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检测试题 2024--2025学年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王叔叔和李叔叔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王叔叔每分钟行70米,李叔叔每分钟行50米,3分钟后两人还差40米就相遇了,求甲乙两地的总路程,正确的算式是( )。
A.(70+50)×3+40 B.70+50×3+40 C.(70+50)×3-40
2.某餐厅10天用去大米0.35t,照这样计算,100天用去( )吨大米。
A.350 B.3.5 C.3500
3.“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把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这样改写:我×(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
4.下面算式中,去掉中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是( )。
A.[86-(26+34)]×15 B.320÷[5×(26-18)] C.[(660-455)÷15]+38
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①0.735里面有735个千分之一;
②4.5、4.05、4.505中,最小的是4.5;
③8.300和8.30相等;
④2.0019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00;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6.在添上一个,使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下面( )的摆法是错误的。
A. B. C.
二、填空题
7.读出或写出横线上面的各数。
(1)小明的身高是1.52米,体重是40.8千克。 。
(2)世界上最短的地铁只有零点六一千米。 。
(3)某海岛的陆域面积是十四点三五平方千米。 。
8.在括号里填“>”“<”或“=”。
5.778( )5.788 990千克( )0.99吨 54×5+5( )54×10
3.6千米( )3千米60米 5.06元( )5元6角 240-(43+127)( )240-43-127
9.把算式90+360÷15-5按“加法→除法→减法”的运算顺序加上括号变为( );按“减法→除法→加法”的运算顺序加上括号变为( )。
10.算一算、说一说。
小军家和小芳家之间的路线长多少米?根据图中路线,算一算、说一说。
(1)算一算:
可这样算:
537+(625+ )
= +
= (米)
可这样算:
(537+625)+675
= +675
= (米)
(2)说一说: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知道:(537+625)+675=537+(625+675)。
其实,这个算式体现了加法( )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 )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两个数相加,( )不变。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 )。
11.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约400千米,飞行速度约每小时2.76万千米,每天可绕地球飞行16圈,约662400千米。王亚平身高1.67米,是我国首位入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1)2.76读作( ),计数单位是( ),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能得到一个整数。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2.76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3)把662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12.在横线填上合适的数,再写出所应用的运算律。
(1)125×(8× )=(125× )×23:( )律;
(2)65×(100+10)=65× +65× :( )律;
(3)116+37+84+263=(116+ )+( + ):( )律。
13.索玛立方体是由丹麦人皮亚特 海恩(PietHein)发明的。它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粘成的七个立体图形,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拼法。索玛立方体又被称为“立体七巧板”。(填序号)
(1)图中( )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图中(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3)图中( )和( )通过平移可以搭成这个图形。
三、判断题
14.运用运算律计算时,主要是采用“凑整”的方法使题目便于计算而不易出错,进而体现了计算的简便。( )
15.把1.5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16.下面图形从前面看和右面看是一样的。( )
17.27+15-5与2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
18.4.08和4.08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4.1。(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得数。
14×5= 125×8= 52×10÷100= 100-35-25=
25×18×4= 37×5÷37×5= 0.34÷10×100= 392×0+47=
20.列竖式计算,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05×28=验算: 884÷26=验算: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78+54-78 72×125 6000÷25÷4
23×146+23×55-23 99×26 1280÷[5×(16-12)]
五、作图题
22.动手动脑,读图画图。
六、解答题
23.王强骑行旅游,他的骑行路线如下,他一共骑行多少千米?
24.10克蜂蜜中含有3.4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1千克蜂蜜中含有多少克葡萄糖?
25.吴老师在做“揭开燃烧之谜”的趣味化学实验时,发现1000克铜燃烧之后,增加了0.25千克,紫红色的铜变成了黑色物质,照这样计算,1吨铜燃烧后会增加多少千克呢?
