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
(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 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 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元盛世 ②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③贞观之治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3. 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5.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6.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①经常吃鱼 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币、住邸店
③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④与朋友一起蹴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阿保机---契丹 B. 赵匡胤---北宋
C. 元昊---西夏 D. 阿骨打---后金
9.成句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帝都大都
10.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A B.B C.C D.D
11.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喜欢唐朝的服装 B. 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唐朝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3.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14.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15.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吗?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7.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
18.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20.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1.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证券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2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是最合适的为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24.《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25.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__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6.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略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27.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服务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28.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张旭 B.怀素
C.颜真卿 D.柳公权
2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30.“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__
之间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卷二)
二、材料解析题(此题包括2道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19分;第32 题2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4
回答:(19分)
①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3分)“北朝”是指什么政权?(3分)
②此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3分)应如何评价此事件?(6分)
③此后宋朝政府(包括北宋和南宋)又先后和那些政权签订了和议条约?(4分)
32.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之一。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苏州、湖州)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4分)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________(2分)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6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6分)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正确选项 A B D A C C D D B C C B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正确选项 C C B B A D D A B B C A C C D
(卷二)
二、材料解析题(此题包括2道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19分;第 32 题21分)
31.①宋真宗(3分)“ 辽(3分)“
②澶渊之盟(3分)“ 评价: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但双方又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6分)(两点即可)
③北宋和西夏;南宋和金政权(4分)
32. (1)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们生活不饥馑也不富足的状况。(表达意思相近即可)(4分)
(2)C,(2分)
(3)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多靠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6分)回答两点即可
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③从外国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④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6分)回答两点即可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3分)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