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的第2课。16-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扩张,逐步建立了世界殖民体系。面对列强的掠夺与压榨,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首先掀起了轰轰烈烈列的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运动大多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使命,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渴望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愿望。尽管这些运动后来大多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侵略引起的波澜壮阔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深深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本课共三个子目,“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介绍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简述了海地、巴西、墨西哥等国的革命过程,并涉及“考迪罗制”“大棒政策”等相关内容;“亚洲的觉醒”以印度、伊朗、中国为代表探讨了亚洲革命的原因和过程;“非洲的抗争”选取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主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等典型事件,描绘了非洲革命的整体情况。这三个子目的逻辑关系是按照历史的时空关系,围绕不同地区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事件予以讲解,突出各自的特点。学生情况分析初中教材未涉及拉美独立运动的第二阶段,亚洲觉醒和非洲抗争相关内容涉及较少,同时也未涉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世界影响。而高中教材时空跨度大,涉及的人名地名较多,知识之间的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生的方式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通过问题设计及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空间线索,能够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定位在特定时间空间框架下,能够说出基本史实,能够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生的原因进行多角度分析。2、通过对地图、文字史料的观察、阅读,培养学生从所获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反对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等多角度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3、恰当运用史料概括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呈现的特点,能够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表述,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感受各国人民不懈追求正义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及概况教学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压迫→反抗 亚 洲:民族民主运动 非 洲:民族独立运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Beyond乐队的《光辉岁月》教师:我们刚才听的歌叫什么名字?(《光辉岁月》)。光辉岁月是一首非常经典也非常励志的歌,歌曲中充满着抗争与希望。请两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光辉岁月》中哪些歌词?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的几句歌词(红色字体展示“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今天我们就通过《光辉岁月的》这几句歌词来学习《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歌词 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光辉之盼——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概念解析: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课件展示本课目录及课标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学习第一部分一、光辉之盼——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喜爱歌词之一: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教师: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是今天想分享给大家的第一句歌词,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亚非拉人民的“疲倦”从何而来?课件展示材料及问题:思考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思考亚非拉人民的“疲倦”从何而来? (过渡)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压迫亚非拉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抗争。(书写板书)问:那么亚非拉人民的期望是什么?通过抗争亚非拉人民要争取?(过渡)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结合材料二,思考是什么给了亚非拉人民期望?给大家一点提示,可以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去思考。(过渡)我们通过玻利瓦尔的简介和孙中山的早期经历重点分析拉丁美洲和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同学们在分析时,可以将两人进行对比,看拉丁美洲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是否有相同的背景。学生梳理完之后,展示答案,并让学生在课本相应的位置做标注。实战演练: 1、有人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其自身因素,而是殖民者力量削弱的结果。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A )A. 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西、葡等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B. 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C. 拉美人民为了赢得民族独立进行了殊死斗争D. 世界殖民体系趋于崩溃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过渡)法国大革命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而拉丁美洲人民抓住了这个契机,率先走上光辉之路。 学生通过概念从对象和目的两方面区分民族独立运动与民主革命运动学生根据图片资料思考并结合所学回答: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和压迫学生根据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念回答: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阅读教材,对比玻利瓦尔和孙中山的简介,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经济三方面概括。 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明确课标及本课线索,让学生总体上把握本课脉络。链接之前所学知识,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总体把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大背景。培养学生信息提取、知识迁移、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习题巩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二、光辉之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二、光辉之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喜爱歌词之二: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教师:“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二句歌词,请同学们拿出学案,通过阅读教材三个子目,梳理亚非拉人民是如何在风雨中抗争的?按时序整理重大史实,按空间整理分别分布在哪些大洲。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史实的关键词。 (过渡)请同学们观察时间轴,从时间轴可以看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轴,并与亚洲、非洲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具有阶段性的结论。(过渡)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8结合材料一,思考迎来“光辉岁月”的拉丁美洲为何依然在风雨中抗争? 材料一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经济上仍保留了大地产制……进行着封建的剥削……单一作物制的种植园经济,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政局动荡,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caudillo)制度--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暴力夺权,依靠暴力进行统治。