26.某款运动服上衣165元,裤子85元。李阿姨购进了80套这款运动服,得花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27.荷塘边建一观荷亭。如图。(单位:米)
①这块观荷亭的面积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②沿亭走一周,一共走多少米?(列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C C B B
1.A
根据题意,可以先用70+30求出每分钟两个人一共行驶的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两个人一共行驶的距离乘3再加上还差的40米,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总路程,据此选择即可。
(70+50)×3+40
=120×3+40
=360+40
=400(米)
求甲乙两地的总路程,正确的算式是(70+50)×3+40。
故答案为:A
2.B
“照这样计算”指的是每天用去的大米质量相等,因此应先用“10天用去的大米质量÷10”求出每天用多少吨大米,再用“每天用去的大米质量×100”求得100天用去多少吨大米。
一个数除以1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一个数乘1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每天用去的大米有:0.35÷10=0.035(吨)
100天用去的大米有:0.035×100=3.5(吨)
100天用去3.5吨大米。
故答案为:B
3.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据此解答即可。
“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把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这样改写:我×(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4.C
A.在算式[86-(26+34)]×15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去掉中括号后,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运算顺序变了;
B.在算式320÷[5×(26-18)]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去掉中括号后,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运算顺序变了;
C.在算式[(660-455)÷15]+38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加法。去掉中括号后,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运算顺序不变。
故答案为:C
5.B
(1)0.735是一个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0.735里面有735个0.001。
(2)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
(3)根据小数的性质解答;
(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可能千分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解答。
①0.735里面有735个千分之一,原说法正确;
②4.05<4.505<4.5,则4.5、4.05、4.505中,最小的是4.05。原说法错误;
③8.300=8.30,原说法正确;
④2.0019≈2.0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6.B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依此画出每个选项的左视图即可。
A.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
B.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C.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
故答案为:B
7.(1)一点五二,四十点八
(2)0.61
(3)14.35
(1)小明的身高是1.52米,体重是40.8千克。分别读作一点五二,四十点八
(2)世界上最短的地铁只有零点六一千米。写作0.61
(3)某海岛的陆域面积是十四点三五平方千米。写作14.35
8. < = < > < =
5.778与5.788比较,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即可比较出大小;
1吨=1000千克,用0.99乘进率换算成千克,再比较;
54×5+5和54×10计算出结果比较两边;
1千米=1000米,用0.6乘进率换算成米再比较;
1元=10角,5元6角的6角除以进率换算成元再加5比较;
240-(43+127)与240-43-127计算出结果比较;
5.778与5.788百分位7<8,故5.778<5.788;
0.99×1000相当于小数点右移三位是990,故990千克=0.99吨;
54×5+5=270+5=275,54×10=540,275<540,故54×5+5<54×10;
3.6千米中0.6×1000相当于小数点右移三位是600,3.6千米=3千米600米,故3.6千米>3千米60米;
5元6角中6÷10相当于小数点左移一位是0.6,5元6角=5.6元,5.06<5.6,故5.06元<5元6角;
240-(43+127)=240-170=70;
240-43-127=197-127=70;
故240-(43+127)=240-43-127
9. (90+360)÷15-5 90+360÷(15-5)
把算式90+360÷15-5按“加法→除法→减法”的运算顺序加上括号变为(90+360)÷15-5;按“减法→除法→加法”的运算顺序加上括号变为90+360÷(15-5)。
10.(1) 675 537 1300 1837 1162 1837
(2) 结合 前 后 和 a+(b+c)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可知,计算537+(625+675)时,先计算625+675。而(537+625)+675与537+(625+675)的计算结果相同,均为1837。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a+b)+c=a+(b+c);据此解答。
(1)算一算:
可这样算:
537+(625+675)
=537+1300
=1837(米)
可这样算:
(537+625)+675
=1162+675
=1837(米)
(2)说一说: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知道:(537+625)+675=537+(625+675)。
其实,这个算式体现了加法结合律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11.(1) 二点七六 0.01 24
(2)2.760
(3) 66.24万 66.2万
(1)3-2.76=0.24
2.76读作二点七六,计数单位是0.01 ,至少再添上24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能得到一个整数。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2.76改写成三位小数是2.760。
(3)把662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66.24万,精确到十分位是66.2万。
12.(1) 23 8 乘法结合
(2) 100 10 乘法分配
(3) 84 37 263 加法交换/加法结合
(1)125×(8×23)=(125×8)×23:乘法结合律
(2)65×(100+10)=65×100+65×10:乘法分配律
(3)116+37+84+263=(116+84)+(37+263):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13.(1)③⑦
(2)③⑤⑦
(3) ① ②
