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肽键,可简记为从哪个位置形成,易从哪个位置断开。
分析:本题考查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肽键的结构特点等,熟练掌握肽键的形成和水解是解题的关键 。
6.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下图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度v关系的各曲线,有酶参加的是 ( )。
答案:B
解析:
解答:酶为催化剂,但达到一定温度时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分析:本题考查酶的结构和性质,熟练掌握酶属于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7.在下列物质中:①K2SO4 ②HCHO ③Na2SO4④Hg(NO3)2 ⑤NH4Cl ⑥KOH,能使蛋白质盐析的是 ( )。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解答:向蛋白质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如K2SO4、Na2SO4、NH4Cl等。而向蛋白质中加入HCHO、重金属盐如Hg(NO3)2、强酸、强碱时能使蛋白质变性。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和盐析,熟练掌握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8.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违规使用甘氨酸(氨基乙酸)代替奶粉生产乳制品饮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就是蛋白质
B.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C.乳制品饮料用甘氨酸代替奶粉属于欺骗消费者行为
D.蛋白质分子存在—C—O—N—H结构
答案:A
解析:
解答:蛋白质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在酸或碱性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NH2取代的产物,蛋白质分子中存在肽键(—CO—N—H)结构,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氨基酸不等同于蛋白质,故A项错。
分析:本题考查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
9.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会使其变性
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只能和碱反应的酸性物质
答案:A
解析:
解答: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分子间脱水成肽键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它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由于硫酸铵不是重金属的盐类,所以它只能使蛋白质盐析,而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除含C、H、O、N外,还含有硫、磷等元素.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内部都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它们是两性化合物,所以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0.要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应向其中加入( )
A.饱和Na2SO4溶液 B浓NaOH溶液
C.少量NaCl D.浓BaCl2溶液
答案:A
解析:
解答:蛋白质发生盐析的条件是加入较多量的轻金属盐.A项合格,C项少量NaCl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B、D两项因使蛋白质变性而不合格。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盐析,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1.把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淀粉 ④纤维素 ⑤油脂 ⑥蛋白质,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有(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解答: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水解最终得到多种氨基酸;油脂水解得到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水解反应、蛋白质的性质等,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水解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
1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
答案:A
解析:
解答: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析出的蛋白质加水,仍能溶解,A项不是化学变化;B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过程;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即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是化学变化。
分析:逐一分析各选项所列过程的实质,以有无新物质生成来区别是否为化学变化.
13.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
A.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直径
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透过滤纸
答案:A
解析:
解答:中学阶段学过的分离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微粒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主要有过滤和渗析。毒性物质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小于透析膜的孔径,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不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大于透析膜的孔径,不难看出,A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以透析为背景,考查了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以及要求的必备能力。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饱和的Na2SO4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答案:A
解析:
解答: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胶体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土壤的保肥作用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常温下不是液体.则B、C、D选项均不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盐析、胶体的性质、植物油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
15.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以色列的AaronCiechanover和AvramHershko以及美国的IrwinRose三名科学家.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方法不能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B.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过程
C.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
D.分离蛋白质和氯化钠的混合液常采用过滤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解答: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过程可逆,并不改变蛋白质原有的性质,故选C,其他各项均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有关性质,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6.甘氨酸和丙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二肽化合物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1种
答案:C
解析:
解答:甘氨酸、丙氨酸缩合形成的二肽有:
分析: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缩合反应,熟练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答案:D
解析:
