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6 分)
夏日的天气格外zào rè(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大树下玩游戏。龙龙输了游戏,气得直duò jiǎo( )。他tuí rán( )地pā( )在了石桌上。看着龙龙jǔ sàng( )的样子,典典轻声地安慰他,还把自己用木块diāo kè( )的小玩具送给了他。
二、根据句意选词填空。(每词可用一次)(3 分)
1. 弟弟这个调皮蛋今天鬼鬼祟祟的,我( )他又做了什么坏事。
2. 目前,科学家已在火星的土壤中( )到了有机分子。
3. 科学家们根据卫星云图( ),在二月底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 分)
①技高一( ) ②暴露无( )
③( )头( )脑 ④( )( )有词
⑤( )乎所以 ⑥心( )意足
⑦大步( )( ) ⑧威风( )( )
1. 上面与“棋高一着”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填序号);与词语④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2. “他脚步迈得大,走得快,一下子就来到了我的面前。”这句话中,画“___”的部分可以用词语______来替换。(填序号)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 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叉腿(chà) 倾斜(qīng) 类似 磁场
B. 豁开(huō) 矗立(chù) 陪养 枯萎
C. 发箍(gū) 轮廓(guò) 揭发 班点
D. 轨道(guǐ) 起哄(hòng) 疲倦 抽屉
2. 根据“裁”字在字典中的意思,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别出心裁 量体裁衣 裁断是非 裁减开支
A. ④②①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①③②④
3. 下列句子中“疙瘩”的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多日的疙瘩一解开,他俩便握手言欢、和好如初了。
B. 去爬山时,如果不做防护措施,身上很容易被咬出很多红疙瘩。
C. 只见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了疙瘩,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
D. 竹节人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4. 下列对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打比方)
B. 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作比较)
C. 地球自转一圈是23 小时56 分4 秒。(列数字)
D. 雨季涨水很猛时,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举例子)
5.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门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将“举办”和“策划”调换位置)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在“现代人”后加上“是否具有”)
C. 长期吃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
D.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删去“以上”)
6. 下列有关“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步骤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②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细读相关内容。③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④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 分)
1. 概括下面句子的意思。(不超过20 字)(2 分)
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去恐龙博物馆参观。照样子,写一写某位同学在观察恐龙标本时入迷的样子。(2 分)
例: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参观恐龙博物馆时,有同学想要自由活动,不愿意跟着队伍进行参观。对此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你用“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将大家的发言整理总结为参观时的行为规范。(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6 分)
1. 《春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读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3 分)
2.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3 分)
(1)《竹节人》主要通过回忆老师偷玩竹节人的往事,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 )
(2)《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 )
(3)要了解故宫三大殿的知识,需要重点阅读课文《故宫博物院》中的材料一。 ( )
七、根据下面的内容,完成练习。(27 分)
(一)( 13分)
材料一:
①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②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③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材料二:
①“80后”及更早的群体,他们的童年更多的是在田野间追逐,是与大自然交心,是与小伙伴玩乐。吹麦哨,玩竹蜻蜓、竹节人……那个年代,大自然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不少乐趣。
②由于科技进步,电视机成为“90 后”童年回忆里的标志性物件。而当动漫风潮袭来,“90后”则成了被风暴席卷的第一批孩子。虚拟宠物喂养玩具、《四驱兄弟》同款赛车、游戏卡片、变形金刚……这些动漫衍生产品可以在家里堆成一座小山。
③“00后”一出生就徜徉在互联网,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父母手中闪着光的物品——长方形、会发音。“00后”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很快可以使用各类电子产品。他们的童年是一手拿碗筷,一手刷屏幕,在各种无意识的动作中逐渐认识世界。
④智能玩具是“10后”的娱乐新宠,这类玩具是基于“10后”家庭结构衍生出来的产品。智能玩具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互动体验,拍一拍就会唱、摇一摇就会跳、按一按就会亮,这些玩具以声音、灯光、画面等形式吸引着孩子们。
1. 材料一第①②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样写突出了“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1 分)
2. 阅读材料一,我可以解决( )这几个阅读任务。(2 分)
①写一份玩具改装指南。 ②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乐趣。
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3. 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梳理竹节人的玩法。(4 分)
4. 阅读材料二,为不同年龄段的人选择童年玩具,将序号填到相应的位置。(3 分)
5. 读了材料,同学们对“谁的童年乐趣更多”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3分)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度“最大太阳”的秘密(14 分)
①2025 年1 月4 日21 时28 分,地球运行至轨道近日点,这是本年度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刻,人们看到了2025 年的“最大太阳”。而在年度“最大太阳”现身的1 日后,1 月5 日就是小寒节气,我们迎来了一年中较寒冷的一段日子。为什么地球离太阳近了,天气却反而寒冷?太阳到底为什么时“大”时“小”?