(1)图中①②④⑥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图中③⑦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图中⑤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图中①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图中②④⑥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图中③⑤⑦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3)要搭成这个图形,需要图①放在前排,图②放在后排,并且右边对齐。
(1)
图中③⑦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
图中③⑤⑦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3)
图中①和②通过平移可以搭成这个图形。
14.√
整数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整数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整数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整数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整数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整数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整数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例如:435+241+265+359
=435+265+241+359
=(435+265)+(241+359)
=700+600
=1300
234-34-66
=234-(34+66)
=234-100
=134
25×8×125×4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99×26
=(100-1)×26
=100×26-26
=2600-26
=2574
5600÷25÷4
=5600÷(25×4)
=5600÷100
=56
根据整数加法交换律、整数加法结合律的意义,整数减法的性质,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整数除法的性质,运用运算律计算时,主要是采用“凑整”的方法使题目便于计算而不易出错,进而体现了计算的简便,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将1.59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15.9,即将1.5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把1.5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16.×
从前面能看到10个小正方形,分为4层,从上往下小正方形个数分别为1、2、3、4,左列对齐。从右面能看到10个小正方形,分为4层,从上往下小正方形个数分别为1、2、3、4,右列对齐。从上面能看到16个小正方形,分为4层,每层都是4个,左右列都对齐。
如图:
。
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和右面看不一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27+15-5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先算加法再算减法;27+(15-5)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加法;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比较后判断。
从分析可知:
27+15-5
=42-5
=37
27+(15-5)
=27+10
=37
所以,27+15-5与2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找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看第二位上的数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直接舍去。据此解答即可。
4.08保留一位小数是4.1;4.0899保留一位小数是4.1。
即4.08和4.08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4.1。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9.70;1000;5.2;40;
1800;25;3.4;47
略
20.2940;34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除数=被除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用哪一位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相加。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05×28=2940
验算:
884÷26=34
验算:
21.654;9000;60;
4600;2574;64
678+54-78
=678-78+54
=600+54
=654
72×125
=8×9×125
=8×125×9
=1000×9
=9000
6000÷25÷4
=6000÷(25×4)
=6000÷100
=60
23×146+23×55-23
=23×(146+55-1)
=23×(201-1)
=23×200
=4600
99×26
=(1001)×26
=100×26 1×26
=2600 26
=2574
1280÷[5×(16-12)]
=1280÷[5×4]
=1280÷20
=64
22.见详解
该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只有一行;从左面看,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分3层,其中下层1个,中间层1个,上层1个;从前面看,可看到4个小正方形,分3层,下层2个,中间层1个,上层1个,左齐。
23.332千米
132+86+114
=132+(86+114)
=132+200
=332(千米)
答:他一共骑行332千米。
24.345克
1千克=1000克
3.45÷10×1000
=0.345×1000
=345(克)
答:1千克蜂蜜中含有345克葡萄糖。
25.250千克
1吨=1000000克,先用1000000÷1000,求出1吨里面有几个1000克,就增加几个0.25千克。用求得的商乘0.25,即可求出1吨铜燃烧后增加的重量。
1吨=1000000克
1000000÷1000×0.25
=1000×0.25
=250(千克)
答:1吨铜燃烧后会增加250千克。
26.20000元
第一种方法:用一件上衣的价钱加上一条裤子的价钱,求出一套运动服的价钱。再乘运动服套数,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第二种方法: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80件上衣的价钱以及80条裤子的价钱。再将两个价钱相加,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第一种方法:
(165+85)×80
=250×80
=20000(元)
第二种方法:
165×80+85×80
=13200+6800
=20000(元)
答:花了20000元。
27.①1900平方米
②238米
①31×19+69×19
=(31+69)×19
=100×19
=1900(平方米)
答:这块观荷亭的面积是1900平方米。
②图形的周长相当于长为(19+69)米,宽为31米的长方形周长,
(69+19+31)×2
=(69+31+19)×2
=(100+19)×2
=119×2
=238(米)
答:沿亭走一周,一共走238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