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材料二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内部: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外部: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得出结论:拉美人民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过渡)因此,巴西和墨西哥又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民主革命运动,巴西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在美国的干涉下有所反复,但依然在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9“史料阅读”,思考墨西哥“抱紧自由”的成果。提问:所以,书上说这部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教师:因此,拉丁美洲的的民族独立运动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压迫双重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 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书写板书)(过渡)拉丁美洲人民进行的是民族民主革命,那么亚洲人民的抗争又属于什么性质呢?请同学们拿出学案,阅读教材p80结合材料,前后桌四人一小组,探究“亚洲觉醒”的含义,探究时从性质、领导阶级、斗争力量、斗争特点等方面思考。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及总结。(过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亚洲人民的抗争也属于民族民主革命。(书写板书)实战演练: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D)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D.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习题加深对“亚洲觉醒”的理解(过渡)结合板书,拉丁美洲和亚洲都是民族民主革命,那么非洲人民是否也是通过民族民主革命进行抗争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还是前后桌四人一小组,探究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哪些重要特点?从规模、领导、形式、结果等方面思考。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及总结。教师:通过咱们的探究,再来思考刚才的问题,非洲人民是否也是通过民族民主革命进行抗争的呢?通过探究,学生能够从领导力量多为封建统治阶级,得出结论:非洲只进行了民族独立运动,没有民主革命运动。总结:拉丁美洲和亚洲都是即反外来殖民主义又反本国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而非洲是本国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反外来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运动。(书写板书)(过渡)从结果上来说不只非洲各国有所不同,整个亚非拉地区所取得的结果都有所不同,但不论结果如何,这个阶段亚非拉人民的抗争都已经将光辉之光洒向世界,鼓舞着亚非拉人民带着可改变未来的自信继续抗争。 根据学案提供的时间轴,阅读教材,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梳理基础知识。并在学案上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及事件发生地。带着问题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并归纳出答案。学生根据图片资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总结。学生根据史料阅读,分析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内容,得出宪法强调了墨西哥作为独立国家的权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结合亚洲相关史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结论,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回答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结合亚洲相关史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结论,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落实时空观念,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展示图片材料,营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整合归纳及历史表述的能力。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巩固所学,以题促学。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三、光辉之光——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三、光辉之光——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喜爱歌词之三: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教师:“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第三句歌词,请同学们根据民族民主革命的概念,思考:亚非拉人民经过仿徨的挣扎,在哪些方面推动了未来的改变。学生回答后展示答案,让学生在课本中做好标注。过渡:让我们再回到《光辉岁月》这首歌,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是黄家驹为谁创作的?讲述《光辉岁月》背后的创作故事,展示曼德拉的简介。教师讲述:1994年曼德拉就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宣告新南非的诞生,意味着非洲人民完成了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任务。可以说,亚非拉人民经过几代人仿徨的挣扎,才抱紧了自由。 展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及瓦解图示教师讲述:因此,我们今天学习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阶段,虽然多数抗争都失败了,但为之后的抗争奠定了基础。在亚非拉人民寻求民族独立的道路上,涌现出无数像玻利瓦尔、孙中山、甘地、曼德拉一样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饶、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最终在二战后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迎来了属于亚非拉人民的光辉岁月。希望同学们在经历风雨时,也能学习先辈们的抗争精神,带着可改变未来的自信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只要我们愿意相信,愿意去奋斗,不管经历多少风雨,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学生回答《光辉岁月》创作背景。 通过曼德拉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先辈们为实现民族解放所展现的抗争精神。通过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及瓦解图示让学生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艰难曲折,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课以歌曲《光辉岁月》导入,用《光辉岁月》中的三句歌词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展开讲述。最后,回归《光辉岁月》,讲述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曼德拉为消除南非种族歧视、实现南非的独立和自由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感悟以曼德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们的抗争精神及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时空关系,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进行讲解。通过时间轴、表格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同时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屈提高学生史料分析和知识归纳的能力。但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讲述时只提到了其为之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没有更具体的展开。可以通过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冲击力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鼓舞了一战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 据史料记载:中国同盟会《民报》发表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斗争。此外,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
材料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甚至有的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卫国战争。……非洲人统治阶级最早是想利用伊斯兰教来巩固其统治,但在客观上伊斯兰教却起了团结 非洲人、推动他们进行反帝斗争的作用。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 近代编》
PAGE