②天文学家认为,地球以椭圆轨道绕日公转,正因如此,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并不固定,在轨道上有几个标志性位置,比如“近日点”“远日点”,当地球运行至近日点时,我们就能看到一年当中的“最大太阳”;当地球运行至远日点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年度“最小太阳”。地球在远日点时要比它在近日点时距离太阳远约4 500 万千米。
③看着天上的“最大太阳”,很多人都心生疑惑——明明地球已经离太阳最近了,为什么天气反而这么寒冷?这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倾斜角度有很大关系。地球是在一个椭圆形轨道上绕着太阳转的,轨道近日点发生在每年1月初,正值北半球深冬时节。冬季寒冷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倾斜远离太阳,地面只能接受到斜射的阳光,日照时间短,热量比较分散,所以温度较低、天气寒冷。也就是说,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压根决定不了地面的温度,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和时长才可以决定。
④有趣的是,日地距离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经过近日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比经过远日点时更快。在北半球,夏季比冬季更长。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 2025 年度“最大太阳”出现的时间是( )(2 分)
A. 1 月4 日 B. 春分 C. 夏至 D. 7 月初
2. 造成“地球离太阳近了,天气却反而寒冷”的因素不包含( )(2 分)
A.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 B. 太阳光的照射角度
C. 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倾斜角度 D. 太阳光的照射时长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日地距离的变化。
B. 2025 年7 月初,我们看到的是年度“最小太阳”。
C. 日地距离并不固定,是因为地球以椭圆轨道绕日公转。
D. 经过远日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比经过近日点时更快。
4. 阅读第②段理解太阳时“大”时“小”的原因,选择最佳的阅读方法是( )(2 分)
A. 浏览内容法 B. 查找资料法C. 概括段意法 D. 提取关键信息法
5. 第②段中加点的“约”字可以删去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天天喜欢观察“大”太阳,为此他特地穿上了羽绒服,选择在1 月份进行观察。你能告诉大家天天为什么这样做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 分)
在生活中,你也许面对过紧张、胆怯,你选择了“勇气”吗?面对过困难,你选择了“信心”吗?面对过撒谎,你选择了“诚实”吗?面对过失败、痛苦,你选择了“坚强”吗?……
请以“选择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如勇气、信心、诚实、坚强、善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习作;②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表达真实情感,不少于450 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燥热 跺脚 颓然 趴 沮丧 雕刻
二、1.猜测 2.检测 3.推测
三、
1.① 欣欣向荣
2.⑦
四、1.D 2.C 3.A 4.D 5.C 6.C
五、1.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2.龙龙仰着头站在马门溪龙的标本前,他看得入了迷,别人叫他半天也没反应。
3.参观时,要紧跟着队伍。一是跟着队伍参观可以确保大家的安全,避免在陌生的环境中发生意外;二是集体参观能更好地保持秩序,让每位同学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解,学到更多知识;三是团队活动强调的是团结与协作,一起行动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也是一次难得的集体体验。
六、1.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 春天里百花盛开
2.(1)×(2)√(3)√
(一)1.得意和自豪
2.A
3.齐天小圣 西游记 金箍棒 钩针 虎头双钩 武圣关羽 三国演义
铅皮
4.①③⑤ ⑥ ④ ②
5.父辈的童年和“10 后”的童年各有各的乐趣,无法简单地评判谁的童年乐趣更多。父辈们在大自然中玩耍,他们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能够在田野间自由奔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简单却充满创意的游戏。而“10后”在科技的包围下成长,智能玩具和电子产品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二)1.A
2.A
3.D
4.D
5.不可以删去。因为“约”表示大约、大概的意思,不是确切的。如果删去,则表达过于绝对。“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6.天天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每年 1 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此时太阳视直径最大,是天天眼中的“大”太阳。二是对于北半球而言,地球行至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正处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温度低,天气寒冷,需要穿上羽绒服进行保暖。
八、思路:完成此题首先要补全题目,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时候会面临不同的选择,想想在关键时刻自己都做了什么抉择,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印象深刻或对自己成长有深刻影响的抉择去写。注意要把叙事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