解答: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项错误;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项错误;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C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熟练掌握人体的主要营养成分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8.食品中含有过量的丙烯酰胺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是高分子化合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C
解析:
解答: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自身也能发生加聚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故丙烯酰胺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9. 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种化学保鲜法,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理是( )
①石灰水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 ②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薄膜,起保护作用 ③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盐析 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
解答:保鲜就是为了保证其内部不发生变化,③④都会导致蛋白质发生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熟练掌握生活与化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2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会变成黄色
答案:A
解析:
解答:(NH4)2SO4不属于重金属盐,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产生盐析,但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加水后蛋白质又会溶解;BaSO4虽然属于重金属盐,但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吞服后不能被人体所吸收,不会引起中毒;酶是一种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而不再具有催化活性,属于不可逆过程;只有某些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才会发生颜色反应而变成黄色,并不是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会变黄色。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二.非选择题
21.研究认为松果体分泌物——“退黑素”(英文名称melatonin,简称MLT)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有人把“退黑素”和克隆技术并称为“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的两大发现”。退黑素的化学结构简式如下:
(1)退黑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C13H16N2O
(2)退黑素结构简式中,虚线框内的结构名称为________,它在稀硫酸中受热后生成的具有酸性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答案:肽键|乙酸(或CH3COOH)
解析:
解答:(1)根据“退黑素”的结构简式进行计算。
(2)水解反应式为:
CH3COOH+
分析:本题考查肽键的结构,熟练掌握氨基酸的性质和太监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
22.回答下列问题
(1)从鸡蛋白的溶液中提取鸡蛋白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渗析|盐析
(2)鸡蛋腐败时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说明蛋白质中含有________元素。
答案:H2S|S
(3)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4)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现________色,这是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的缘故。
答案:黄|颜色
解析:
解答:(1)鸡蛋白溶液属于胶体,提纯胶体的方法可用渗析;提纯蛋白质还可用盐析的方法。(2)鸡蛋中的蛋白质含有S元素,腐败时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2S。(3)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4)蛋白质遇浓硝酸会发生颜色反应,使蛋白质变成黄色。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23.在澄清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以下几种物质:
(1)加入大量饱和食盐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盐析
(2)加入甲醛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变性
(3)加入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的缘故.
答案:蛋白质变为黄色|颜色
解析:
解答:饱和NaCl溶液能使蛋白质凝结成固体析出,称之为盐析;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以固体形式析出;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发生颜色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24.某小孩偏食,喜欢吃一些豆类作物制成的食品,不喜欢吃动物性食品.该豆类作物中含有的天然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A、B两种有机物,其中,A的化学式是C4H7O4N,B的化学式是C6H14O2N2,分子碳链一端为羧基,一端连有氨基,属α 氨基酸.已知A、B的分子结构中均不含甲基.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OOCCH2CHNH2COOH| H2N—CH2—CH2—CH2—CH2CHNH2COOH
(2)该小孩长期偏食,如不加以纠正,将出现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期偏食,食物种类过于单一,体内形成的氨基酸种类少,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造成营养不良
(3)题中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作用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催化剂|温度和酸碱性
解析:
解答: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α 氨基酸,故A、B的分子结构中均有结构—CH(NH2)—COOH.除此结构以外,A分子中剩下C2H3O2—.根据已知条件“不含甲基,链端为羧基”可推知,C2H3O2—只能为—CH2—COOH,则A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2—CH(NH2)—COOH;B分子中剩下部分为C4H10N—,链端连有—NH2,且链上无甲基,即为H2N—CH2—CH2—CH2—CH2—,则B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H2—CH2—CH2—CH(NH2)—COOH.
分析:该题联系生活,立意明确,综合了化学与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25.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导致了中国奶制品行业危机,其起因是掺假者为了提高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C3N6H6),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常用盖达尔法:蛋白质硫酸铵氨,如图所示为某一牛奶的营养成分表,现取30mL牛奶用盖达尔法分解蛋白质,把氮全部转化为氨,用50mL0.5mol/L的H2SO4吸收,剩余的酸用1mol/LNaOH溶液中和,需38mL.
(1)计算30mL牛奶中共含有多少克氮?
答案:设30mL牛奶中含氮的物质的量为x.
蛋白质(N) ~ NH3 ~H2SO4
1mol 0.5mol
x (50×10-3×0.5-38×10-3×1×)mol
解得x=1.2×10-2mol
则m(N)=1.2×10-2mol×14g/mol=0.168g
(2)试判断此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已知牛奶密度为1.3g·mL-1,蛋白质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6%).
答案:m(蛋白质)==1.05g
故100g该牛奶中含蛋白质质量为:
1.05g×=2.7g<2.9g
该牛奶为不合格产品
解析:
解答:(1)设30mL牛奶中含氮的物质的量为x.
蛋白质(N) ~ NH3 ~H2SO4
1mol 0.5mol
x (50×10-3×0.5-38×10-3×1×)mol
解得x=1.2×10-2mol
则m(N)=1.2×10-2mol×14g/mol=0.168g.
(2)m(蛋白质)==1.05g
故100g该牛奶中含蛋白质质量为:
1.05g×=2.7g<2.9g
该牛奶为不合格产品.
分析:本题以蛋白质为基础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练掌握关系法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13页(共13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